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天下雨关节疼,唐代老方专克类风湿!现代临床数据最说明问题

作者:精诚名医汇 2017-08-02阅读:3235次

(本文由一点号“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

本文理论依据:《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为你说上一病,乃是在很多人身上常见的“阴天下雨关节疼”的毛病。说起这个病,我们经常会将其归结为类风湿,患者平时关节不适,到了夏季阴雨天多见的时候愈加严重,直至引起双手、腕、肘、膝、踝等关节的剧烈疼痛、僵硬。个中苦楚,是难以言表了。

今天,“精诚名医汇”要为您送上一张古老方剂。此方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是有着不错的效果。闲言少叙,先把组方奉上——

白芷90克,川芎90克,炙甘草90克,茯苓90克,肉桂90克,当归90克,芍药90克,半夏90克,陈皮180克,枳壳180克,麻黄180克,苍术720克,干姜120克,桔梗360克,厚朴120克。将这些药物研末搅拌均匀,每次取9克,加入生姜3片,水煎去渣,趁热服用。

列位看官,是名方必有出处。将行之有效、有着临床检验基础的治病良方介绍给网友,是“精诚名医汇”的使命所在。上面这张方,实际上化裁自唐代医学巨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五积散”。后来此方又被收录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多部医学巨著中,在中医中药之林里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2010年《新中医》的报道,此方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3例,和另外治疗组43例进行对比,2周为一个疗程,4周之后观察,发现痊愈4例,总有效率超过了90%。这样的结果是喜人的。

那么,此方为什么能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呢?且听“精诚名医汇”为您细细道来。

列位看官,话说这类风湿,尤其是在阴天下雨的时候加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其病因早就由先贤总结出来,这就是风寒、痰湿、血瘀三者作怪。此类患者,往往正气虚弱,卫外之能不强。风寒之邪恋体,令气血瘀滞。血瘀津液不行,化为痰湿,进一步阻络经脉。痰湿和寒邪相搏,令关节沉重、疼痛、僵硬。加上血瘀的火上浇油,终于让患者的关节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僵硬、变形,直至功能丧失。所以,中医在此病的治疗上,历来讲究散寒、化瘀、祛湿。这三件事做好了,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恰好,古方五积散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的。

首先,此方用四味药帮助我们散寒。哪四味?乃麻黄、白芷、干姜、和肉桂是也。且说那麻黄,性味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功在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它是散寒解表的要药。《本草通玄》说得好:“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惟当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始为相宜”。还有那白芷。此药性味辛,温,入胃、大肠、肺经,功在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它也是散寒解表的良药。《本草求真》说:“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讲得就是此理。这两味药在这里,帮助我们驱散外寒。

不过,去散外寒远远不够。患者里寒严重,也是要紧的事情。所以,我们用干姜和肉桂。这两味药,经常阅读我们“精诚名医汇”的人都知道,具有温里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驱散里寒。

寒邪得解,接下来我们要祛湿。如何祛湿?上方显示了两个手段。其一,乃是健脾燥湿。脾虚是痰湿生成的源头。如果我们能健脾,痰湿就没有了生成的土壤。在此基础上燥湿,效果自然可以期待。所以,我们用苍术和厚朴。那苍术,本是健脾燥湿的要药,那厚朴,乃是宽中、燥湿、行气、健脾的良药。两味药加在一起,可以把腹中湿邪清除大半。

祛湿的第二个手段,就是利水化痰了。为此,我们看到了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这是二陈汤的化裁。半夏可以化痰,陈皮可以行气,茯苓能够利水,加上甘草和中,何愁脾胃痰湿不去?而这两各手段,又都以身体气机运行的畅通为基础,才能发挥效用,所以我们用了两味可以调节气机升降的药物,这就是桔梗和枳壳。桔梗,气上行;枳壳,气下行。两者配合,身体气机自然舒畅调达。

最后,患者关节的疼痛,说到底还是和血瘀有直接的关系。而前面气滞也好、痰湿也好、寒凝也好,也都会导致血瘀。因此,化解血瘀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为了达此目的,我们用白芍、当归、川芎。那当归能活血,那川芎可以行血行气,那白芍则养阴合营。三者搭配,可以将瘀滞在患处的血化开,疼痛自消。

列位看官,经过如此一番调理,引发类风湿关节炎的种种病邪,应该可以清理殆尽了。话说这五积散,本是治疗外感风寒、内伤生冷的药物。因此,对于寒邪恋体,血瘀气滞、痰湿阻经脉的类风湿患者来说,真真是再适合不过。不过,由于类风湿病程日久,不少患者会夹杂其他病邪,所以我们在应用之前,最好请中医师辩证指导,随症加减,以求最佳之疗效。

全文完。不知道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