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办公室的同事小张最近迷上了各种心理测试,本来这些东西用来打发打发时间也无可厚非,我有时候也做做测试,用以安慰或者调侃一下自己。
但小张似乎上了瘾,不但自己做,还经常给同事们做,大学专业是心理学的我好心劝了几句,小张还不太服气,说这个心理测试特别准,说是对他的性格描述简直不能再精准了,我凑到他的电脑前一看,这段关于小张的性格描述确实很有意思,“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小张在旁边说,李哥,你看这段对我的性格描述准确吧,我觉得说的完全就是我自己,你没事也做一个吧。我笑了笑,说小张你别急,咱们做个试验。我把另一个同事大周叫到跟前,我跟他说,这段话是我对你性格的描述,你看看准不准。大周是个山东大汉,一张嘴就是我滴个亲娘啊,这说的不就是我么?我回头看看小张,他一副不解的样子。
下面小九就要划重点了,列位看官注意啦。
其实这段所谓的精准无比的性格描述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事情最难?有人认为赚钱最难,但首富的位置不知道几易其主;有人说攀登珠穆拉玛最难,但世界最高峰早已有了人类的足迹。到底什么是最难的--认识你自己,2000多年前的哲学家们就曾经说过,我是谁,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世界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过去的时间在哪里消失,未来的时间又在何处停止?我在这一刻提出的问题,还是你刚才听到的问题吗?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当然,后来电视剧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用这段话杀了姬无命,这是后话。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自我的探寻。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也就是从众心理不明显。这些人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所以小张和大周觉得那段性格描述都特别像自己了。
因此,对于那些动不动就号称什么史上最准的测试,我们应该擦亮双眼,看清楚这些量表是不是通过暗示,来让你觉得十分可信呢?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从众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拿算命来说,有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如果你自己都不能认识你自己,别人又怎么会认清呢?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人云亦云,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要自己作自己心灵的主人。
毕竟,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