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知道颈椎病会引起肩颈痛、头晕、头痛,但可能鲜有人知道,颈椎出了问题,还会引起眨眼、斜视、盲视、眼花、耳聋、耳鸣、高血压,甚至还会导致湿疹、痘疹、粉刺、痤疮、咳嗽等疾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胥海斌提醒,一个人的颈椎,自上而下,一共分七段,每一段颈椎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各种相关疾病。只有查明原因,对症治疗,才能解决问题。胥海斌介绍,通过“骨筋脉”三联疗法等治疗方法,通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为各段颈椎错位而引起的各种症状。
第一颈椎(寰椎)
典型症状:头晕、眩晕、偏头痛
专家解剖:
胥海斌介绍,寰椎即第一颈椎,直接与枕骨相连,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因为像个“环”一样,所以叫寰椎。寰椎下关节凹和枢椎上关节突构成了寰枢关节。颈椎的旋转约50%由寰枢关节提供。
易致疾病:
寰椎主要关联头、耳、鼻、喉、脸等,一旦发生错位,最容易导致头晕、眩晕、偏头痛,此外,还有失眠、嗜睡、健忘、倦怠、精神恍惚、癫痫、摇头、眼冒金星、眼花、心动过速、痛风、面瘫、脑震荡后遗症、脑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症、性功能减退。
典型病例:
今年40岁的陈女士是一名房产中介,两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反复头晕,曾辗转在其他医院的耳鼻喉科、神经内科门诊就诊,都未得到明显改善。到了后来,她头晕症状加重,尤其是转头时症状更明显,甚至出现了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无法正常上班。两个月前,她来到胥海斌的诊室求诊。经问诊和查体,胥海斌怀疑为寰枢关节的问题。果然,颈椎片提示,她的枢椎齿突距寰椎两侧块间距不等宽,齿状突向右移位。胥海斌介绍,通过“骨筋脉”三联疗法治疗两个疗程之后,陈女士头晕症状改善,并恢复了工作。
专家析因:
胥海斌分析,头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因颈部的伸展或旋转导致体位改变而诱发眩晕症状。当寰枢关节错位时,其椎动脉活动空间减少,头部转动时常因牵拉而使血管发生压迫,进而影响头部的血流供应。另一方面,寰枢椎关节的病变刺激颈交感神经,又会引起椎动脉痉挛,因而患者出现反复眩晕,甚至恶心呕吐。
第二颈椎(枢椎)
典型症状:眨眼、斜视、盲视、眼花、耳聋、耳鸣
专家解剖:
第二颈椎又称枢椎,其椎体有一个向上的齿突,齿突在发生上原是寰椎椎体的一部分,后脱离寰椎而同枢椎椎体融合而成。枢椎的棘突宽大且分叉,横突较小且朝下,第二颈神经从关节后方通过。
易致疾病:
枢椎主要关联耳、鼻、喉、舌、声带、口等。如果发生错位,最易患眨眼、斜视、盲视、眼花、耳聋、耳鸣,此外,还有谵语、烦躁、头昏、头痛、过敏性鼻炎、失眠、嗜睡、癫痫、心动过速、房颤、面瘫。
典型病例:
今年40岁的某公司策划部文员刘先生,2月前出现耳鸣,持续时间4~5小时,症状可忍,患者未予重视。但过了一个月,他的耳鸣症状加重了,导致不能入睡,还伴有头晕、左侧偏头痛,频率为2~3次/周,疼痛为针刺状,有胀感,期间发生呕吐2次。四处求医未果。
后来到胥海斌的诊室求医。经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发现他的枢椎右旋,齿突距两侧块距离不等,而且还出现了颈椎曲度强直,椎体前缘略有骨质增生,颈椎右侧侧弯,第四颈椎轻度右旋。胥海斌介绍,通过运用“骨筋脉”三联疗法治疗,两个疗程之后,他没有再出现呕吐,头痛、耳鸣等症状也基本消失。
