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八节,“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陶霞与你一起守护女性健康!

作者:北京大学医学部 2018-03-08阅读:2383次

获奖活动现场

在3月1日北京市妇联举办的首都各界妇女风采展示活动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陶霞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日复一日的临床工作中,陶霞秉持的信念和准则是“每一位患者都应该得到最好的治疗”。她也是一名援疆干部,“扎根边陲、奉献大爱”是她始终牢记的使命和担当。

2017年7月,陶霞作为第九批中央和国家机关援疆干部人才,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工作,担任大妇科主任兼妇一病区主任。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她为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引进新项目“宫颈疾病多学科联合门诊”,引进了新技术“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术”,使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的临床诊治水平得到极大的促进。

为了更好地发挥医疗援疆的作用和专业特长,她多次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全疆基层妇幼机构培训授课、参加自治区“两癌筛查”项目督导组工作,赴哈密、伊州、巴里坤,高昌、鄯善、托克逊等地的基层妇幼保健院指导宫颈癌筛查、阴道镜检查和管理工作。

作为一名心怀大爱的医生,陶霞在一对一治疗患者的同时,深感健康倡导的使命感。2016年12月26日,她创办公众号“守护女性宫颈健康”,一年多来累计发布健康倡导的原创文章306篇,累计50万余字,阅读次数46万次,关注好友达8000余人。这一公益活动对于增强女性朋友参加“两癌筛查”,特别是宫颈癌筛查的意识起到积极作用,也推动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和认可。

1

1

女性,美丽、坚强、伟大。然而在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第一位,每年都会夺去近三万名中国妇女的生命,且有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的趋势,给女性健康蒙上一层阴影。如果能够做到充分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宫颈癌完全是可以被控制的。日前,记者就宫颈癌三级预防的相关知识和最新进展与陶霞进行了对话。

陶 霞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妇产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守护宫颈健康”公众号创办人

医学博士

2000年获北京大学妇产科学医学博士学位,2007年4月至2009年6月在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完成博士后临床和科研工作后,立即回到祖国的怀抱。

全国心系女性活动专家组成员 ,主要从事妇科良、恶性疾病 ,特别是妇科肿瘤的诊治

宫颈癌是“潜伏”高手

Q

宫颈在人体中发挥什么作用?

陶霞:子宫是女性月经产生的场所,也是胚胎和胎儿生长发育的地方。作为子宫的“门户”,正常的宫颈结构和功能在保护女性内生殖器免受感染、保证经血顺畅流出和保障生育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宫颈受卵巢功能的影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并分泌黏液,排卵期的宫颈黏液稀薄,有利于精子通过;非排卵期宫颈黏液少而黏稠,在宫颈管内形成黏液栓,不利于精子和致病微生物通过。

妊娠后子宫不断增大,宫颈则保持关闭状态,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来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分娩期宫颈变软扩张,宫口开大,使得胎儿能够经阴道娩出。

Q

宫颈癌是怎么回事?

陶霞: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最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相关。宫颈癌好发于宫颈移行带的上皮细胞。正常宫颈上皮细胞通常经历癌前病变阶段,再进一步转变成癌细胞。

宫颈癌是善于“潜伏”的高手,宫颈发生癌变的过程通常需要数年至十数年不等的时间。值得庆幸的是,并非所有宫颈癌前病变都会发展为宫颈癌。

Q

宫颈癌的危害程度有多大?

陶霞:宫颈癌轻者可致丧失生育能力,重者危及生命,所幸的是,宫颈癌的三级预防体系逐渐成熟,能够通过干预减少危害的发生。我国自2009年广泛开展“两癌筛查”的宫颈癌筛查就是希望通过筛查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宫颈癌前病变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预防宫颈浸润癌的发生。

Q

宫颈癌有哪些临床表现?

陶霞:早期宫颈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以出现以下症状:

(1)阴道出血,早期大多是接触性出血,如同房出血等;中晚期常常不规则出血。年轻患者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阴道出血。

(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息肉水样,有腥臭味。晚期组织感染坏死,可有脓性恶臭白带。

(3)晚期症状,癌灶累及周围组织,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如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症状。

是什么导致了宫颈癌

Q

宫颈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陶霞:宫颈癌是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HPV病毒是一种小DNA病毒,主要侵犯宫颈鳞状上皮的基底层细胞以及位于宫颈移行带的化生细胞,直接的皮肤-皮肤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

目前已知的HPV基因型别有100多种,其中40种以上的型别和生殖道感染有关,而大约有15种型别的HPV具有致癌性。根据其引起宫颈癌的可能性,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与宫颈癌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有关,低危型HPV则与生殖器疣及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有关。高危亚型中HPV16和18型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最为密切。

研究表明,吸烟是HPV感染和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且吸烟越多,相关性越强。虽然戒烟人群的HPV感染清除率明显上升,但还是低于非吸烟者人群。因此,控烟对于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熬夜和过度劳累影响自身免疫,不利于HPV感染的清除。锻炼与规律作息是HPV感染清除的保护因素,可能原因与提高了机体免疫水平有关。

如何预防治疗宫颈癌

Q

得了宫颈癌有治吗?预后如何?

