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看手机
睡觉前看手机
上厕所还是看手机
说的就是你!
南医三院脊柱外科专家张忠民提示
低头族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
那么
得了颈椎病该怎么办?
颈椎是人体最“金贵”的部分,上承头颅,下接躯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人类的颈椎有七节椎骨和六个颈椎间盘(第1节和第2节椎骨之间没有椎间盘),两节椎骨之间夹着一个椎间盘,颈椎病常发生在颈4~6节段。
摸清三大原因好预防
一、骨质增生。颈椎退行性病变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骨质增生,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的原因。由于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隙狭窄,关节囊、韧带松弛,颈椎活动时稳定性下降,进而引起椎体、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前后纵韧带、黄韧带及项韧带等变性、增生。这会造成颈段脊柱不稳定,最后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此时拍片观察,可见颈椎变直,椎体骨赘形成,椎间隙狭窄等。
二、急性创伤。急性创伤可使原已退变的颈椎和椎间盘受损加重而诱发病情,出现神经功能不可逆损害。急诊常见一些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因为不慎跌倒或急刹车等原因,使颈椎负荷超过正常承受范围,从而瘫痪。因此,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应心存侥幸心理或讳疾忌医,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接受手术治疗。
三、先天性颈椎椎管狭窄。是指在胚胎或发育过程中椎弓根过短,使椎管矢状径小于正常值(14~16毫米)。在此情况下,即使颈椎退变增生较轻,也可出现压迫症状而发病,这种人也更容易得颈椎病。
分清不同症状好分类
常见的颈椎病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二者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较高,占颈椎病的50%~60%,是由颈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临床上开始多为颈肩痛,向上肢放射。上肢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同时伴随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等症状。查体可见颈部肌肉痉挛,头喜偏向患侧。神经系统查体可见明确定位体征,X线、CT、MR等可做辅助检查。
二、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发生率占颈椎病的10%~15%,脊髓受压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型髓核突出、椎体后缘骨赘、黄韧带增生肥厚及后纵韧带钙化等。由于压迫物多来自脊髓前方,临床上以侧束、锥体束损害表现突出。此时颈痛不明显,以四肢乏力和行走、持物不稳为最先出现的症状。患者常说感觉像踩棉花、易跌倒、手不能持筷和系纽扣等。随病情加重可出现瘫痪。查体可见锥体束受损的神经体征。其他类型如交感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极其少见,如果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等症状,应首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相关科室诊疗。
了解治疗方法别选错
卧床休息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策略。严重发病时一般要求卧床2~3天,改变日常生活方式使颈椎得到充分休息,观察症状改善情况。避免长时间低头,一个姿势1~2小时休息15分钟,避免躺着看电视、看书、使用高枕、坐位睡觉等不良姿势。
1.药物治疗。一般使用包括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肌松药、麻醉药、镇静药、抗抑郁药以及维生素类药物等。注意:颈椎病无特效药,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可产生一定副作用,在症状剧烈、严重影响生活和睡眠时才推荐短期使用。
2.物理治疗。包括被动模式和主动模式。被动模式包括热疗、冷疗、牵引、超声、按摩等。主要作用是减轻疼痛、改善循环、解除肌肉痉挛,从而放松肌肉。推拿按摩需要手法轻柔,不宜次数过多,否则反而增加损伤。注意:由非专业人员进行颈部拔伸、推扳,有可能产生颈椎脱位、四肢瘫痪。
主动模式包括静力训练、有氧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动态肌肉训练等,如颈椎保健操。
3.注射治疗。如神经根阻滞、痛点封闭等作为诊断和姑息性治疗手段,因并发症较高且后果严重,目前临床未广泛使用。
手术技术成熟可放心
颈椎病患者在两种情况下应该接受手术治疗——持续或反复疼痛,保守治疗无效果(6~12周);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
常用手术方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神经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或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椎板成形术。
需要注意的是,有部分患者由于恐惧而拒绝治疗,延误了手术时机,最后发展为瘫痪。其实,现在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已相当成熟,效果良好,术后2~3日即可佩戴颈托下床活动。确诊颈椎病后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
平时做颈椎操好处多
推荐一种有效的颈椎保健操。
1.双掌擦颈。用左手掌来回摩擦颈部,口中默念8下后,开始捏后颈,然后换右手,这种方法有助于颈部放松。2.左顾右盼。头向左转90度,停留3秒,再向右转,停留3秒,做两个8拍。3.前后点头。脖子尽量向前伸,停留3秒,再向后仰,停留3秒,做两个8拍。4.旋肩舒颈。双手放在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5.颈项争力。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同时头部向右看,保持几秒钟,再换另一个方向。6.摇头晃脑。左右、前后,转头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7.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颈后,用力顶头颈,头颈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8.仰头望掌。双手向上举过头顶,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将头扬起向上看手背,保持5秒。
脊柱一区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骨折、胸椎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脊柱肿瘤及脊柱结核等疾病的诊治,特别在上颈椎手术、脊柱转移瘤、腰椎翻修手术方面具有独特见解。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