专家析因:
胥海斌分析,他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呕吐、偏头痛等,无伴随其它症状,因此,可判断是因为枢锥右旋,压迫并刺激颈枕部神经引起的。寰椎横突旋转向前或后,压迫﹑牵拉交感神经干的颈上神经节,颈上交感神经受刺激可引起椎动脉痉挛,由内耳前庭的缺血导致眩晕。此外,恶心中枢位于第二颈髓处,容易导致由颈髓受压迫刺激而产生恶心。
第三颈椎:
典型症状:神经痛、湿疹、痘疹、粉刺、痤疮、高血压、咳嗽
专家解剖:
胥海斌介绍,第3~6颈椎为我们是常规的典型的普通颈椎。普通颈椎椎体较小,呈横椭圆形,上面的横径凹陷,上位颈椎位于下位颈椎的凹陷处,上下椎体之间形成马鞍状对合,增加了颈椎的稳定性。
图为第3~6颈椎
易致疾病:
第三颈椎主要关联咽、颊、肩、横膈等。如果第三颈椎发生错位,最易患神经痛、湿疹、痘疹、粉刺、痤疮、高血压、咳嗽、斜视、近视、视物不清、头昏、偏头痛、压痛、三叉神经痛、耳鸣、失听、颈痛、吞咽不适、胸闷、房颤。
典型病例:
今年28岁的办公室文员陈小姐,半年前出现右肩颈部酸痛不适,感觉劳累,脸上长满痘痘,到私人诊所推拿按摩治疗,症状稍有好转,但仍反复。一个月前,症状加重,双侧肩颈开始疼痛,伴右上臂酸痛,自行贴膏药、外搽扶他林仍无改善。到胥海斌门诊就诊时,拍片显示,她的颈椎发生了轻度退行性变,第三、四颈椎轻度后移。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专家析因:
第三、四颈椎轻度后移,会导致小关节的错位刺激项韧带。项韧带为三角形的弹性纤维膜,基底部向上方,与寰椎后结节及颈2~7颈椎棘突的肩膀不相连,其后缘肥厚呈游离状,是斜方肌的附着部。因此,颈椎后移刺激项韧带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到斜方肌,使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的状态,造成肌肉的劳损酸痛。
第四颈椎:
典型症状:胸闷、打嗝、口腔溃疡、扁桃体肿痛、鼻炎、卡他性中耳炎、牙痛
专家解剖:
第四颈椎也属于普通颈椎,主要关联颈部肌肉、咽、臂等。
易致疾病:
第四颈椎如果发生错位,最易患头昏、咽喉异物感、口腔溃疡、扁桃体肿痛、粘膜炎、鼻塞、鼻炎、卡他性中耳炎、牙痛、弱视、失聪、恶心、呃逆、落枕、全手麻木、胸闷、打嗝、心动过速。
典型病例:
今年34岁的办公室职员黎先生,在一年前在晚上赶文案时出现胸闷气短、打嗝,他当时未在意,但随后胸闷、打嗝反复发作,多次去医院心内科及脾胃科查心电图、胃镜,都未见明显异常,服药后症状也无明显改善。后来由于症状加剧,他来到医院脾胃科住院治疗,胃肠镜检查均未见异常,但颈椎MR显示其颈椎有问题。他于3个月前来到胥海斌的门诊,经查,发现他的第3、4、5颈椎椎体都轻度后移。胥海斌介绍,他运用“骨筋脉”三联疗法帮他治疗,1次治疗后,他打嗝频率即明显减少,2次后打嗝消失,胸闷感明显缓解,二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
专家析因:
由于已经通过外院的多次检查排除了其他疾病,胥海线斌判断该患者是颈椎失稳导致椎小关节错位,刺激了颈椎横突前方的交感神经节心脏节段,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使患者出现胸闷气短。此外,颈3、4、5椎小关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膈神经,故出现打嗝不止。
第五颈椎:
典型症状:咽喉部异物感、扁桃体炎、咽痛、音哑、哮喘、口臭
专家解剖:
第五颈椎也属于普通颈椎。主要关联手肘、食道、气管、横膈膜、心脏等。
易致疾病:
第五颈椎如果发生错位,最容易引起眩晕、视力下降、咽炎、咽喉部异物感、扁桃体炎、咽痛、音哑、哮喘、口臭、上臂痛、胸痛、心动过缓、恶心、呃逆、上肢桡侧拇食二指麻痛、血压波动、颈肩手胀痛。
