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每个孩子都至少动过一次“离家出走”的念头。
说起离家出走,影神的高中朋友最让人印象深刻。她跟身边的人说:
“我喜欢上学经过的那座过街天桥。如果有一天老师和爸妈们都找不到我了,可能就是在天桥上吧。”
如此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仔细琢磨也真是挺可怕的。没人知道对于动了离家念头的孩子,天桥的隐藏含义,会不会等同于轻生?
后来她并没有消失,也没有出走。
却选择了更无法挽回的方式,精神出走。
1
小侄女每天放学后都要练琴,偶然刷到娃妈的朋友圈,竟把生活写成了段子:
这小九九简直让人忍俊不禁。听说后来乖乖练琴了,上周我去看她,没成想发现了问题。孩子是在弹,却并不是在走心地弹。
她的小手软软搭在琴键上,敲出一些音符而且弹得很慢。眼神也是到处乱飘,并没认真看琴谱。这样两个小时一下子就过去了,也不辛苦。
母亲不能时时盯梢,就学会了完美对付的方法。两个小时的钢琴,妈妈让弹的,确实弹了。至于弹得怎么样?没人注意。
不知爸妈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很多话传达到孩子的耳朵里,就像开启了静音模式。
你管教他,他听着但是一个字没听进去,诚恳的态度倒是一流。你要求他做什么,他也做,但是浑水摸鱼地做。
这就是所谓的精神出走。
放弃挣扎和反抗,始终以“装死”的状态回避家庭关系。
2
其实,每个精神出走的孩子,都是因为在家庭中的参与感极度缺失。
父母供孩子吃喝,也毫不吝惜给予爱,却甚少蹲下身询问。选什么学校、报什么补习班、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
跟孩子有关的生杀大权都握在手里,更不用指望在家庭琐事能征求孩子意见。
家里买电视、冰箱、洗衣机这样的大件儿,有叫孩子参与选择么,也许他喜欢冰箱下面能单开个小层来放自己喜欢的冰淇淋呢?
全家人出去旅行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么,也许放假的时间她想跟小姐妹一起去看舞台剧,胜过天南海北被拉着跑呢?
每一次你都剥夺他的选择权和话语权,长此以往参与感弱了,自然就显得事事不在乎。
孩子很单纯,他们自己心里委屈,但是又一门儿心思希望爸妈开心。就只能想招去应对,发现敷衍了事的方法好用,当然就立即践行。
作家刘震云曾经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这样写道:
一个人总顺着别人的心思来,自己心里就有些别扭;但一个人自己别扭,也比让别人别扭自己强。媳妇说什么,他就顺着对方的心思来,日子倒比过去安稳许多。
这是一段赤裸裸的反讽,也是一段血淋林的写实。
当家庭中的一员失去了话语权,完全惟命是从,看起来这个家庭十分安稳,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很多孩子都在逐日的应付中,失去了鲜活的性格,失去了自己的主张,甚至失去了反抗的力气。
没有参与感的家庭,等同于空壳。精神出走,就成了控诉家庭不复存在的行为。
所以,在家中只达到爱的需求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话语权。
3
话语权意味着什么?
不分年龄和辈分,我拥有说与不说的权利,也享有所有言论都被尊重的权利。
电影《天佑鲍比》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的就是一个孩子被剥夺了话语权,最终酿成悲剧。
当鲍比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同性恋的时候,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哥哥并嘱咐他不能跟母亲说,结果下一秒母亲就知道了原委。
他哭着跟母亲说自己很害怕不要告诉别人,结果母亲采取了措施,直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
整个过程没有人征求过他的同意,考虑过他的感受。对一个孩子而言,他不仅要在困境中挣扎,还要面对被家人逼到悬崖的恐惧。
当鲍比告诉家里人自己交往了一个男朋友,全家人的反应都显得冷漠和刻薄。
鲍比在跟母亲争论的时候,第一次说出内心的感受:“我去年一整年都在听你说话,你现在只要听我一次。”
这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并不对等,更没有所谓的尊重。
这种无助感最终吞噬了鲍比年轻的生命。
4
鲍比的故事对于我们算是特例,但不被理解以及被母亲独裁的心情,却普遍存在于社会之中。
其实孩子们啊,要的不多。无非一点公平和理解,一些倾听和回应。想拥有表达自我的机会,想要一种鼓励大于苛责的教育。
看了鲍比的结局,再回想文章开头提到的高中朋友。同样都是天桥,一个男孩已经飞身跃下。而另一个,油盐不进地听从父母的话,看起来特别乖顺。却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家庭中失去了灵魂跟话语权,无异于行尸走肉。
不是有句俗话么,有的人二十岁就死了,不过到了八十岁才埋。
真希望我们的家庭可以成为温暖的床铺,而不是冰冷的裹尸布。真希望所有的出走,都能唤起父母的重视,最终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