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专注于口腔医疗服务的瑞尔集团在北京宣布,完成9000万美元D轮融资,由高盛集团和高瓴资本领投。算上2010年瑞尔集团A轮的融资,2011年B轮2000万美元,2014年C轮7000万美元的融资,瑞尔集团累计完成总融资近2亿美元。
最近一年,国内口腔医疗领域多家创业公司获得巨额融资。资本的蜂拥而入,充分说明了口腔医疗服务行业面临巨大的机会。考虑到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未来相当可观的发展潜力,以及服务供给缺口巨大的当下现状,相信未来,加速全国范围连锁布局,形成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模化口腔医疗集团,将成为摆在口腔医疗行业与投资人面前的第一要务。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融资市场风起云涌,但口腔服务领域公司迟迟没有出现在A股IPO名单中,显然暂时还没有企业能完全越过A股所要求的持续盈利的门槛,这也给下一轮市场的竞合增添了变数。对于现有的齿科连锁领域的参与者而言,谁先在资本上获得优势,谁就拥有了未来竞争的筹码。而谁最先借助资本完成规模化部署,并迅速将规模和实力变现,达成持续的可观盈利,完成A股上市,谁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
口腔医疗服务形成万亿风口连锁医疗集团圈地忙
医疗服务领域一直是资本热门淘金的领域,随着国家在行业政策方面多次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卫生事业,民营医疗机构的数量逐年增加,极大地改善了消费者享受医疗服务的用户体验。我国口腔医疗机构的发展,也伴随着整体医疗服务的改革稳步进行。但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消费者口腔健康意识不强,人们对口腔医疗的需求不大,口腔医疗机构基本上都是公立医院口腔科和公立的口腔专科医院占据主导地位。口腔医疗服务的供给和需求,都处在相当低的水平上。
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口腔患病率高达90%以上,但就诊率仅为10%。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高达66%,其中97%都未经治疗;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28.9%,并且89%未经治疗;中老年人龋齿患病率分别高达88.1%和98.4%,其中有78.9%-91.7%的龋齿未经治疗。在牙齿缺失方面,全国35-44岁年龄段人群有牙齿缺失的为37%,义齿修复率仅为11.6%;全国65-74岁老年人有牙齿缺失的为86.1%,义齿修复率仅为42.6%。报告表明,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率整体偏低,虽然近10年口腔健康状况在儿童、青年、中年组人群有较明显改善,人们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有较大提高和改变,但口腔疾病就诊率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且城乡差距较为明显。
正是看到了广阔的市场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和激发,民营资本才对口腔医疗服务领域押下重注。随着民营资本进入口腔服务领域,口腔个体诊所相继成立,各种口腔连锁门诊也不断增开分店,逐渐形成了公立和民营相并行的局面。
但是,无论是在公立还是民营口腔服务领域,都没有出现全国性的品牌。根据卫生部统计,2014年全国共有16860家医院,口腔专科医院只占到2.56%,口腔专科医院本身数量就较少,而且由于起步晚、积累少,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品牌。而那些以独立诊所存在的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则更是规模小而分散(全行业总共只有1.6万家诊所),多数以个体户形式存在,公司化运作的更是凤毛麟角。
口腔疾病患者强烈的需求和较低水平的医疗服务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所以行业急需口腔医疗服务领域能产生具备规模化、能提供高品质服务、拥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医疗集团。而这种医疗集团的产生,靠从公立体制里面独立出来的医生个人诊所是很难达到的。不仅仅是口腔医疗服务,其他医疗服务领域也是如此,在国内独立执业的医生都算少数,大多形成了医生集团的形式,组团发展,共享资源。
正是因为上面的情况,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的口腔医疗服务领域探索出了一种区别于欧美家庭医生的路线,走出了一条集团化、连锁化的道路。在中国,口腔门诊具有很典型的社区医学的特点,每个口腔门诊平均辐射范围为周围2-3公里左右的居民区域。所以成熟的口腔医疗机构只能通过连锁模式进行扩张。通过连锁,口腔医疗服务集团可以在设备的采购、人力资源的共享、品牌的共建等方面形成协同,在申请牌照、参加医疗学术会议、选址拿地等方面还可以背靠集团的资源支持,极大减少了独立执业的牙科医师的职业风险。因此可以说,连锁,是未来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
