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妈奇爸
近期听到一些宝妈在谈论产后抑郁,在谈的时候都把一些乱七八糟的病症往自己身上扣,弄得大家都人心慌慌的。
其实产后抑郁不可怕,只有清楚的认知,就可以轻松去面对,人们都有面对未知的恐惧。只要知道方法和策略,一切问题面前都是纸老虎。
下面就有我和大家细细的唠一下产后抑郁到底为何方神圣,令大多数产后的宝妈都谈之色变。
一、何为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是指发生在女性产后的抑郁发作,起病时间是在产后4周内,其临床表现与一般的抑郁(抑郁、悲伤、沮丧、哭泣、兴趣减退、易激怒、烦躁、甚至自杀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境障碍)相同。
关于产后抑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的患病率为7%~40%。亚洲国家患病率为3.5%~63.3%。我国报道的患病率为1.1%~52.1%,平均为14.7%,与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10%~15%的患病率基本一致。
产后抑郁首次发作后约半数以上会在未来的5年内出现再次发作,有1/3的患者甚至在第1年内再次发作。而且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复发风险也在加大。
二、哪些产妇可能遭遇产后抑郁的可能性大
(1)高龄产妇
有研究认为,高龄产妇更容易产后抑郁。因为生育年龄大,希望能够顺利分娩,对生产良好结局期待值高。对孩子的喂养、抚育更细心、增加了思想负担,也增加产生后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易感性,另外年龄大的孕产妇通常有固定工作,产后突然与社会隔离,易出现抑郁情绪。
(2)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产妇
研究表明,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产妇,由于精神疾病的因素,大脑机能的敏感性高,产后情绪容易受波动,出现产后抑郁。
(3)情绪不稳定与内向的产妇
相关研究表明,产妇的个性心理特点是诱发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产后抑郁多见于自我为中心或成熟度不够、敏感、情绪不稳定、好强、固执、认真、社交能力不良、与人相处不融洽等个性特点的人群。而综合多个调查研究的结果发现,情绪不稳定与个性内向是产后抑郁人群中比较常见的特征,由此推断,情绪不稳定与内向的产妇更可能遭遇产后抑郁。
(4)产前就开始出现抑郁情绪的产妇
最近的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第五版诊断标准(DSM-V)取消了“产前抑郁”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围生期抑郁”,特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周内发生的特殊时期的抑郁症。国内的多个研究也表明,产前出现抑郁情绪,是产后抑郁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5)夫妻同时期待胎儿为男性而新生儿为女性的产妇
研究表明,夫妻同时期待胎儿为男性而新生儿为女性的产妇,更可能出现产后抑郁,这可能与中国封建的“重男轻女”意识有关。
(6)照顾月子为婆家人的产妇
国内的研究表明,产妇“坐月子”时,由婆家人照顾的产妇,更容易出现产后抑郁,这可能与婆媳关系有一定的关系。调查发现,大多数产妇更希望照顾"月子"者为丈夫或者娘家人。
(7)缺乏社会支持的产妇
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缺乏社会支持的产妇容易患产后抑郁。如果父母对孕产妇态度冷淡、丈夫对孕产妇缺乏体贴照顾,亲属好友缺乏对孕产妇的关注,都会加重孕产妇的抑郁情绪。而其中,家庭支持是最重要的支持,而家庭支持中,丈夫的支持是最重要的支持。
三、在遭遇产后抑郁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
(1)从孕期开始体贴照料,给予情感支持
从妻子怀孕开始,丈夫就应给予妻子体贴的照料,除了现实生活中周全的照顾,更应注重情感上的支持。当妻子从怀孕开始,就能感受到丈夫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支持,妻子也将能感受到安心、踏实,情绪更为平和、愉悦、稳定。
特别强调的是,孕产妇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发火,男人应多理解担当。在妻子完成生产,“坐月子”阶段,丈夫更应该把更多焦点集中在妻子身上,倾听其心声,理解、接纳、肯定、支持。丈夫应看到妻子的付出,肯定妻子的付出,引导其他亲属、朋友,肯定妻子的付出。经常存在的误区是,丈夫在孩子出生后,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而忽略此时妻子的感受。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在心理咨询中,痛诉着“坐月子”自己的辛酸经历。她提到,“坐月子”给孩子喂奶时,当孩子用力地吸允自己的乳房,她感觉到奶头剧痛,而丈夫在了解情况的同时,不仅没有表现出对自己的关心,还一个劲地对孩子说:“宝贝,你多喝点,茁壮成长。”当时,她觉得“自己整个人就炸掉了”,一种产后被忽略的无价值感,让自己的愤怒情绪一下子升到了顶点。然而,看着丈夫无心的样子,她敢怒不敢言,内心的种种不满与委屈,只能压抑下来。她提到,如果当时丈夫对孩子说的话是“宝贝,你轻点喝,慢点喝,妈妈很痛,你知道吗?”,那么直接内心将会充满爱与温暖,自己可能也将避免产后抑郁的状态。
以孕产妇为中心,呵护她,关爱她,让她感受到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孩子的妈妈,还是丈夫深爱的妻子。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有时候足以让妻子的抑郁情绪烟消云散。
(2)形成共识,淡化对胎儿性别的期望
夫妻双方及各自的家庭可能对胎儿的性别可能会有所期望。而实际受孕过程中,胎儿的性别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丈夫首先自己应端正态度,并积极促成妻子及双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