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习过的人都知道,管乐对气息的要求很苛刻,学不好吐音,也就学不好管乐吹奏的精髓。
跟很多老师学习时,他们常常会让你把“口腔打开”。理论上来说,口型一样,口腔的大小基本不会有太大差别,这个把“口腔打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口腔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唯一能够调整的是舌头姿态的变化,吐音方法,决定了口腔的可压缩空间,所以我们常说的打开口腔应该是调整吐音方法的意思,而不是大家理解的变大口腔。
我们传统的演奏方式,是从东欧传过来的,因为一些原因,有些发音演变得并不是很正确,大家对吐音的理解有些偏差。
我们很早前学习演奏的时候,老师都要求我们吐音发“特”,双吐发“特”“客”,也就是舌尖点在上牙膛上,当然最后导致的结果是越是想快越快不了,因为在吐音的过程中,由于收缩,我们的舌头已经僵了。
其实,每个人舌头长短都不一样,原则是找一个稳定而轻松的发音。对于舌头短的人,正确的吐音应该是发“ti”“ki”,只有发这两个音时,舌头在口腔中是最放松的,也就是一种平摆状况。这种吐音方式,不论是提速,还是保证口腔的空间,都是最合理的。而“特”“客”靠后,适合舌头长的人,舌头长的用ti ki会很笨重粘连,这也是需要适应一下的。
正确的吐音方式才能更好的“打开口腔”,也才能有好的声音,如果你现在还在为此迷茫,不妨重新找找适合自己的发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