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心理的因素,也有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因素。因此,要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一方面,老年人自身要重视心理保健,学会调整心理状态,积极面对生活。另一方面,也需要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
一、老年人心理的自我保健
(一)增强体质,延缓衰老衰老虽然不可避免,但可以延缓。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是拥有健康心理的基础。因此,老年人要积极增强自身的体质,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早睡早起中午要休息;适当锻炼,劳逸适度;纠正各种不良生活习惯。
(二)正确评价自我的健康状况大多数老年人患有某些疾病,但有人过于盲目乐观或对疾病存在错误认识,不积极求医;有人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又过于消极,以至于对健康过于忧虑,更感衰老而无用,这都对老人心理健康十分不利。因此,老年人对身患疾病要有正确的评价,应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既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以药度日,对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要顺应社会变革,随遇而安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年人对于自身的社会角色转换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客观对待丧偶、疾病和死亡等。要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适当参加社会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用积极的态度看待社会变革。
(四)充实晚年生活内容,扩展兴趣爱好,陶冶情操老年人离退休后,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情趣和爱好,比较孤独和压抑的老年人,更要勇于走出家门,参加各种群体活动。在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老年人之间要加强情感交流,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
(五)保持良好的心境,学会用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加强心理调控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平时宜制怒、节哀、忌忧、防惊。老年人应学会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如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用升华来把内心的心理不平衡转化为对社会有益方面的表达。而不宜采用压抑、推诿、退化等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对事、对人不能要求过高,知足常乐,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
(六)共建和乐家庭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空间结构的中心,又是老年人活动最多的场所,因而,老年人更需要家庭的和睦与温馨。老年人一般在家庭中起主导作用,所以老年人首先要勇于承认与年轻一代的差别,在非原则问题上,对年轻人不要过于苛求,应理解子女,以理服人;对配偶要多礼让、多体谅,要倍加珍惜白首偕老的情谊。遇事多和配偶、子女协商,不可固执己见、独断专行或大摆长辈尊严。
(七)有条件的失偶老人可以再婚,以利身心健康并非所有夫妻都能“百年偕老”,老年丧偶,精神上孤单寂寞,生活上缺乏照料,自然会影响失偶老人的身心健康,其再婚问题理应得到子女的理解与社会舆论的支持。但失偶老人再婚在选择对象时要有正确的再婚动机,要考虑双方个性、情趣及爱好是否投机,要充分了解和考虑对方的健康状况和经济条件。切忌草率从事,以避免再婚后又走上离婚的道路。
(八)勤于用脑勤于用脑、科学用脑能增进心理健康。首先要保持大脑的健康,因为大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是心理活动的司令部,大脑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勤用脑,可使大脑血液供应增加,脑细胞代谢旺盛,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增强其功能,延缓大脑的衰老。老年人还要科学合理地用脑:因老年人精力不如年轻人,易于疲劳,所以每次用脑的时间不宜过长,要量力而行;用脑不宜过强度,不能太紧张,要适度;老年人学习、思考的内容要多样化,要交替、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