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太大,情绪焦虑,心理专家带你解读压力真正来源

作者:圣安米悦 2017-09-27阅读:4035次

压力太大,情绪焦虑,心理专家带你解读压力真正来源

有人笑:瞧,松树被霜雪压弯。我说:不!是它斩断了冰刀。

九月是许多人的转折点,比一年的任何月份都让人面临更多的改变:新的学期,新的工作,快乐伴随着痛苦,恐惧紧跟着懈怠。

刚开始生活的挑战可能会让你兴奋不已,渐渐的你可能会觉得生活的压力让你无法呼吸。你会挣扎,你会想放弃。

但请你坚持,因为调整好内在的压力,控制住对未来的恐惧,会让你以后的路勇往直前。

压力太大,情绪焦虑,心理专家带你解读压力真正来源

什么是压力

压力分精神与物理两个领域的定义。物理定义具有客观属性,是指垂直作用于流体或固体界面单位面积上的力;而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第一次把压力的概念用在心理学及医学上。没错,这个坎农就是高中生物课本上提出内环境稳定理论以及普通心理学课本里提出战或逃反应理论的坎农。

坎农的研究发现,在压力状态下,例如缺氧、血糖过低或温度极端时,人身体功能的平衡状态会被干扰、破坏,此时个体会产生生理反应或变化,感受到强烈的情绪变化,如愤怒或恐惧,接着迅速评估应对、采取战或逃的反应,这个过程,反应时间很短,却发生了一系列相当复杂的变化。

而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所遭受到的压力都是慢性的。它会慢慢侵蚀着我们。而我们该怎么科学的应对压力呢?

压力太大,情绪焦虑,心理专家带你解读压力真正来源

没有压力就等于死亡

“压力研究之父”的奥地利裔加拿大医生曾说过:“压力是生活的调味品,没有压力就是死亡”。

他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为老鼠注射了不同的器官提取物,结果老鼠总是做出相同的生理反应。于是他得出结论:无论压力源于何处,所呈现的方式都是一样的。

当在职场中,因为工作没有达到标准要求而焦躁;当考试前,因紧张害怕考不好而喘不过来气。这都是我们压力的主要来源。不管压力源是什么,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相当类似。

他还提出了“一般适应症候群”的理论模型来解释个体面对压力时的反应。

这个阶段有三个时期:

1.警觉反应期。压力刚出现,副交感神经兴奋,肌肉松弛、四肢无力,通俗说就是打击来得突然,一时不知所措,惊呆了,四肢僵经不能动。

2.抵抗期。压力还持续存在,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已做好作战的准备。

3.衰竭期。压力依旧存在,自己变身超级赛亚人也没能消除压力,体内资源能量就消耗殆尽,身心衰竭,整个人就崩了。

压力太大,情绪焦虑,心理专家带你解读压力真正来源

压力有良性和恶性的区分

良性压力是健康的,给人一种满足感或者其他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促进人们追求其预期的目标;而恶性压力给人带来负面作用,会让个体做出一系列不健康的举动和行为。

其实,心理学家曾表明,引起压力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读后,觉得自己能力可能达不到标准,就会感到压力。

压力太大,情绪焦虑,心理专家带你解读压力真正来源

如何解决压力困扰

有人会说:“我们要乐观,心态放平,不要把事当回事”我想问问:如果这么简单,那我们何必要这么累的给自己罪受呢?

其实,有压力并不是一件坏事。心理学家曾把压力分为积极压力和消极压力。如果能做到对事件或情境的元认知是积极的,就没问题了。

当我们对压力事件进行积极解读后,终归要面临如何去着手解决问题,甚至还要面临问题没有解决,被困难打败的局面,这时该怎么办?这里需要介绍两个心理学概念: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

自我效能感由心理学家班杜拉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指的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成功经验,并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或者我们可以找跟自己相同的人来进行自我效感的增加。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带感情情绪,要保持平稳。

然而,自我效能感再高,也不可能事事顺心,经受或大或小的挫折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事情,那种让人在承受打击之后恢复的力量,就是心理弹性。不在压力面前崩坏、不在经受压力后崩溃,就需要较高的心理弹性。那如何习得心理弹性呢?

首先,我们要就事论事。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到所有事情上。一次不好不代表次次不好。

其次,把挫折,失败的原因归于外部因素。不要觉得这个锅是我自己,这样对你的压力有害无益。

有人笑:瞧,松树被霜雪压弯。我说:不!是它斩断了冰刀。

承受压力的重荷

水池才喷射出银花朵朵

人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