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归属感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风险。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小童是我的好朋友,她毕业后离开家乡,一个人在异地打拼,生活很艰辛,但是身边也不缺形形色色的朋友。
平时唱唱歌吃吃饭,照理说应该很热闹,但不知道为什么,在这种热闹中她感觉更孤独了。
这种孤独显然并非源于身边没有人陪,而是来自于归属感的匮乏。
归属感并非所有人能给
归属感,又称为隶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 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
同时,归属感也是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支柱。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如有家庭,有工作单位,希望加入某个协会、某个团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
归属感产生的条件呢?
归属感并不是满足1条或者2条就能产生的。一定是会有大量的特点结合在一起。
1.安全感
归属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你能够在那个人身边、那个环境中或是做那件事情时有一种安心和踏实的感觉。不用动太多的脑子就可以过得很快乐。
2.相似的性格
你和一些人有相似的爱好,相似的经历,总是会更容易贴心。当然这种层面可以上升到各个地方。
3.认可和认可
你需要认可这段关系中的另一个人或是这个群体所秉持的理念或价值观,认可他们所倡导的事。同时,你也需要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这其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
4.要主动
无论去哪里都要有参与感。主动去发表一些意见,一些看法。出去唱歌的时候可以组织一些聚会等。来使自己有成就参与感。
5.情感链接
归属感的获得不在于量而在于质——我们需要在表面的热闹之外,与他人建立更深的、情感上的链接。找不到归属感的孤独是因为亲密感的匮乏,而不是缺乏社交。
关于归属感,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是,归属并不等同于从属。前者指的是一个人在一段关系或一个群体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而后者则要求对群体的从属,包含了服从与同化。
什么时候我们觉得少了归属感?
人们在不被肯定时会感到归属感的缺失。
比如,在一段关系或一个群体中总是觉得自己被“嫌弃”,以至于你不敢再发表不同的意见,或是勇敢地表达自己。
人们在不被在乎时会感到归属感的缺失。
当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得不到他人的关注和考量时,人们也无法对一段关系或一个群体建立真正的依赖。比如自己的提议,永远被否定,都会觉得没有归属感。
归属感对我们重要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归属感是人们在保障基本温饱和安全后最重要的需求。根据Maslow 提出的需求阶层金字塔理论,人的需求有先后顺序和高低层次之分,在我们基本层次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生存得以保障之后,人们就会开始寻求爱与归属感。我们需要爱人与被爱,想要找到令自己感到安心、被接纳的地方和群体,从而摸索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正视自己更根本的需求,就陷入无止境的对于成就的追求,或者认为爱与归属感仅仅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那么人们即使取得了很多的成就,“越级”满足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也无法填补独处时内心的空虚感和孤独感。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缺乏归属感还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参加这项研究的有一部分是重度抑郁患者,另一部分则是社区学院的学生。给他们派发的问卷内容主要集中在心理上的归属感,个人的社会关系网和活动范围,冲突感,寂寞感等问题上。结果指出,是否拥有归属感能最准确地预测一个人是否抑郁。
如何增强归属感?
有一种十分简单的、常常被人们用来寻找归属感的方式,那就是怀旧。当我们怀旧时,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过去的情境与事物,更是那些与我们走过那些地方和经历那些故事的人。
当我们在一个陌生环境中,我们通过怀旧的方式可以使我们自己找到归属感。那些跟你经历过的人会默默的填充着你的心。但是,这只能暂缓你的归属感。
你应该去找寻身边可以共建情感链接的人群。
积极主动地去参加一些能够结识新人的活动是一个很常见的方法。如果你还在学校,那么可以从加入一些你可能会感兴趣的社团或者同乡会开始;如果你已经工作了,也可以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创立的组织或兴趣小组。
可能参加这种较大型的社交活动对一些人来说有一定困难的。因此,你可能需要试着从身边现有的社会关系中找到能够和你彼此提供情感支持的人,而这恰恰更加需要放下偏见和预设。对此,有一个准则是:寻找你们的共同点,而不是聚焦在你们的不同之上。
只有当你在当下所处之地觉得自己能够有可以求助、可以被倾听、可以及时地陪伴在身边的人时,归属感的种子才能够发芽。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
到哪里都是在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