所以,多家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在创业的路上,采取不断融资,不断开店扩张的模式,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跑马圈地,抢占市场。
那么,中国口腔医疗服务的市场有多大空间可挖呢?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的总体规模,大约在500亿到700亿之间。根据新天域资本的测算,2013年,美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大概在1000多亿美元的规模,相当于中国市场的10倍。考虑到美国的人口只有中国的1/4,中国人均在牙科上的消费只有美国的1/40。另外,根据瑞尔集团邹其芳的估计,如果中国的医疗市场按照10%/年的速度增长,到2032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假设按照其他国家口腔医疗占整体医疗市场4%的水平,那么中国口腔医疗市场到2032年就会达到1万亿。
慢积累快扩张瑞尔集团厚积薄发领跑行业
综上来看,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的上升空间和总体规模都是十分可观的。
在增长如此之快,空间如此之大的市场要迅速抢占竞争优势地位,就必须加速连锁诊所的开设速度。但是,医疗服务并非互联网,通过烧钱就可以迅速做大规模。对于口腔医疗服务而言,开设新的诊所,不仅有资金的约束(基本上开设一个诊所从数百万到数千万的投入不等),更大的制约,来自于人才。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口腔医疗医疗从业人员3.8万人,而根据国际公认较为合适的1:2000的口腔医生与人口比例,国内还需要68.4万口腔医生。这一数据和现实差别巨大。另外,我国口腔医师的学历普遍集中于本科及大专,高学历人才非常少,十分不利于未来口腔诊疗技术进步。巨大的医师缺口,人才后备力量的不足,成了牙科诊所连锁扩张最大的瓶颈之所在。
以瑞尔集团为例,1999年到2010年,只开办了11家诊所。从2011年至今,诊所开设加速,但截止至目前也仅有近100家诊所。根据瑞尔集团的披露,完成D轮9000万美元的融资后,将启动“千店计划”,预计在5-8年内扩张至1000家诊所。瑞尔集团创始人兼总裁邹其芳在融资发布会现场表示,集团目前是盈利的,融资在有钱的时候做,就是为了将来战略开拓做准备,将来不排除继续融资。也确实,要在未来几年开设千家门店,即便按照每家500万的开办成本,也需要50亿左右的资金。口腔医疗连锁,对资本的消耗是惊人的。
新股东和资金的进入,将帮助瑞尔集团加速开店的步伐。高盛和高瓴都是享誉业界的顶尖级投资者,在产、经方面的人脉、资源相当广阔。在当前这个诊所规模的体量上又获得如此巨额的融资,这样的口腔医疗服务机构非常少,可以说完成D轮融资的瑞尔集团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跑点上。
瑞尔集团的发展是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创业的一个缩影。花了18年的时间,专注在这一个事业上,瑞尔才走到现在这个点上,业内很多人会问,是不是发展太“慢”了?其实不是。
医疗服务本身不是赚快钱的行业。一旦你的目的是赚快钱,就会过度消费用户、过度医疗。在瑞尔集团,盈利从来都不是目的,为每一位消费者的每一次的治疗,都提供最可靠、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才是邹其芳创办瑞尔的目标,盈利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产物。
口腔医疗诊所,共享的是一个品牌。要想让这个品牌在用户心中形成口碑,归根到底是要注重用户体验。高盛的投资人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一对老夫妻,60多岁了,牙齿非常不好,很痛苦,准备了20万去瑞尔齿科种牙,但是在种牙之前,医生说你们做一次体检吧。体检结果出来,老人有冠心病,暂时不能种牙。对于这个诊所来说,20万是一个很大的单子,就这样放弃了。但是这样的放弃,却换来了一个好的口碑。
邹其芳先生经常对集团医务人员讲,要把躺在牙椅上的这个人当成是你自己的父母亲,当成是你自己的兄弟姐妹,这样为他打造一个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从上面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这一点。正是这样的一个文化、这样的一个理念,让瑞尔齿科和瑞泰口腔显得和其他口腔医疗机构不一样,它更有温情一些,更让人安心一点。
慢就是快,快也是慢。在该慢的地方慢下来,让我们沉下心来做事。在该快的地方快上去,抓住市场给的机遇。在这两点的结合上来看,瑞尔集团目前做得还是不错的。但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非常大,瑞尔是否能抓住这个机遇,依靠本次融资及“千店计划”抢占行业前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