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里,大家大概都被鸿茅药酒事件刷屏了吧。
去年年底,拥有麻醉学硕士学位的广东医生谭秦东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的文章,直指鸿茅药酒夸大功效,甚至会损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尽管点击量并不是很高,嗯…只有两千多,但是谭医生却在1月份以“损害商品声誉”的罪名收到了公安局的跨省逮捕通知书。警方称因为这篇文章,鸿茅药酒被退货直接遭受到了142万的经济损失。
被刑拘了三个多月后,谭医生在4月17日终于被取保候审。出来后,已经判若两人…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目前谭医生损害商品声誉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不过,尽管谭医生已经出来了,但事件并没有到此结束。除了对刑拘医生合法性的质疑之外,大家更是把焦点放在了鸿茅药酒上。
网友们找到《健康时报》曾经的报道:“在过去的十年间,据不完全统计,鸿茅药酒广告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
人们不禁开始好奇为什么这款2630次违法广告法虚假宣传的产品可以继续在各式各样的广告中不间断地出现?
而每年花费数百亿元投放广告,号称所谓的“中国神酒”,为什么会被谭医生说成“毒药”?谭医生后来接受采访,解释了自己当时确实是为了博取眼球,作为一名医生,他希望老年人们能看破这款药酒的虚假广告,不要影响到身体健康。
虽然谭医生夸大了它的毒性,但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是,这款所谓的药酒,其实并不是酒,更不是保健品,而本质上是一种药!从成分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成分中既包含了何首乌、附子、槟榔、乌药、半夏等常见毒性中药材,也包括豹骨这类“罕见名贵药材”(豹是保护动物,禁止猎杀与交易)。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信息显示,鸿茅药酒被审批为一种酒剂类非处方药(OTC),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15020795。
细思极恐!一种药打着保健品养生的旗号在市场上大肆宣传,被当做普通商品一样大肆售卖甚至促销,那些含有毒性的药品,作用在健康人身上,自然就是一种毒药啊!
而且既然是药品,就应该在说明书上标记清楚该药品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但是在鸿茅药酒的包装上,赫然写着“不良反应尚不明确”。所以也有专业人士质疑为什么毫无数据支撑的鸿茅药酒能通过国家审批。
没有写清楚不代表它的不良反应不存在,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也真正影响到了不少人的健康。
目前当地药监局表示已经针对此事件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进行进一步核查,并督促企业就虚假广告和不良反应等对社会做出解释。
具体情况如何,我们还是要静等后续结果。但是今天针对这次事件,迷死氧想跟大家聊聊关于药物的不良反应这个话题,这是一件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又确确实实关系到我们身体健康的事,答应羊,接下来耐心看吼~
凡是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大家都知道,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RX)就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能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这种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其他潜在的影响,用药方法和时间都有特殊要求,所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非处方药(OTC)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就可以自己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这类药是经过大量实验数据认证被经过国家审批证明毒副作用较少较轻,适合不太严重的病情,大家可以在药店随意购买。
不管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存在有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毕竟人们对于科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对药品的了解是有限的,忽略了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之前就发生过许多世界范围内惨痛的“药害”事件。
比如汞的毒性很强应该是一个常识了。但是你能想象吗?有大概一千年的时间,在阿拉伯地区医生用含汞的软膏来为人们治疗慢性皮肤病、麻风等,甚至用于梅毒也有很好的疗效。直到后来发现很多人患了肢端疼痛病,才发现是汞化合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上个世纪30年代,美洲开始有许多人用二硝基酚作为一种减肥药。这种药物有很好的减肥效果,但后来被证实有很强的不良反应——20年后,这些地区的白内障病人大量增加,后来调查证明是由于当时广泛应用二硝基酚造成的。
现在二硝基酚已经不再被当做合法药物使用,但是还是会被不良商家利用,前几年还发生过服用这种药物致死的事件(DNP就是二硝基酚)。
以及上个世纪60年代,有一种叫做“催眠反应停”的药物风行,宣称可以有效治疗女性怀孕早期的孕吐。大量孕妇服用,结果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那几年诞生了12000多名畸形婴儿,还有数千名婴儿因为畸形在出生前死亡。
