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心理学教授Dr.魏 教你如何培养孩子得“情商”?

作者:微米阅读 2017-10-06阅读:2281次

十一假期,带孩子出行,你一定希望他是个让人喜爱的乖宝宝,那么,你要注意培养他的社会情绪力了,包括同理心、感知他人情绪、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等等。

北大心理学教授Dr.魏 教你如何培养孩子得“情商”?

接下来,我邀请到两位专栏的金牌家长 @幸福小茉莉 和 @笑笑 ,看看他们有哪些亲测有效的情商培养方法?

我会对收录到专栏的心得方法,做延伸和简评,希望在未来的留言区,也能看到你的精彩分享。

北大心理学教授Dr.魏 教你如何培养孩子得“情商”?

|金牌家长-幸福小茉莉

分享主题:培养高情商的宝宝,父母需要掌握这几点

当了孩子妈妈以后,出门带娃最害怕别人评价自己的孩子是"熊孩子"。常常看到商场里有的孩子为了让父母买玩具,坐在地上撒泼打滚,去游乐园玩,一直霸占着游乐设施不下来,还有的小孩子会跟别的小朋友抢玩具,导致双方家长大打出手。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如果你家孩子有上述行为,也许是家长没有正确引导,没有学会合理调节宝宝的负面情绪、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导致孩子被贴上"熊孩子"的标签。

作为一个1岁3个月的孩子的妈妈,身边的同事也经常问我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的像你家娃一样懂事听话,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nn情商培养的方法。

(1)从小建立规则和秩序感

第一,任性哭闹的时候提的需求不会响应

nn11个多月的时候,看到别的孩子去户外玩,孩子会特别着急的想要跟出去玩,得不到满足就会用大哭大闹的方式,催促大人必须满足她的需求。

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严肃认真的跟孩子说,“nn,妈妈知道你现在很想出去玩,但是妈妈现在还没有准备好,nn如果继续以哭闹的方式来"威胁"妈妈,妈妈不会响应你的需求,等什么时候nn情绪平静了,妈妈才会带你出去”。

之后也遇到类似孩子通过任性哭闹,来达成自己小心思的时候,我也会跟孩子强调,“妈妈说了,哭闹的时候提出的需求,妈妈是不会响应的,什么时候安静等待了,妈妈才会倾听你的需要”。

渐渐地,孩子就不再以这种方式来"要挟"大人必须服从她的指令了。

第二,玩别人玩具,需要征求他人的意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有次奶奶带nn去小区玩,nn看到别人的玩具特别好玩,拿着就玩,哭闹着就是不撒手,最后对方家长说“没事你拿回家玩吧”。

回到家后,我意识到奶奶也没太注意引导孩子在这方面需要尊重别人,就当着奶奶的面告诉孩子,“nn这个玩具是别的小朋友的对么?你玩的时候需要尊重别人,先问问别的小朋友和大人能不能让你玩,如果别人同意了,你才可以玩。同样如果别的小朋友想玩你的玩具,也需要征求你的意见,尊重你。另外,不管nn再怎么喜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都不可以带回家,如果想带回家,你得把你最喜欢的玩具跟别的小朋友交换”。

我希望通过这件事,让孩子从小知道得到和付出,是需要代价的。从那以后,每次孩子出门玩,奶奶都会给带上一个玩具,跟别的小朋友交换着玩,这就很好的培养了孩子的分享意识。

(2)学会跟孩子正确的沟通

第一,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用语言将孩子的情绪表达出来

孩子小时候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好,所以遇到烦躁、不舒服、生气等情况都会以哭闹的方式表现。有些父母通常会以呵斥、责怪等消极的方式,对孩子的诉求敷衍了事,更有的直接暴力解决,孩子变得越来越难管教,导致一系列恶性循环。

正确的方式是父母需要建立与孩子良好的沟通习惯,用言语来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

比如,nn看到我出门上班因为不想和我分开,会哭闹着、抱着我,不让我走,这种时候,我会跟孩子这样沟通:

"nn哭是因为不想让妈妈去上班,舍不得让妈妈走是么?"

nn这时候会哽咽的回应我"嗯"。

我继续问孩子“妈妈白天去上班,晚上下班了就会回来了,对么,虽然妈妈去上班了,但是妈妈会一直想着nn的,nn也会想妈妈是不是?"

nn会再次回应我"嗯"。

看到孩子的情绪逐渐平复后,我继续问她“那妈妈答应你,今天提前下班回家陪nn好么?那你也得答应妈妈乖乖的在家陪着奶奶。”

多跟孩子沟通几次,她已经能明白我说的话,并且情绪已经平复了,我轻吻她的额头,说“宝宝,跟妈妈说再见吧,妈妈爱你”。

很多时候,大人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处理,缺乏耐心,对孩子的负面情绪采取漠视的态度的,不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这是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关键。当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后,通过沟通的方式来引导孩子释放情绪,就会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他就不会哭闹了。

(3)孩子出现错误行为的时候处理方法

第一,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有的朋友常跟我说,我家孩子特别懒,还超级淘气。我不建议父母对孩子出现的某些行为,随意贴上负面的标签,标签的结果就是导致孩子会越来越陷入负面标签的怪圈出不来。

比如孩子在某些生活自理方面,不够积极主动,可以这么引导孩子:

“宝宝觉得自己一个人穿衣服不好玩,可以跟妈妈一起来比赛穿衣服,看谁穿得看快,好吗?”

