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这么用, 专治风湿

作者:即墨先生 2017-07-09阅读:3148次

再过几天马上进入三伏天了,也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这时候更需要注重夏季养生。所谓“伏”就是“长夏”的意思,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三伏就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

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21日 为初伏 10 天

2017年7月22日~2017年8月10日 为中伏20天

2017年8月11日~2017年8月20日 为末伏 10 天

一、为什么要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则是夏季时令,阳气最旺之时,顺应自然气候特点,采取治疗手段,以防治好发于冬季或是冬季易加重的病证。《灵枢•五癃津液别》曰:“天暑衣厚则腠理开”,《素问•疟论》言:“若腠理疏松则汗孔多开”,《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说明夏季暑令三伏时节,人体腠理疏松,汗孔多开,而此时天阳下济,地热上腾,人体阳气旺盛,气血充沛,经络畅达,腧穴最为敏感,此时将药物贴于腧穴则易于透达肌肤,渗入经络,以鼓舞人体激发阳气,提高正气,协调脏腑,以防治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易发之病证,调整人体阴阳,达到阴平阳秘而宿疾得愈之目的。

二、三伏天“灸疗”,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

艾灸

三、三伏天艾灸的好处

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延寿之法,灼艾第一。”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中医学里有许多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措施,艾灸保健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据临床报道,现代已将艾灸方法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阳虚便秘、痛经、颈椎病、偏头痛、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

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根除人们体内的寒、湿。

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解除,理解力逐渐增强,智慧越来越多,身心清净,身体轻松,宁静自然。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强健身心又能修心养性。

艾灸

四、艾灸取穴

取穴原则:风湿局部施灸以阿是穴(即敏感点)为主

特效穴位:足命门穴、腰阳关穴、腰眼穴、足三里穴

艾灸治疗原理

艾灸治疗风湿的特效穴位:足三里穴、风池穴、神阙穴、中脘区

(1)艾灸足三里穴

艾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艾灸处温热为度。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作用功效: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2)加灸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的凹陷处,左右各有一穴。被艾灸者取坐位,艾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艾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作用功效:通经,活络,止痛。

(3)灸神阙穴

神阙是神气之穴,保生之根。“脐通五脏”,灸治此穴,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对治疗内分泌系统、自身免疫系统、虚损羸弱等疾病都是必选之穴。多年来,经过反复的体验与对比,单就温和灸而言,神阙穴在补虚损、壮元阳的功效方面,绝非其它任何穴位可比!每次灸至腹中热满,才有效果。

灸神阙穴

(4)中脘区

中脘为胃经之募,脾胃主运化。此运化不仅仅指“腐熟水谷”,精微物质的输送与敷布,还包括体内病理物质的吸收与清除。常灸此区,能使人的吸收消化功能旺盛,新陈代谢能力提高,病变组织得到迅速修复。

灸以上诸穴可温阳散寒、除湿利水,从根本上祛除病邪。灸受累关节能缓解关节局部的疼痛。

五、按摩疗法

按摩患处或者疼痛部位,可以先用推揉手法,轻轻推揉,先使患部肌肉松弛,气血畅行,然后使用点按手法,刺激患处的经络,以达到舒筋活络、缓急止痛的目的。每次治疗20分钟,每3天1次。

艾灸按摩

艾灸的功效丝毫不差于吃药,而且无副作用。不过艾灸过程复杂繁琐且不易操作,怕麻烦的朋友们,可以试试艾灸贴,和艾灸效果一样。艾热灸贴既不会对我们的皮肤造成伤痛,更不会产生烟火污染,使用方便,功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