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0日,将迎来第15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用您一分钟,挽救一个生命”。自杀这个词很多人都并不陌生,生活中迫于压力到一定程度时,许多人都有过寻死的想法,不过大部分人过了这段低迷期便恢复正常心理,但为什么仍有部分人真的去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已成为需要高度重视的重大心理疾病,正值世界预防自杀日来临之际,我们该做些什么挽回一时“迷路”的自杀者?
什么让他们走上自杀道路?专家:精神疾病是主因之一据报道,济南一年轻妈妈疑似患有产后抑郁症,加上经济条件不好,生活压力大,在看了些穿越和玄幻小说后,便带着八九个月大的女婴喝农药自杀身亡;
近日登上热搜的榆林产妇因疼痛难忍,被拒绝剖腹产后从医院坠楼自杀;
今年年仅41岁的美国摇滚天团“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在住宅内上吊自尽……在这些自杀事件中,不少网友认为他们心灵脆弱、不堪一击,但对这些自杀的人而言,他们的问题或许并不是轻飘飘一句“看开点”或者“坚强点”就能解决的了。要想避免更多自杀惨剧的发生,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他们自杀的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把他们逼上了自杀绝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理科龚梅恩主任医师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分析道:“很多时候是因为心理疾病没有及时去治疗,如常见的抑郁症和焦虑症等,亲朋好友不知道,把患者当成正常人对待,没有及时发现和干预,往往会导致自杀倾向的出现,抑郁症的自杀率较高,因此对这些心理疾病的及早治疗是预防自杀的最佳方法。”
当然,导致自杀的因素远不止一个,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没有及时疏解也有可能导致自杀的发生。龚梅恩主任继续讲解到:“如孕产妇除了因多种因素产生抑郁,因抑郁情绪出现消极观念和自杀观念外,有许多导致压力的因素,如生小孩本身就是一大压力,预期的痛苦和过程,产后家庭环境的改变及人际关系的变化,睡眠规律的改变和适应,经济和工作问题都会构成无形的压力,关注到这些问题并予以解决,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如何有效预防自杀?自杀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应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要想有效预防自杀,龚梅恩主任表示应在自杀出现前兆时给予干预,“自杀行为可预防,如抑郁症等疾病可及时发现和治疗,当出现一些自杀前兆时,亲朋好友以及社会都要给予及时的干预措施,我们要给予最大的关爱把他们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所以,当有人谈及自杀念头时,你不要误以为是玩笑,这可能是他正在发出的求助信号。要想有效预防自杀,家庭医生在线编辑提醒,大家需做到以下4点:
1、警惕这些自杀前兆
自杀前兆有很多,但这些苗头要特别注意。平时不太注重外表的,会突然把自己和家里收拾得很干净;平时很少关心家人的,会突然对家人表现得很关心、很亲密;经常会说一些“活着没意义”“自己没用”之类的话,如果是青少年,还会上网搜索一些与自杀相关的信息。
2、有自杀倾向自身要怎么做?
每个人都可能有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尤其是心理障碍,如抑郁、焦急、失眠和各种不舒服等常见现象时,我们要识别、评估、诊断和治疗,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遇到压力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寻求社会、单位、亲朋好友的帮助,向他们倾述。
3、亲人要怎么做?
如果发现身边人有自杀倾向,亲人应24小时“守护”,一定要使其寸步不离家人或朋友的视线,及早向专业人员咨询或寻求帮助。
4、朋友要怎么做?
身为朋友不要不以为然,也不要过于紧张,应保持冷静,耐心倾听,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他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求助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