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原解
安魂汤出自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心病方中,主治心中气血虚损,兼心下停有痰饮,致惊悸不眠等。方药由龙眼肉六钱、酸枣仁四钱(炒)、生龙骨五钱、生牡蛎五钱、清半夏三钱、茯苓片三钱、生赭石四钱组成。张锡纯解析说:“痰饮停于心下,其人多惊悸不寐。盖心,火也,痰饮,水也,水畏火刑,故惊悸至于不寐也。然痰饮停滞于心下者,多由思虑过度,其人心脏气血恒因思虑而有所伤损。故方中用龙眼肉以补心血,酸枣仁以敛心气,龙骨、牡蛎以安魂魄,半夏、茯苓以清痰饮,赭石以导引心阳下潜,使之归藏于阴,以成瞌睡之功也。”又在书内药解中分析说:“龙眼肉,味甘气香,液浓而润,为心脾要药,能滋生心血,兼能保和心气,能滋补脾血,兼能强健脾胃,故能治思虑过度,心脾两伤,或心虚怔忡,寝不成寐;龙骨性淡微辛,质黏涩,具翕收之力,能收敛元气,镇安精神,又能治心中怔忡;牡蛎味咸而涩,具有镇安之力;半夏生当夏半,阴阳交换之时,为由阳入阴之候,故能通阴阳和表里,使心中之阳渐渐潜藏于阴,而入梦乡;茯苓味淡性平,善理脾胃,又善敛心气之浮越而安魂定魄,兼能泻心下之水饮以除惊悸,又为心经要药。”综上分析可知,张锡纯创制安魂汤来治疗心中气血亏虚兼有痰饮,所致惊悸不眠证,其组方特点为方中除养心血、安精神、定魂魄之药外,又佐以化痰消饮之品。
陈宝贵心解
失眠之故,病因繁多。因外感而致者,自然易辨。因内伤而致者,则要细分。若因胃病而致者,《灵枢》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则用半夏秫米汤以为治;若因心脾两虚而致者,则用归脾汤心脾同治;若因心阴亏虚、虚热内扰而致者,则用天王补心丹或酸枣仁汤滋阴清热、养血安神;若因痰热扰心而致者,则应使用温胆汤法;若因七情内郁而致者,又宜疏导相合;若因胆怯易惊而致者,又宜安神而定惊。余如虚证宜补,实证当泻等,医圣先贤各有治法,此不赘述。然无论何由,总不离阴阳失调所致,治法自当以调和阴阳为宗。
张锡纯所创安魂汤为心中气血虚损,兼心下有痰饮,致惊悸不眠而设,方中龙眼肉、炒枣仁益心气、养心血;龙骨、牡蛎安心神、定惊悸;半夏、茯苓化痰消饮;代赭石引心阳下行。全方有益气养血、安神定惊、消痰化饮之功。临证用之得当,可收良效。方中有代赭石一药,张锡纯谓可引心阳下行,亦可用牛膝代替。此方加减法为:心气虚甚者,酌加红参、西洋参、太子参;心阴虚甚者,酌加生地、麦冬;心血虚甚者,酌选四物汤、丹参;心阳亏虚者,酌加桂枝甘草汤或附子(注:半夏反附子)。此外,西医各种类型的失眠辨证为心中气血亏虚兼有痰饮,所致惊悸不眠证者,皆可用本方治之。
典型医案
王某,女,62岁,2009年4月11日来诊。
主因“失眠、心悸3月余”来诊。患者3月来时常发作心悸、失眠,询其原因,谓几月来工作繁忙紧张,时常加班至深夜,以致于此,今慕名来诊。现症:时常发作失眠、心悸,伴有心烦、乏力,纳食、精力欠佳,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稍滑。
辨证: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兼有痰饮。
治法:益气补血,养心安神,化痰消饮。
处方:太子参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龙眼肉15克,炒枣仁15克,清半夏10克,茯苓10克,丹参15克,7剂,水煎600毫升,分早中晚3次温服,日1剂。
二诊(2009年4月20日):药后睡眠安,心悸、乏力大减,精力改善,纳食正常。上方又取7剂。药后病愈。
按:患者工作繁忙紧张,又常熬至深夜,耗伤气血,致使心神失养,故时常发作心悸、乏力、失眠等;舌尖红,脉细数为心阴亏虚、虚热内扰所致;心神失养,虚热扰心故而心烦,久之则精力欠佳;脉滑,苔薄白为脾湿有痰饮,纳食欠佳为湿痰阻滞脾胃所致。依据舌脉症分析当辨证为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兼有痰饮证。治疗之法当以益气补血、养心安神、化痰消饮为主。方中太子参、龙眼肉、丹参、炒枣仁补心气、养心血;龙骨、牡蛎安心神,加之丹参、炒枣仁亦有安神之功,可增其安神之力;辅以半夏、茯苓化痰消饮。药后心气得补、心血得养、心神得安、痰饮得化,自然诸症消除,疾病痊愈。此案情简单,治亦不复杂,分析本案,于补气养血之同时,又多佐以安神之品,为组方特点。
友情提示:各大应用商店搜索下载“中医智库”App,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