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遇寒为寒湿,湿气遇热为湿热,湿气遇风为风湿,皮下湿气为肥胖

作者:老妖精的修炼之道 2018-01-07阅读:4428次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 . 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 ,吐出舌头观察一下黄中带腻那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这就是体内湿气很重象。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 把体内的湿气驱逐出去,既简单又方便的做法是:

薏米红豆粥:人人皆宜的去湿佳品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药”。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的。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熬薏米红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薏米很硬,红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很浪费火或者电,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水烧干,造成糊底。

方法有两种:

一是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加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红豆粥就煮成了。

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就是把咱们家现在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这样弄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正好当早餐喝。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节省能源的不用去熬。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粘发稠,总是底下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在汤里。由于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很多,这些汤可能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争取把它喝完,因为喝到下午就馊了。沉底的那些薏米和红豆依然可以吃,如果觉得口感不太好,可以拌点白糖。这可不是既能当茶喝,又能当饭吃吗?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试看今人,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而实践证明,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红豆汤是对治湿邪最好的药。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薏米红豆粥煮不成粘稠状的呢?” 在熬薏米红豆粥的时候,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 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中医教您如何去湿

数千年前中医就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此外,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以中医而言,会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做为祛湿法宝。运用植物香气来对抗感染病,是老祖宗的智能。譬如南方人随身佩带艾草蒲杀菌,防止感染疾病。或在气候回暖、细菌病毒号发的五月端午,家家户户门口挂把佩蓝、石菖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便是取其具消毒空气饮水之意。

现代药学也发现,这些芳香植物确有抗病毒功效,如被制成流感疫苗的八角就是一例。

此外,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苦温的中药甘姜如同慢墩火,缓缓将体内水气逼散出来。

湿气遇寒为寒湿,湿气遇热为湿热,湿气遇风为风湿,皮下湿气为肥胖

中医教你除身体的湿

但要真正去体内湿气,还得从改善生活习惯开始下手。中医提供以下方法,让你轻松除去身体浊重湿气,重新恢复神清气爽。

第1招勤运动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第3招避环境的湿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4、水分摄取要适量

体内湿气较重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吃薏米粥,冬瓜,山药,莲藕,(多吃无妨)不宜吃辛辣饮食,不宜大鱼大肉,不宜喝酒。

传统医学的湿邪

传统医学认为,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湿气较重。湿邪过盛可致病。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

因此,在夏秋之交,应特别注意居室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更衣;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此外,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适量煮粥食用,可护脾胃,祛湿气。

自我检查

你的湿气是否过重?人对外界的温度、湿度等有调节能力,但如果本身体质弱,或者身有疾病,就容易室外受湿气困扰。

如果你在阴湿天气时出现下列变化,代表着你身体里的湿气太重了:

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

如果身体内湿气淤积,会诱发风湿等疾病。现在为大家介绍几种简单的祛除体内湿气的好办法:

避湿、冷、酒精

避开“湿”环境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正所谓外界湿气诱发内湿,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因此建议别穿潮湿不干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吹干头发。此外,还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别让水分湿气包裹你的身体。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你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避开生冷、甜腻食物,别喝酒

外部环境仅仅是诱因,体内环境太湿才是主因。中医认为脾胃主湿,所以,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另外,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薏米煮粥,淮山煲汤

祛除体内的湿气,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

此外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或者煲成粥,还有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

一、葱、姜、蒜的妙用:

葱、姜、蒜是我们家用最普通的几种调味料,它们在为我们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时,还有着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在春天里,万物生发,本身就应该多吃一些葱、姜、蒜,而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还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二、薏米加红豆适用范围广

祛除体内的湿气,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来起作用,红豆就是其中之一。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各类型水肿之人。薏米,是常用的中药.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由此可见,这两种食物的搭配可谓是绝佳的除湿良品。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还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体内湿气重的人应该尝试食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食物都是利尿的,因此不适宜尿多的人群。

三、有些食物会加重体内的湿气

最好不要食用,如:辛辣、海鲜、油腻的食物都尽量少食用,以免加重病情。选择一些清淡的、蔬菜水果类的食物才是解决的好办法。

四:运动发汗,直接驱散湿气

人常常会因为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其实,通过运动,使身体里的湿毒以汗水的形式直接发散出来,是最自然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重症。因此,增加体育锻炼是势在必行的,通过运动,使身体里的湿毒以汗水的形式直接发散出来,是最自然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另外,随着各地多雨季节的到来,体弱的老人、小孩和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身体,不要被湿气“打败”。

阴雨潮湿的季节,若感觉自己有湿邪入侵的症状,如精神不振,头晕困倦、舌苔薄白、上腹闷胀、不思饮食,口粘或甜,四肢沉重,大便稀烂,尿短少而黄赤、下腹隐痛等症状,可自己用些藿香、茵陈、紫苏、土茯苓、苡米仁等煲些骨头汤或单独煲水饮,对去湿有良好的作用。

=================================

身体湿气太重的食疗方法

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米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吃点热汤面,让身体适度出汗,可以带走体内的暑湿之邪。

消暑健脾祛湿汤

【成份】

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

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绿豆 百合薏米仁粥

原料:绿豆30克,鲜百合30克,薏米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将薏米仁、绿豆、粳米漂洗,浸泡20分钟;百合洗净切小;

(2)、在开水锅中放入绿豆和薏米仁,烧开数分钟后改用小火煮至开花;加入粳米和百合,煮成粥后放人冰糖即成。

夏令健脾通便祛湿的典型食疗粥方。

丝瓜咸蛋麦片粥

原料:丝瓜100克,咸蛋1个,麦片50克,粳米100克,麻油适量,葱末、酒、盐、味精少许。

制法:

(1)丝瓜洗净刨皮切丁:咸蛋1煮热,剥壳切成小粒;粳米漂洗浸泡待用。

(2)在开水锅中放人粳米,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烧至米开花,放人麦片、丝瓜丁和咸蛋粒,熬制成粥后,加盐、酒、味精,撒人葱末,滴淋麻油。

具有滋阴清肺、益肝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

藕丝百合汤

原料:藉100克,百合5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将藕洗净削皮切细丝;百合剥片切丝待用。

(2)、开水锅中,加入藕丝和百合丝,烧开后改小火熬成汁,耦丝和百合丝烧至酥烂,加入冰糖。

----------------------------------

关注我,每日获取价值资讯!点滴修炼,完美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