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年龄在40 ~ 60岁。据统计,临床发病率可达到20.6%。顾名思义,肩周炎是指发生在肩关节周围的一类炎性疾病,是“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喙突炎”、“肩峰下撞击征”、“冈上肌腱炎”、“冻结肩”等一类肩周疾病的统称。虽然这些疾病的病变部位各异,但是他们均有一定的自愈倾向。本病自然病程可长达6个月到3年,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患者对于治愈的期望自然不言而喻,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手段的不断更新,选择手术治疗方式的也不在少数,但是针对骨关节疾病来讲,还是建议患者采用传统手段配合新理念来治疗,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针对这类疾病,多数医生都会告诉患者,不管疼痛与否均要积极进行功能锻炼,避免以后肩关节功能的丧失。但在锻炼的过程中,有些病人会感觉非常的疼痛和痛苦,为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面对这类疾病又该如何正确锻炼?
如前所述,肩周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周围的一类疾病的统称。他们虽然病变的部位不尽一样,但是他们均有着类似的病理基础。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的病理改变基础:炎症因素、局部微循环因素、机械性卡压因素、神经损伤因素、纤维增生因素等。根据临床症状也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病理阶段:急性期、粘连期、缓解期。
急性期:患者通常出现渐进性、弥散性肩关节疼痛,部分患者疼痛可向上臂放射,这个过程可能持续2.5~9个月。疼痛经常在夜间加重,并且在患侧卧位、肩关节受压时,症状更加明显。
此期治疗可口服药物或痛点封闭、外用药膏等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以及物理治疗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同时患肢适当的制动,并置于舒适体位(无痛的位置),避免过多的活动,以缩短急性期的病程。
粘连期:这时疼痛剧烈程度较急性期有明显的改善,主要以日常活动(穿衣、梳头、挠背等动作)的功能受限为主,并且在进行这些动作时可诱发肩周的钝痛为主要表现。
此期治疗可以外用药、物理治疗为主,目的在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辅以轻柔的功能锻炼。但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注意以不引起明显的疼痛为度,避免因过度活动而加重病情。
缓解期:此时经代偿调节,急性炎症己经消退,故疼痛和肌力已近正常,但可有长期的肩关节活动障碍这一残留症状。
此期应注意避免肩关节的过度劳累及保暖为主,适当的增加肩关节的功能锻炼,以恢复肩关节的运动功能。在肩周炎的不同时期,配合贴敷膏药效果会很好,在家或在工作中把冷逍泰贴在患处,不影响日常工作,比起口服用药来说更为方便,有效,在工作之余进行适量的运动,将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虽然肩周炎有着一定的自愈倾向,但消极处理可能会导致肩关节的部分功能丧失,因此功能锻炼被广大的临床医生认为是治疗阶段必不可少的手段。可是盲目而不正确的锻炼可能会加重病情,延长疾病的病程,并得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肩关节的功能锻炼应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