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自卑
文 | 悟恩 图 | 网络
1
你有过强烈的怯弱甚至自卑感吗?
我有过。
见到巨商大贾,自卑;
见到牛叉大神,自卑;
见到著作等身的作家,自卑……
总之自卑的理由千千万,比自己厉害的人更是不计其数,那怯弱,那自卑就如同滔滔江水,延绵不绝了。
当然,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现在已经很少这样了。
其实,自卑很普遍,自卑也不丢人。
名人也不例外。
著名作家卡夫卡在近40岁时给父亲写过一封长达45页的信。
在信中,他说感觉自己像“犯了欺诈罪的银行职员”。 “每获得一项荣誉,就越发感到焦虑。因此不得不更加努力,以免‘被揭穿’”。
贝利得知自己入选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紧张得一夜未眠。
他翻来覆去地想着:“那些著名球星们会笑话我吧?万一发生那样尴尬的情形,我有脸回来见家人和朋友吗?”
还因此无端揣测:“即使这些大球星愿意与我踢球,也不过是想用他们绝妙的球技,来反衬我的笨拙和愚昧。如果他们在球场上把我当作戏弄的对象,然后把我当白痴似地打发回家,我该怎么办?”
瞧吧!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的贝利,也难免优柔寡断,怯弱恐惧
——真难以想象,他会在之后的世界足坛上称雄数年,以锐不可当的气势踢进了一千多个球。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A•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指出: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
可见,怯弱、自卑具有普遍性,并不是某个人独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阿德勒提出,还说“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以及对于‘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
可见自卑不但普遍,而且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
至于自卑的来源,阿德勒认为——
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人类欲求的这种改进是无止境的。因为人类的需要是无止境的,所以人类不可能超越宇宙的博大与永恒,也无法挣脱自然法则的制约,也许这就是人类自卑的最终根源。
在我看来,自卑主要来源于两大因素:一个是外界因素,一个是个体因素。
外界的态度和评价,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评定。
心理学理论早已证实,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往往与外部环境对他的态度和评价紧密相关。
这点很容易理解,如果你身边的人不断地质疑你甚至否定你,久而久之,你也会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觉得自己是一无所值的破砖烂瓦。
阿德勒自己就有过这样的体会——
他念书时有好几年数学成绩不好,之后老师和同学的消极反馈,又进一步强化了他数学低能的印象。
直到有一天,他出乎意料地发现自己会做一道难倒老师的题目,才成功地改变了他对自己数学低能的认识。
可见,环境会影响人的自我价值判定,甚至引发自卑情绪。
与之相对的是,无论你的自我认知如何低下,甚至有生理、心理方面的明显缺陷,在他人的积极鼓励、帮助下,也能建立自信,发挥自身潜能。
这也是时下常说的“远离负能量的人”的依据之一。
再来说个体因素。
环境因素是人是否自卑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其是否最终形成,还取决于个体的生理状况、能力、性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生活经历等,其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童年经历。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认为:
人的童年经历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减淡,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仍半顽固地保存于潜意识中,从而对人的一生产生持久的影响。
所以,童年经历不幸的人更易产生自卑情绪。
——这一点对于家庭教育颇具指导意义。我们说把孩子激励成超人,就是多对孩子采用正面、肯定的评价,而少用否定的批评甚至谩骂,正是为了防止自卑怯懦的不良性格特质在孩子身上滋生。
个体因素引发自卑情绪生发还有一个原因是:这类人的认知与思维模式。
——他们习惯通过比较来定义和判定自己。而这种定义而判定,又常常带着“认知错误”与“感觉错位”。
举两个例子:
——我业绩那么好,应该做经理;
然而:因果关系很复杂,你考虑的只是诸多因素之一,因为一个因素而认定甚至强求一个“你认为的理所当然的”结果是不理智的,只会自寻烦恼。
——我应该像A一样,与谁都可以谈笑风生;
然而:各人有各人的性格特质,只有长短之别,并无优劣之分。你不擅长“自来熟”未必是缺点,或许恰恰相反,你的惜字如金能给别人留下踏实稳重的印象呢。
诸如此类。
3
知道了自卑的来源,对治的方法也就有了。
不过是接受、欣赏人的多样性,同时善用补偿心理进行自我安慰,继而超越自己而已。
世界的精彩,就在于它的色彩纷呈。
各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钱没力的捧个人场鼓鼓掌,也不失为一个好演员。
即使如上文说的破砖烂瓦,也自有其妙用。最起码,对于亲人而言,你一定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罢!
认识到自己的独一无二与价值,就不会再用非此即彼的单线思维,通过与他人比较甚至对抗来定义、证实自己了。
此外,善用补偿心理。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克服心理偏差而另寻出路,让自己的心理得到补偿。
说白了,找到自己比对方强的地方,以己之长,较彼之短
——我读书不如你,但我挣钱比你多。
——你是我上司,但你婚姻没有我幸福。
等等。
当然,这不是叫你从此做个无知无畏、出言不逊的二货,而只是基于心理调适的一种自我安慰。这是可取,且有效的。
总之,有自卑情绪很正常,只要它不会过分影响你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毋需大惊小怪。
先学着接纳,再学着转化(转化不是跟别人比,是跟自己比。不是超越别人,是超越自己,否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了),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谨记:只要有觉察,自卑就不会是阻止你的负能量,反而能助推你,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是悟恩,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