典型病例:
今年21岁的大学生小言,从3个月前出现没有明显诱因的发作性吞咽困难,而且每次发作轻重不一,轻时自觉咽喉部有异物感,严重时有咽下困难,无咽部疼痛、呃逆,伴心烦、失眠,偶有胸闷、心悸,休息后缓解。他曾前往当地医院耳鼻喉科及消化科就诊,胃镜、头颅CT都未见明显异常。按“梅核气”、“神经官能症”治疗,症状改善也不明显。两个月前,他来到胥海斌的诊室,经检查发现,他的第五、六颈椎出现钩突增生,椎间孔变窄,第五、六颈椎之间的间隙变窄,而且,第五、六颈椎间盘前突明显,从而对食道形成了压迫。胥海斌说,治疗2个疗程后,小言的咽部异物感才明显缓解。
专家析因:
患者第五、六颈椎椎体向前突出,压迫食道,因而引起咽部异物感甚至吞咽困难。此外,由于他也是“低头一族”,使用颈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急性加剧,导致颈椎缘由稳定的生理力学结构破环,造成椎间盘向前突出,刺激或压迫食道,从而出现异物感或咽部阻塞症状。
第六颈椎:
典型症状:低血压、心动过缓、扁桃体炎、气管炎、百日咳
专家解剖:
同样属于普通颈椎的第六颈椎主要关联甲状腺、食道、气管、心肺、上肢等。
易致疾病:
第六颈如果发生错位,容易出现颈部僵硬、肩部痛、上肢桡侧麻痛、低血压、心动过缓、扁桃体炎、气管炎、百日咳、血压波动、哮喘、拇食二指麻木、脊痛。
典型病例:
今年51岁的李老师,两个月前开始出现没有明显诱因、呈放射性的左侧肩胛区及上肢疼痛,当颈部活动时疼痛会加重,有时还伴有麻木。他在当地医院接受过针灸、拔罐及口服抗炎镇痛药物等治疗,症状都无明显缓解。之后来到胥海斌的门诊。经检查发现,他的颈椎椎体生理曲度已变直,第五、六颈椎已向前轻度移位,出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第六颈椎的神经根受压。对症治疗一个疗程后,他的颈肩部疼痛才明显缓解,两个疗程后疼痛基本消失。
专家析因:
患者属于典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第六颈椎节段主要支配肩胛肌及上肢运动及感觉,所以,受压时易出现患侧肩胛区及上肢的运动及感觉异常。患者因椎间盘突出及椎体小关节骨折的增生压迫第六颈椎神经节段,所以出现了肩胛区及上肢称放射性疼痛并伴有麻木的症状。
第七颈椎(隆椎):
典型症状:伤风、甲状腺炎、吞咽不适、贫血、哮喘
专家解剖:
第七颈椎即隆椎,棘突特长,当头前屈时其棘突隆起,易于触及,隆椎棘突下凹陷处即“大椎穴”,是临床计算椎骨数目和针灸取穴的标志。主要关联甲状腺、食管、气管、心肺、肱肌等。
易致疾病:
隆椎如果发生错位,容易出现伤风、甲状腺炎、吞咽不适、贫血、哮喘、气短胸闷、低血压、心房纤颤、上肢尺侧及无名指、小指麻痛、颈根痛、肩胛痛、阑尾炎、雷诺氏、雷纳氏综合症、肥胖、消瘦。
典型病例:
今年51岁的银行职员余先生,因为吹空调受凉后感颈部疼痛,从肩至手指麻木疼痛,以无名指最明显,颈部后伸时疼痛加重。理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经检查后发现,他的第六、七颈椎出现了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项韧带钙化,第7颈椎旁有压痛点。胥海斌说,对症治疗3个疗程后,余先生的这些症状基本消失了。
专家析因:
第七颈椎骨质增生可形成骨刺压迫周围神经根,从而导致受压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疼痛。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胥海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白恬
编辑/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