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你觉得什么样的时间管理算“好”呢?
对呀,如果你想做个人管理、做时间管理,可是连“好”的标准都说不清,那种感觉就像相亲时,媒婆问你想找什么样的对象,你说想找一个好对象。媒婆头顶上三条黑线肯定齐刷刷掉下来。
这个问题的答案多姿多彩,你站在年的维度、月的维度,天的维度分别看待这个问题,答案都不一样。起码你得先给它确定一个范围,比如说从一天的维度来看,什么样算是好呢?
在一天24小时当中,比较理想化的时间管理状态是物尽其用,能将不同状态的时间段和相应的任务匹配起来,那是最好。
那么,按照不同的状态区分,一天当中大概有几类时间?
01
简单地讲,会有3大类别。
有些时间段,你特别容易集中精力坐下来,思考深度问题,解决难点事件,全然忘我,不知疲惫,这就是第一类时间——极度专注,即有条件全情投入的时间段。
另外一些时间段,你能够坐下来,但是没法进行深入或随意思考,像我每天早上10点后就懒得写作那样(如果我想写作,一定必须要从早晨开启)。这是第二类时间——一般专注,即相对能够专注、但无法深入思考的时间段。
除上上述两类时间,第3类时间是你非常熟知的。现在,很多人常抱怨自己动不动就刷微信、刷微博停不下来,专注力无法集中,时间极度碎片化。这是第三类时间——容易涣散。在这种时间段内,由于精力下降、不注意科学休息等原因,自控力下降,出现认知不协调,大脑指挥不了积极行动的现象。
经过分析之后发现,我的第一类时间(极度专注)只会出现在早上5点到10点之间,睡醒之后也有短暂的1个小时左右的极度专注时间,但很快这种状态会消失。过了这些时间段,甭想超级专注,即使内心迫切想要,也往往力不从心,或者外界打扰纷来沓至。
除了专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段大部分是第二类时间(一般专注)。到了晚上饭后以及宝宝睡后,那段时间只想“浪”,容易犯困,基本都是第三类时间(容易涣散)。
虽然每个人的3类时间分布不同,但就个人来讲,精力曲线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知道有这三类时间后,你可以先看看过往一天的时间类型分布到底如何,进而为未来服务。
02
田忌赛马的故事你一定听过,他用上、中、下等级的马去PK齐威王不同等级的马。
每日的时间管理跟田忌赛马有点像,每天敌方放“马”过来,你需要是用自己的“马”前去PK,而且这些“马”都有三六九等,不同级别。
你手上拥有的“马”是三类状态的时间段: 极度专注、一般专注、容易涣散。
而敌方的“马”是不同性质的任务,大概也有三种类别, 极度烧脑、一般烧脑、无需烧脑。
请问,你怎么应战?