也有很多知名的中外明星的逝去跟药物不良反应也有关系。玛丽莲梦露的死亡原因被界定为“巴比妥盐酸急性中毒”,体内两种镇定剂的含量高到毒性可以杀死十个人。
42岁的猫王在去世时被检测出体内残留14种药,包括止痛药吗啡和杜冷丁,抗组胺剂氯苯那敏、镇静剂安定等,联合用药也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美国演员安娜·妮可·史密斯,同样死于“混合药物中毒”,体检报告显示,她死亡之前至少服用了8种医生开的处方药。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方药的滥用情况非常多。
处方药的滥用会直接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增加。比较典型的就是阿片类药物和抗生素的滥用。
阿片是用罂粟果的汁烘干制成,从中分离出的物质,例如吗啡、海诺因、可待因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很多医生一度比较青睐,但是使用这种药品容易形成依赖性,最终导致很多人因为用药过量而死亡。(上面提到的明星,就有因为服用阿片类的药品过量的例子)
抗生素也是一个被滥用的处方药。抗生素刚被发现时,人们仿佛解锁了一项上帝操作,对细菌的杀伤力太强了!但慢慢的人们发现,如果个人体质不适合或者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会对人体各部分细胞和器官造成损害。
抗生素在我国被滥用到什么程度?很多人基本上有个头疼脑热就会使用抗生素——你说没有?阿莫西林吃过没?没错,其实阿莫西林就是一种抗生素处方药,但是现在制药商和药店钻空子,完全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可以买到,并且大家几乎人人家里都备有一盒。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细菌很聪明的,人家也要生存呀,所以它会不断进化,通过不同的途径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以适应抗生素存在的环境。后果就是,以后遇到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一般的抗生素起不到作用了。
可怕的是,我国是全球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至少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当然,相信大家大部分时候接触到的都是非处方药,每个人家里多少都有一些。非处方药虽然毒副作用较少,但是因为可以随意购买和自由使用,其中也暗藏着不小的隐患。
首先因为存在自由的市场,所以这类非处方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某些药品企业为了商业利益进行虚假宣,夸大功效忽略不良反应,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被误导,就会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这两年新广告法修订对药品广告对了一系列约束也是为了减少这种隐患)。
其次比较常见的还有病人误判了自己的病情,以为是小毛病买了非处方药治疗,结果却药不对症,耽误了治疗的最好时机。
最重要的是,尽管非处方药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比较少,但并不代表不存在。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有些不良反应是很难预测的。上个月有新闻报道,一名24岁的女生因为吃了片感冒药,皮肤开始结疤,轻轻一碰就往下掉…
医生说原因是药物过敏。有数据显示,药物过敏引发的重症药疹患者目前已占重症皮肤病患者的40%以上。而这其中,三成都是因为感冒药和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所致。
最近还有一篇医生手记在朋友圈热转,这位医生讲述了一个27岁的男生,因为吃了几片感冒药产生不良反应,入院仅7天就过世了。
其实留心的宝宝们应该有发现,这样的案例每年都有一大堆。
而这些承受药物不良反应的群体,有老人、年轻人,还有人身才刚刚开始的孩童。
前段时间看到《欧洲时报》报道,在法国每年有一万人因为用药不当死亡,比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还多三倍。
而中国每年大概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最新的新闻,药物不良反应已经成为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第四大原因。
这些数据在警示我们,是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了。在国家加强对药品市场监管、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准的同时,我们个人的安全用药意识也要同步觉醒。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医药知识储备,不要做医学盲:
比如为了避免因为联合用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几率的增加,在医院里医生开处方药时,一定要告知目前在使用的药物,以免药物之间发生反应。
处方药的服用一定要听医生的,说明书上的“谨遵医嘱”四个字不是白写的!
而自己平时在服用非处方药时,羊也多啰嗦两句,给大家一些小建议:
1、如果有药物过敏史,一定要牢记过敏源,避免再次服用。
2、有安全合理用药意识:吃药过程禁烟、酒,不然很容易和药物发生作用,产生不良反应;认真读说明书,仔细阅读成分。按照规定的剂量来,不要因为效果不明显就轻易加大剂量,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做试验开玩笑。
3、感冒药尽量选成分单一的,成分越复杂,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就越大。
4、特别注意避免发生药物交叉混合使用,不同的药品在没有问过医生的前提下,千万不能混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