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刺激机体从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该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男女发病有显著差别,大多以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及季节交替时较为常见,但近年来夏季发病的也不在少数。
1、急性痛风的诱发因素。85%的痛风患者有诱发因素,如饱餐饮酒、体力或脑力劳动过度、受冷受潮、过度激动、紧张、感染、手术或药物等。一般情况下,高嘌呤饮食、饮酒以及劳累是诱发痛风的常见诱因,局部关节受冷受潮也是痛风常见的诱因之一,特别是影响下肢关节如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等。
人体足部本身因受凉机会较多而温度偏低,特别是冬春温度较低的季节。夏天由于空调的普及,大部分患者都会赤足暴露于冷气中,冬天入睡后易将足部露出被面,而在阴雨天气最先受潮的也是足部,这些都会增加足部受凉受潮的机会。当受累关节在寒冷或潮湿的刺激下,局部皮肤温度降低,即可促进血液中的尿酸盐溶解度降低而沉积、析出、脱落进入关节腔,进入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2、痛风的发病先兆。痛风急性发作时,大部分患者没有前驱症状,特别是在首次发作的痛风患者。关节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在痛风发病之前可能会出现关节局部不适感,如发胀、隐痛、疲劳乏力等前驱征兆。病程较长的痛风患者会因上述征兆感知痛风急性发作的到来,从而提前就医或自行服用秋水仙碱等药物预防和减轻痛风的急性发作。
3、痛风的关节症状。典型的痛风急性发作起病急骤,常表现为夜间或凌晨因关节疼痛进行性加重而惊醒,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关节疼痛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首发症状,其疼痛剧烈难忍,24~48小时内达到高峰。受累关节局部皮肤发红也是痛风急性发作典型的症状,特别是发生在手、足小关节者。
4、痛风发病部位。急性单关节炎通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少数可表现为多关节的游走性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主要侵犯四肢末端小关节,首次发作多为第一跖趾关节,发生于大关节的较为少见。四肢小关节因位置表浅、关节间隙小、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慢、皮肤温度低、组织相对缺氧、局部pH偏低,使得尿酸结晶容易沉积而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而躯干及四肢近端大关节周围均有丰厚的脂肪及肌肉包裹,关节间隔大,血液供应丰富,温度高于四肢关节,局部pH相对偏高,使得尿酸结晶不易沉积,因此发生痛风的概率大大下降。由此或可推论,四肢小关节步多肉者,痛风的风险可能会更低。
5、痛风的发病病程。急性痛风的发作常呈自限性,若任其自然发展,一般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或消退,也有少数可长达月余;如及时给予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1~7天可完全缓解。但痛风性关节炎会因个体差异、痛风病程、是否用药以及使用何种药物等影响发作持续的时间。
大多数患者一生中痛风急性发作会反复发生多次,但也有某些患者发作一次后再未发作。每位患者的间歇期长短都不相同,多数患者在初次发作后出现1~2年的间歇期,但随着痛风病情的进展间歇期逐渐缩短。如果不进行进一步的规范治疗,不使用降酸药物,每年发作的次数会逐渐增多,症状持续时间相应延长,间歇期也会大大缩短,甚至症状不能完全缓解。
6、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越高痛风发病的风险就越高。大部分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时可伴有血尿酸水平的增高。但是,痛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多数高尿酸血症并没有发展为痛风,而部分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时血尿酸在正常范围之内,发作期间单凭血尿酸水平的高低来诊断或排除痛风是不可行的。
7、全身表现。大多数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可无全身症状,有的患者只有轻微的全身不适,如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还有一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寒、发热等症状。一般来说,全身症状的有无轻重除了与个体差异有关外,主要与痛风的发作程度呈正比。如果痛风症状越明显,全身症状也越明显;反之,全身症状则比较轻。
有资料显示,第一次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全身症状,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和病程的发展,全身症状会逐渐减轻,而主要以关节的局部症状为主。此外,在痛风急性发作的同时有其他并发症存在,如痛风石破溃后合并细菌感染、肾结石并发肾盂积水或泌尿道感染等,则有明显的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