最起码要避免资源的浪费。
比如,第一类时间(极度专注)是你最好的资源,是上等马耶!千万不能拿去PK对方的下等马,去完成不需要烧脑的任务或者无所事事,这叫浪费,是暴殄天物!这种浪费现象一点都不稀罕,每天晨起最好的时间在刷微信朋友圈,是很多人掀开被子后常见的动作。
比如,用第三类时间(容易涣散)去挑战极度烧脑的任务,相当于用自己的下等马PK敌方的上等马,能赢吗?能赢的概率比被雷劈的概率都小很多很多。有的伙伴总问,晚上打开书看不下去怎么办,就像问我在这种情况下要怎么赢。
和田忌赛马不同,没有三局两胜,你要争取的是每一局都胜。比如PK对方的上等马,一定等出动你的上等马,这才有最大的胜算可能,若是出动中等马、下等马,闭着眼睛都知道结果如何。
所以,要尽量让你的时间状态与任务性质匹配。
03
其中,最珍贵的当属极度专注的时间段(第一类)。
它需要多重因素同时满足要求才能出现。在碎片化时代,这类时间段像黄金一样难得。多玩一会儿手机,多接几个电话,稍有不慎、一不留神,就不见了。甚至在某些朋友的生活中,压根没出现过,无法体验到那种美妙的物我合一。
所以,务必要对它匹配的任务精挑细选,不能浪费了它的存在。
那么,哪些任务适合与它牵手成功呢?比如——
编程类工作
绘制一幅画
构思和写作文章
产品的设计改良
制定长期的战略
确定每日的计划
撰写商业计划书
解决方案的设计
调研数据的分析
制作用于汇报的ppt
快速阅读书籍材料
完成很重要的工作
……
这些任务,通常有点难度,需要你费脑子完成,做完之后呢,经常会有一个成品生成,或者能让你的能力产品化。概括起来是3点这:有难度、费脑子、产品化。一个任务如果符合其中至少两点,那么最好在这样的时间段去完成。
如此,你很enjoy,沉浸在当中,完全忘记了时间,自我世界的身心合一,对生活的感受达到巅峰状态,觉得这一天不会碌碌无为, 不会虚度年华。
在极度专注时间段之外,一般专注的时间段(第二类)可用于直接执行任务。比如你在“极度专注”时间段思考完全的方案,把它们全部分解好,等到一般专注的时间段时,只需大刀阔斧地往下做,不用再费脑子。
如此处理,不仅是因为这个时间段专注程度一般,而且外界经常会打扰你,如果安排了需要超级费脑力的任务,你将无法承受这种反复被切断的尴尬,产生自我怀疑:“我怎么这么笨,这些任务怎么总是推进不了?”。其实,哪里是笨,只不过是工作的时间段没选好的原因。
第三类的容易涣散时间,适合那些对脑力要求不高、更偏向机械式操作的任务。比如,洗碗、扫地、拖地板这些,刚好可以达到放松大脑,又能完成家庭事务,一举两得。很多随机的想法、甚至是平日能刷多了就会有罪恶感的朋友圈,都可以在这样的时段里实现。
04
上面这些碎碎念,说起来好像是人人都懂,但据我观察,很多人完全没意识一天当中还可以分出这三类时间段。
有的伙伴记录时间开销之后不知如此分析,原因之一也是这样。如果能意识到自己每天的时间有类别之分,那么,最起码懂得在记录一天时间开销后,琢磨一下每天安排的任务是不是和对应时间段的精力状态匹配。
还有的朋友会说,不对啊,我每天一起床就忙个不停,我的一天没有三种类别的时间段,似乎只有一般专注和容易涣散两种,甚至只有最后一类?
的确,在社交媒介非常发达的年代,在各种信息唾沫横飞的年代,外部干扰总会时不时出现。上面三种分类是一种理想情况,是“能”有,但不是“一定”有。它们像种子,种子确实是“能”发芽,但不“一定”会发芽,因为需要你给它施以合适的环境,它才会发芽,若是你没给浇水、施肥、适宜的温度,种子当然长不出来,更别说开花了。
没有极度专注的时间段怎么办,谁也帮不了你,只能自己去创造。想破这个“局”,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配合早睡的前提下学会早起,利用早起无人打扰的时光作为第一类极度专注的时间。如此错峰生活,也是在信息时代的见招拆招。
若是难以早起,只有选择在上班时间让所有的干扰统统滚一边,但这难度系数比早起不知高多少倍。像空中楼阁,我暂时还够不到。除非你是超级大BOSS或自由职业者。
原来,时间管理这么麻烦?
有麻烦,才有挑战感,像玩游戏打通关那么有诱人魅力。要不,伸手够得着的,你笃定不那么珍惜。
高效的一天,并不是强调全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像冲锋陷阵一样不落地往前跑。而是更像节奏分明的音乐曲调,音量时高时低,曲速时缓时快,有时候是亢奋的高潮,有时候是平淡的过渡。
有3类时间状态在手,才能凑出这么高低起伏的曲子,不是吗?
点击上面关注,不错失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