感冒清热颗粒与感冒退热颗粒的区别

作者:微观医界 2018-02-03阅读:4157次

天气渐冷,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多,作为诊所来说,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物必不可少。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老百姓对中医药的认识也有所改变,大家普遍喜欢上了中药颗粒剂。

但是这些颗粒剂,到底该怎样应用,如何区别,是我们医务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今天笔者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两类最常见的治疗上感的中药颗粒剂的区别。

感冒清热颗粒与感冒退热颗粒的区别

感冒清热颗粒

成分:荆芥穗、薄荷、防风、苦地丁、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柴胡、芦根等。

功能主治:本品为解表剂,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症见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药性分析:方中荆芥穗为君药,辛,微温。主要功能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等症。本品轻扬疏散,辛而不烈,微温不燥,其发汗之力大于荆芥。既散风寒,又疏风热,用于外感风寒最为适宜。

防风、紫苏叶、白芷为臣药。其中防风,辛、甘、温,功能解表祛风、胜湿、止痉,其性辛温散风,甘缓不峻;紫苏叶,辛、温,功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白芷,辛、温,散风除湿,芳香上达,故可通窍止痛,三者同伍加强了君药辛温散寒、解表祛风之功,突出了本方主治风寒感冒的特点。

方中柴胡、葛根为佐药。其中柴胡,苦微寒,功能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半表半里等症;葛根,甘、辛、凉,功能解肌退热,生津、透疹等,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等。二者同伍一方面加强君药解表退热之功,旨在解除肌表之热与和解半表半里等症,以防外邪深入。

薄荷、苦地丁也为佐药,其中薄荷,辛、凉。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等症;苦地丁,苦、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痈肿,用于咽喉肿痛,疔疮痛肿等。二者合用,宣散透表与清热解毒共伍,旨在阻止风寒化热入里。

用药注意事项

1.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 不宜再服药期间同服滋补性中药。

3.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 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医。

感冒清热颗粒与感冒退热颗粒的区别

感冒退热颗粒

成分:大青叶,板蓝根,连翘,拳参等。

功能主治:本品为清热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之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谈,咽喉炎属外感风热,热毒壅盛证,症见发热,咽喉肿痛。

药性分析:本方由4味药组成,为治温热病毒入于血分,而见发斑、神昏、壮热、烦躁等症,或发热、头痛、咽痛及痄腮、痈肿、疮毒等热毒炽盛之症,或外感风热感冒等的有效成药。

方中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辅以连翘既散上焦之风热,又泻火解毒,凉血清气,使气血流通,散结消肿而止痛,共起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之功,拳参苦凉,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解肌退热,消肿散结之功。

用药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扁桃体有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从上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感冒清热颗粒和感冒退热颗粒,两药虽然是一字之差,但他们的成分和功能主治却完全不同,尤其是功能主治上面的区别,前者用于风寒感冒,后者用于风热感冒,如果用反了,不但达不到有效治疗的目的,可能还会加重患者病情。

感冒清热颗粒与感冒退热颗粒的区别

所以,作为基层医生,不但要了解常用药品的功能主治,还要学习鉴别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形式。那么,如何区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呢?

简单的判断方法

风寒感冒多发于秋冬季节,由吹风和寒冷引起,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物:

感冒清热颗粒、风寒感冒冲剂、荆防颗粒、小青龙颗粒、正柴胡饮冲剂、小柴胡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颗粒)、伤风感冒颗粒、午时茶颗粒等药物。

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疗风热感冒的常用药物:

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片)、银翘解毒丸(颗粒)、羚羊解毒丸(片)、桑菊感冒片(冲剂、合剂、口服液)、银翘解毒颗粒(片、丸)、羚翘解毒丸(片、颗粒)、芍菊上清丸、清眩片、清热解毒口服液(颗粒)、感冒灵冲剂(胶囊)、复方穿心莲片、双黄连口服液(片)等药物。

作者:牛银朋

本文系《中国社区医师》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平台运营:卓信视媒

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