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headache) 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头痛。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
颈型颈椎病又称为局部型颈椎病,病症表现为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颈型颈椎病发病以青壮年者为多,可引发中风、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位截瘫、耳聋等并发症。
1、颈部酸痛、活动受限
常常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等。早期多出现头、颈、肩背部疼痛,有时会疼痛剧烈,患者不敢触碰颈肩部,部分患者头颈转动或者歪向一侧时疼痛感加剧,往往选择伴随躯干一起转动。
颈项部肌肉可能出现痉挛,有明显的压痛感。急性期过后常常感到颈肩部和上背部酸痛。患者常常感觉颈部易于疲劳,不能持久看书、看电视等,并且可能会伴有头痛、后枕部疼痛,晨起时后颈部僵硬、活动不灵、活动时出现响声,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短暂的反射性上肢和手部疼痛、胀麻感。
2、肩部酸痛
表现为双肩发沉、酸痛、胀痛现象,活动后症状好转;颈部肌肉痉挛,有压痛感,有时疼痛剧烈难忍,坐姿不正确、疲劳、久坐后会加剧症状。
3、背部肌肉僵硬
出现背部肌肉僵硬、发麻,用手按压背部则有压痛点,且较为明显,活动后有所缓解。
▍▋4、头部出现不适现象
劳累过度或者长时间用脑后出现头部发紧、发麻现象,休息后症状缓解;发作时,患者头部偏向患处,以缓解疼痛及不适。
颈椎病病程时间较长,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并且反复发作、时重时轻。
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性或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移位,小关节错缝,是本病的基本病因。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或睡眠位置不当、枕头高低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挤压即可造成颈椎病急性发作。颈性颈椎病最常受累的神经肌肉是:
1.副神经外支受挤压该神经的外支起于颈4一颈5神经根,在颈内动颈内静脉间向下走行于胸锁乳突肌深而,支配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副神经病变可引起上述两肌痉挛或疼痛。
▍▋2.胸锁乳突肌是颈部前侧最强大的扁柱状肌肉。头颈过伸或颈部扭曲,最易造成此肌肉损伤。
▍▋3.斜方肌位于项背部最浅层,是三角形的较大肌片。头颈过度屈曲,易发生此肌肉过度牵张或劳损。头颈过度后伸,则易造成此肌肉过度收缩和压迫。
4.前斜角肌起于第3至第6颈椎横突前侧的结节,斜行向下抵于第I肋骨上缘,斜角肌受损伤后,可出现肌肉痉挛和肥大,造成颈神经根、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等颈、肩、臂痛及血管受压症状。临床表现为颈、肩、臂痛及血管受压症状。
颈型颈椎病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若不治疗,一般3-7天能自行缓解。以女性多见,与职业有关,多见于刺绣、缝纫、书写、绘画等长期低头工作的人。但持续发作数月者亦非罕见,并可向其他型转化。单纯颈型预后良好,经推拿复位、穴位封闭、针灸疗法等,疼痛多能迅速消失,但可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痛苦,尤其是寰枢关节移位或损伤引起的头痛和头昏、头晕。
▍▋1、 适当休息,保证充睡眠
睡眠不足、高度紧张工作、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等等都容易造成神经肌肉的过度紧张,诱发颈椎病症状。
2、 经常锻炼
尤其是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增加颈肩部肌肉力量,增强免疫力,强化颈椎生理曲度,同时也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
▍▋3、 避免外伤
不论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应注意保护好颈部,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扭头时不要剧烈转动,应注意减轻颈部肌群负担,减少颈椎病的发病概率。
▍▋4、 选用合适枕头
不少反复落枕患者在临床上症状表现为颈型颈椎病,所以选好枕头很关键。人体颈椎的生理曲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颈椎曲度的改变或者消失,往往意味着椎体稳定性变差,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体退变、神经受压及颈肌慢性劳损。所以,正确使用枕头对预防颈椎病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