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痴迷者的人格特征、心理模式、社会支持利用的研究

作者:无邪秦淮 2017-10-15阅读:2112次

提 要:邪教属于社会病理文化,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本研究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心理控制源量表(IP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88名邪教痴迷者进行了调查,并与国内常模、吸毒者、精神病者进行对照比较性研究。结果显示邪教痴迷者存在病态人格倾向,男性为重;心理模式多属于外控型,自我内控力差;不善于利用社会支持,与社会亲和性低。帮教转化采用三级策略:⑴规范正确的宗教信仰以修身炼性,改善痴迷者的异常人格倾向;⑵建立矫正痴迷者异常心理模式的咨询系统,给予心理学专业帮助;⑶提供社会支持系统,发展亲社会行为。

主题词:邪教 痴迷者 人格特征心理模式社会支持

本文调查了邪教痴迷者的基本情况,研究其人格特征、心理模式以及社会支持利用的能力,以期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为邪教痴迷者的教育转化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邪教痴迷者88人,男性43人、女性45人;平均年龄44岁;文化程度:文盲4人、小学8人、中学63人、大专以上13人;婚姻状况:未婚10人、已婚66人、离异或其他12人。同时还调查了吸毒者91人、精神病者82人,共计261人。

(二)研究工具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1]、心理控制源量表(IPC)[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3]。并配合深入访谈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软件统计处理。

二、结果分析

(一)邪教痴迷者与常模的人格特征、心理模式、社会支持的比较

1、痴迷者与常模MMPI的比较。计算机检出大于正常分值者:精神病态倾向21人,占24.42%;偏执倾向15人,占17.44%;精神衰弱13人,占15.12%;妄想狂14人,占16.28%;轻躁狂2人,占2.33%;癔病19人,占22.09%(以上有交叉现象)。痴迷者与MMPI国内常模[1]比较。男性痴迷者MMPI除异性化外,其他九项均高于常模,二者之间结果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女性比较未见到显著性差异(见表1)。这说明男性痴迷者存在人格异常倾向。

邪教痴迷者的人格特征、心理模式、社会支持利用的研究

男性痴迷者分值比较

2、痴迷者与常模心理控制源的比较。痴迷者心理控制源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之间的I、P、C分值比较,t检验均未见到差异。痴迷者与常模比较,I、P、C分值均低于常模,二者之间结果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痴迷者的心理模式倾向于外控型(表2)。

邪教痴迷者的人格特征、心理模式、社会支持利用的研究

痴迷者分值比较

3、痴迷者与社会支持利用情况的比较。痴迷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之间的社会支持分值,t检验均未见到显著性差异;痴迷者与常模社会支持分值比较,其社会支持总分32.07分,常模总分34.56分[3],前者低于后者,t=2.189,P<0.05,二者之间结果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痴迷者对于社会的支持利用不良,对人与社会的信任程度较低。

(二)邪教痴迷者与吸毒者、精神病者的人格特征、心理模式、社会支持的比较

1、痴迷者与吸毒者、精神病者的人格分值比较。痴迷者与吸毒者在癔病均值上呈现强相似性,t检验未见到差异性;痴迷者与精神病者在疑病、病态人格、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六个项目上,其均值结果呈现强相似性,t检验均未见到差异性。这说明痴迷者与吸毒者、精神病者具有某些相同的人格特征(见表3)。

邪教痴迷者的人格特征、心理模式、社会支持利用的研究

痴迷者与吸毒者、精神病人比较

2、痴迷者与吸毒者心理控制源分值比较。痴迷者I、P、C分值低于吸毒者,尤其女性为显,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痴迷者的内控性较强,他们对人和社会的信任程度低于吸毒者(见表4)。

邪教痴迷者的人格特征、心理模式、社会支持利用的研究

痴迷者与吸毒者心理模式、社会支持比较

3、痴迷者与吸毒者社会支持分值比较。男性在“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二者之间未见到差异;男女痴迷者在主观感受到的支持分值上均高于吸毒者,二者之间结果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痴迷者主观感受到的支持优于吸毒者(见表4)。

三、讨 论

(一) 邪教痴迷者具有异常人格倾向

从表1看出男性痴迷者各项人格异常值均显著高于男性常模,存在明显的人格异常倾向。其人格倾向主要有:①疑病型人格、②抑郁型人格、③癔病型人格、④病态型人格、⑤偏执型人格、⑥神经质型人格、⑦内向型人格。表3显示痴迷者与吸毒者具有相同的癔病性人格特征,病态人格和轻躁狂特征甚至高于吸毒者;痴迷者与精神病者在疑病、精神病态、妄想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等项目上具有强相似性,即痴迷者不仅具有人格异常,而且还存在精神病样的人格特征。访谈了解到痴迷者反映的共性人格表现有:a.情绪方面的任性与冲动;b.意欲方面成神成仙的目标意识强;c.道德方面的无责任感。男性痴迷者存在比女性更为明显的人格问题,这源于男性一旦形成某种痴迷信念后更容易认定的心理表现。

(二)邪教痴迷者具有外控型心理模式

痴迷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之间的心理控制源比较均未见到显著性差异。说明产生邪教痴迷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个体的自然因素,而在于其内部的心理素质。痴迷者心理控制源的低分值,说明其对于自己行为的内控性很低,不相信自己能够驾驭自己的生活。访谈也发现,痴迷者的思维方式具有“结局不是由个人努力所决定的”的意识,多从外界给行为归因,属于外控型心理模式。国外研究显示“外控型者比内控型者更容易寻求精神激活性物质,容易与酒精依赖、毒品依赖建立联系”[4]。而邪教外控型者则用“成神成仙”目标激发精神兴奋。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具有外控倾向的人比内控倾向的人,有较高的反社会倾向”[5]。借此佐证邪教痴迷者产生破坏社会规范行为的心理—行为归因。

(三)邪教痴迷者与社会亲和性不足

痴迷者社会支持总分低于国内常模,说明其体会到的社会支持感低于正常人群,不善于利用或很少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帮助。这种弱势心理使他们缺乏主观能动性,持有消极悲观的生活态度,容易陷入虚幻中而盲目寻求帮助。男性痴迷者和吸毒者在社会支持量表中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处于低值,这说明二者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即与社会的亲和性低,社会价值感低,故容易走向与社会规范相悖的异端。但痴迷者的支持总分高于吸毒者,这提示了他们的可教育性优于吸毒者。访谈中发现,痴迷者多有一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是由自己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造成”的外控意识,这使得他们不善于利用帮助,有些痴迷者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帮助,更愿意从虚幻中寻求精神寄托。

(四)教育转化三级策略

邪教痴迷与其病态人格倾向、外控型心理模式及社会亲和态度有关,而这三项都是可以随着教育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⑴规范正确的宗教信仰以修身炼性,改善痴迷者的异常人格倾向,教育帮助应该从人格健康做起;⑵建立矫正痴迷者异常心理模式的咨询系统。在我国精神疾病分类中有“与迷信、邪教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的病名,由邪教狂热而导致精神障碍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因此给予心理学专业帮助是必要的;⑶提供社会支持系统,发展亲社会行为。邪教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存在,是因为它以某种方式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安慰和缓解紧张的需求。在痴迷者回归正常社会的过程中,各级组织给予人本关怀,建立其对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并使其需求通过社会正确途径得到满足,以形成亲社会行为,减少邪教的诱惑与影响。(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宗教研究中心教授)

附注:

①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MMPI修订量表,1992年。

②③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1993,第268、42页。

④ Rotter JB.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 Monogr,1966,p27-28。

⑤全国八院校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