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观院区的小故事真是不少。
2006年,新址奠基仪式在冬天,那天风特别大,可再大也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各科室都派了代表参加,院工会给女职工准备的是大红色羽绒服,配上奠基场周围烈烈的彩旗,那真是一派喜庆。
回龙观院区是北京市的折子工程,市里将积水潭医院作为回龙观地区市民看病的主战场,当天的典礼来了很多市里和卫生局的领导。当各级领导完成奠基仪式离场后,意料之外的一幕发生了。创伤骨科的刘德全主任医师压抑不住兴奋的心情,一下跃入奠基沙坑,抄起披红的铁锹“学领导”,众人哄堂大笑,一时有人跳入抡铁锹,有人举着相机抢拍画面,一副“铁锹在手,新院有我”的架势。
新院区每一处都倾注了基建处的心血。
口腔科诊室要埋设水路电路,老办法都是将地板增高,形成木地板后将管道放在木地板下,缺点是进诊室有台阶容易“绊一下”患者,基建处原处长伊景忠要求施工方做“降板”,也就是施工时地板下沉,这样埋设管道后地面可以和周围取齐,也避免了垫高的缺点。但为了这个改动,伊处长和施工方进行了多次沟通。为了新院区更方便地为患者服务,今天的每一寸院区都和基建处老师们的工作分不开。
2013年1月底,新院区终于运行了。可是周围还没有太多公交车,公交出行上班的职工多数是地铁到回龙观站后改乘其他交通工具,一时回龙观的“摩的”热闹起来,我也坐过几回。有一次一个摩的司机还播放着劲爆迪斯科,那声音大到足以替代喇叭,开动起来特别拉风,可他的逆行、抢道吓坏了我,以后再也不坐了,还好后来通地铁了,出站就是医院东门,非常方便。
刚运行时口腔科人员紧缺,其实,应该是多数科室人员都紧缺,第一天出门诊的是李凌副主任医师,护士只有曹素杰和曹润玲,后来随着医院人员的补齐,门诊量开始攀升,回龙观地区市民对我院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周边的其他医院他们都不愿去,因为综合评估还是积水潭好。
妇产科也很受当地居民欢迎,经常是号源紧缺。后来,回龙观院区有了儿科,万乃君主任那里又是另一道风景线。
文/口腔科 徐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