以更趣味和积极的方式将孩子不太正确的行为引导正确,这是做父母的责任,而不是随意把负面标签和评价扔给孩子就完事了。

第二,需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小区有个宝妈有天在群里问,“宝宝老爱咬人怎么办,咬完还乐,怎么管都管不听”。我的建议是当孩子第一次出现这些攻击行为时,家人需要保持统一的立场,严肃的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有的老人溺爱孩子,会觉得孩子淘气点没啥,被咬完了还跟着孩子一起起哄。

孩子小时候是非观没有形成,不知道自己哪些行为是正确,哪些是错误的,这时候父母就需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告诉孩子咬人的行为不对,会让别人受到伤害,如果想跟小朋友示好,我们不用咬人的方式,可以用握手或者抱抱小朋友。

第三,批评孩子后,别忘了亲吻孩子告诉他,爸妈很爱他

每次nn做错事被我批评后,跟nn沟通完,我都会亲吻孩子的额头、抱抱她,告诉她妈妈很爱她,也会让孩子主动抱抱和亲吻妈妈。

真正成功的教育,是用爱陪伴和引导孩子成长,用积极的方式沟通,而不是靠父母的权威来呵斥孩子,让孩子变得"听话"。

再次,希望在育儿的道路上,和大家共勉。

Dr. 魏

我帮大家提炼一下 @幸福小茉莉 的方法,其实就是三板斧:有效沟通=孩子怎么想+妈妈怎么想+我们怎么做。妈妈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孩子明白妈妈的要求,两个人一起解决问题,实现亲子共赢。

比如,1、孩子怎么想:妈妈知道你现在很想出去玩;2、妈妈怎么想:你用哭闹的方式“威胁”妈妈,妈妈不会响应你的需求;3、我们怎么做:等什么时候 nn 情绪平静了,妈妈才会带你出去。

再比如,1、孩子怎么想:nn 哭是因为不想让妈妈去上班,舍不得妈妈走,是么;2、妈妈怎么想:妈妈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就回来;3、我们怎么做:妈妈答应你,今天提前下班回家陪 nn 好么?你也得答应妈妈乖乖的在家陪奶奶。

如果只是一味满足孩子,容易变成溺爱;如果只是提要求,容易变得专制。爱和规则结合,就是民主型的沟通。

需要注意的是,小小孩感受和想法比较单纯,容易猜,大些的孩子需要多倾听,才可能了解真实情况;提要求时,要注意是不是孩子能做到的,提的要求太高,是家长无理取闹。

有些爸妈可能会对“懂事听话”这样的说法敏感。如果只是让孩子一味顺从你的要求,这样的懂事听话要不得;如果是爱和规则并重,你好我也舒服,这是共赢。

北大心理学教授Dr.魏 教你如何培养孩子得“情商”?

|金牌家长-笑笑

我简单的谈谈我家关于“情商”的做法,主要以对话为例子,各位家长也可以用起来。

关于情商,我是最近才模模糊糊的意识到,这与智商高相关。在平常的生活中,我是这样做的,其实就是魏老师说的"同理心"和积极关注、接纳孩子的情绪。

(1)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当孩子闹情绪时,我多数时候是接纳的,我会试着去感受她的情绪。比如抱着她,拍着孩子的背说,“妈妈爱你、妈妈爱你”,我会一直说,等她平复一些后,试着去讨论她的情绪,对她说,“妈妈感受到你很难过,是不是?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是我,我也会有你这样的情绪。你是这样想的吗”。

在肯定她情绪背后的动机后,我会说:“你不想写作业太正常了,我们都不愿意做让自己感到痛苦的事情,那你需要妈妈帮忙吗?妈妈怎么做可以让你感觉好一点?”

如果我真的没法同理她,我会说,“妈妈感受到你很难过,虽然妈妈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能做什么,但妈妈会陪着你”,沟通后,孩子通常会自己说出事情的真相。

(2)关注语气、语调、声音和表情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会注意引导她去关注自己和周围人的语气、语调、声音的大小和面部表情,并让她猜测,这是在表达什么?说话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其他人的情绪?在这里、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恰当不?你这样说是在表达什么?怎么做,效果更好一些?

(3)强化孩子积极成功的体验

在培养孩子抗压力这块儿,我做得最多的就是强化孩子积极成功的体验。

她成功后引导她说,当时的感觉,以及孩子是怎么看待自己的,遇到困难时,我会和孩子探讨,你上次是怎么做到的,回忆一下,看看对这次的问题有没有帮助。

没有完美的妈妈,也没有成长中不会受伤的孩子。

我尽量做到穿过层层迷雾,去洞察她的未来,始终相信她的积极面,始终相信她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Dr. 魏

你看,有效沟通三板斧对大孩子同样适用。@笑笑 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就注意到大孩子内心世界比较复杂,不像小小孩一下子就能帮她描述出来。

所以,当不知道孩子因为什么事情不开心时,她会说:“妈妈感受到你很难过,虽然妈妈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能做什么,但妈妈会陪着你。”让孩子明白,妈妈在关注着你,有需要,随时找我。

另外,大孩子关注情绪,颗粒度可以更小。我们引导小小孩,一般是帮他认识开心、难过、生气这些基本情绪;但大孩子,他们认知能力变强,还能关注语气、语调、声音和表情。@笑笑 引导孩子去观察这些方面,很有启发。

科学研究表明,情绪能力好的孩子,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和学业成绩也会更好, “情商”和智商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