陶霞:随着宫颈癌三级预防和宫颈癌“三阶梯”诊断模式的普遍开展,宫颈癌正在逐步被攻克。宫颈癌有成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宫颈锥切、不同范围的子宫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宫颈癌的预后与临床期别、病理类型等密切相关。Ⅰ期宫颈癌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Ⅱ期宫颈癌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以上,Ⅲ期和Ⅳ期宫颈癌五年生存率分别不足40%和15%。总而言之,早期宫颈癌预后好,晚期特别是Ⅲ期和Ⅳ期宫颈癌预后较差。

Q

如何预防宫颈癌?

陶霞:宫颈癌的预防分三级。一级预防主要是指接种HPV预防性疫苗。顾名思义,是能够预防一种或多种亚型HPV感染的疫苗。二级预防主要是通过筛查尽早发现癌前病变,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筛查的覆盖率以及筛查技术的有效性。三级预防即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

综合进行一级、二级及三级预防的干预可以帮助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Q

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宫颈癌的三级预防。

陶霞:通过接种HPV疫苗来预防HPV感染及其所引起的相关疾病的一级预防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级预防即宫颈癌筛查最常用的方法是薄层液基细胞检查(TCT)和HPV检测。

三级预防包括对宫颈癌前病变的一般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指定期检查、严密监测;物理治疗又称破坏性治疗,包括宫颈局部病变的冷冻、激光、电凝、电烙、微波等;手术治疗包括宫颈锥切和必要时的子宫全切。近年来由于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为了确保年轻患者能够顺利妊娠,宫颈环形切除术已成为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针对宫颈癌一级预防的HPV疫苗刚刚投入临床使用,预防策略以二级预防即宫颈癌筛查和三级预防即癌前病变的治疗为主。

Q

宫颈癌具体有哪些治疗方法?

陶霞:宫颈癌治疗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生育要求、全身情况等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手术主要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对于中晚期和全身情况不适宜手术的患者,以及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宜采用放射治疗。化疗常作为放疗增敏以及术前“新辅助化疗”,旨在缩小肿瘤病灶,争取手术机会。

Q

我了解到在“青年与家风建设”研讨暨“心系大学生”项目高校志愿者年会上,您应邀作了专题讲座,为何要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宫颈癌的宣教?

陶霞: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不是中年人的“专利”,正在不断年轻化。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宫颈癌患者约占同期宫颈癌患者的15%~20%。研究表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与女性过早开始性生活密切相关。我国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性行为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如何保护自身,获取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是第一位的。宫颈癌的三级预防中接种HPV预防性疫苗的一级预防推荐接种年龄是9-26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提出开展青年性健康教育和优生优育宣传教育的要求。

综合以上因素,对于HPV相关疾病如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预防宣教应该从年轻人开始,在大学生中开展安全性行为和宫颈癌三级预防知识的健康倡导有着深远的意义。

为了探索宫颈癌前病变和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法,2017年1月,陶霞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发起成立了“宫颈疾病多学科联合门诊”,为日益增加的宫颈癌前病变和HPV感染患者的随访治疗提供新的模式。2017年3月8日,新华社以“预防宫颈癌 守护女性健康”为题报道了联合门诊和守护女性宫颈健康公众号,阅读人数达426万人,让更多人了解到宫颈癌是可防可控的肿瘤,也为更多女性找到了守护宫颈健康的方法。

脆弱,不该成为女性的代名词。患者们对宫颈癌筛查知识的缺失,对 HPV 感染后因为相关知识缺乏的无助,对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治疗后复发的担忧,都在催促着健康倡导的行动步伐。

“健康倡导是一种情怀”,在陶霞看来,健康倡导的情怀发自她内心的宣言,健康倡导的落地来自患者的需要,健康倡导的实施来自团队的协作。同时,健康倡导需要勇气,实现科普知识学术高度的勇气、专科医生联合全科医生的勇气、挑战未知领域填补空白的勇气、谨言慎行接受百姓监督的勇气。

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祝福所有女性朋友永远健康幸福!

记者/傅冬红

来源/《北医》报第812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孙静雯 武慧媛

微信号:puhsc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