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平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类风湿因子(RF)检查是风湿免疫科常见的一个检查项目,医生常常给关节肿痛的患者进行RF的检查,部分健康体检中也有这个检查项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双手畸形
RF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可以为风湿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很多人也许有这样的经历,当看到检查报告显示RF阳性或超出参考范围上线,便不由的开始紧张起来,以为自己不幸得了类风湿关节炎(RA)。虽然RF与RA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RF阳性却并不一定等于患上RA。还有很多情况可以出现RF阳性,风湿科医生还要结合您的病情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才能做出最终诊断。
什么是RF?
我们体内有一种免疫球蛋白叫免疫球蛋白G(IgG),它是血清主要的抗体成分,约占血清Ig的75%,主要在我们体内起保护作用。它的主要结构包括两个Fab片段和一个Fc片段组成。那么,RF是怎么产生呢?原来,当体内IgG变性时,一些人在遗传、感染和环境等因素作用下,其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针对抗体Fc片段上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我们将该抗体称为RF(如下图)。因此,我们可以将RF理解为针对体内抗体的抗体。
类风湿因子结构示意图
RF在RA中的意义
RF对于RA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风湿科医生更好的诊断RA和判断预后。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RF主要见于RA,70%左右的RA患者血清里面都可以检测到RF。甚至在关节滑液中也可以检测到。目前,IgM型RF是临床中最常检测的类型。许多研究表明,RF参与了RA的发病,而且,RF滴度的高低与RA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正比,高滴度的RF水平,提示疾病预后不良。
另外,虽然RA可以出现RF阳性,但并非意味着所有的RA都会出现RF阳性,仍然有10%-30%的RA患者RF是阴性的,如RA的早期或在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JRA),或检测水平的差异,都可以出现RF阴性的情况。因此,RF阴性,也不能排除RA。
RF阳性,就一定是RA?
未必!!! RF并不是RA的特异性抗体,以下几种情况也可以出现RF阳性:
(1)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
除了RA,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血管炎等都可以出现RF阳性的情况。但在上述风湿病中,RF的阳性率较低,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阳性率约为20%-25%;在皮肌炎患者中阳性率约为10%-25%,且滴度均较低。有研究显示,RF阳性的上述病人,更容易出现关节受累。曾有学者随机选择30例RF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30例RF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做对照,观察两组间关节受累情况。结果发现,RF阳性组中27例有关节受累,其中24例有关节炎,3例仅有关节痛,RF阴性组有18例关节受累,其中6例有关节炎,12例仅有关节痛,两组在总的关节受累及是否出现关节炎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因此,RF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较RF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更易出现关节的受累。
(2)感染
我国是乙肝大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自身免疫现象,血清中可以检测出RF。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血清RF相关性的研究发现,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RF阳性率为25%,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RF阳性率为15%,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RF阳性率为25%,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RF阳性率为35%,肝癌RF阳性率为33.33%,健康对照组RF阳性率为4%。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与健康对照组RF阳性率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乙肝患者RF阳性,可能与乙肝病毒刺激机体异常免疫反应有关。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肝炎、流行性感冒、寄生虫感染、结核、梅毒等感染都可以出现RF的阳性。
(3)血液系统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于一种EB病毒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人体内都存在有产生RF的B细胞克隆,在EB病毒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RF。此外,高丙种球蛋白性紫癜、冷球蛋白血症、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都可以出现RF阳性。
(4)肿瘤放化疗后
很多肿瘤放疗或化疗后,导致机体免疫紊乱,IgG变性,产生RF。因此,肿瘤放化疗后的病人,可以检测到RF。但目前有关研究较少,其内在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5)健康人
有研究对健康人群的RF阳性率进行研究,发现不管男女老少,都检测到一部分健康人群RF阳性,阳性率大约占2%,且随着年龄增长阳性率有升高的现象。少数RF阳性的健康人,可能处于RA的潜伏阶段,他们在检测RF阳性的时候并没有任何RA的症状。因此,健康人RF阳性,也要追踪随访。
综上,RF阳性并不都是RA,RF阳性,同时又有手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等部位肿痛时,需要警惕RA可能。而没有关节肿痛症状的朋友,不必太过担心,可咨询风湿科,排除其他可能疾病,定期随访即可。
来源:好大夫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