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若被自卑感所笼罩和统治,他的精神活动就会遭到严重的束缚,从而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受到严重的压抑,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一个人颓废、落伍、心灵扭曲,甚至产生错误的人生态度。
有自卑心理的孩子会比较敏感,因自己一件事做不成就怀疑自己,自尊心、自信心很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学习上,成绩和智力比不过同学时就常常无法坦然接受现实,无法去踏实学习,而是显得急躁、压力重重。在体貌上,自觉不够理想也常常令其滋生烦恼,有时身体的急速成长常常使他们不知所措,如觉得自己太胖、太高、太矮,眼睛太小等等。所以说,自卑感更确切的说其实是一种信心不足的表现。
所以,父母如果想让孩子抬起自卑的头,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多给与褒扬性的评价。
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如果做错事,自己就很内疚。如果父母再对他冷嘲热讽,甚至拳脚相加,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会“破罐破摔”,越来越差。这时,父母应该关心体谅孩子,对他说人人都会犯错,只要知错就改,下次不犯就行了。这样,孩子会排解消极情绪,越来越自信。
另外,父母的贬抑性评价,是使孩子产生自卑感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刺激因素。所以,父母要注意不要轻率地评价孩子,尤其不要随意贬低他们的能力或品质,以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要多给以褒扬性的评价,即表扬和鼓励。
二、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自卑是失败的俘虏,不战自败。所以,要经常让孩子保持一种信念:“我也能!” “我行!” “不信,做给你看!” 恰到好处的自我暗示,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种自信,消除自卑的莠草。为了增强自信心,可以有意识的、实事求是的把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列成一张表,以便试试提醒孩子。
微笑是最好的暗示,在微笑中孩子能吸取失败的经验,轻轻松松地迎接下一次的挑战。你可以微笑着告诉孩子:“一次失败不能证明全部失败,只有放弃尝试才必定失败。”
三、改变孩子的消极用语。
留意一下孩子是不是经常使用一些消极性的自我描述用语,如“我不行” “我天生如此” “我没希望” “我会失败”等。如果他们总是把这些消极用语挂在嘴边,那就只能使他们更加自卑。父母要帮助孩子把这些用语改成“我以前曾经是这样” “我能行” “我一定要做出改变” “这次会成功的”等等,并且要经常让孩子对自己说,或让孩子把这些话写下来,贴在自己房间的床头或书桌上。
四、引导孩子学会“扬长避短”。
对那些让孩子自卑的而经过努力后仍难以有大的长进的方面,就让孩子放弃它。有意识地积极寻觅并发展自己的优势,用精力与时间去培植它,让这方面的成绩辉煌起来。而与人交谈和交往的活动中,要让孩子尽可能选择自己擅长的话题与活动项目。这样不仅有话可说,锻炼口才,而且能从中体验到“我能胜任”的愉悦感。这样也会让孩子因此而自信起来。
五、拓展孩子的交往圈。
自卑的孩子多数孤僻不合群,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心理学家认为,当人独处时,心理活动就会转入内部,朝向自我。自卑者长期独处,心理活动的范围、内容会变窄变小,只能翻来覆去在某几个问题上转,加上个人认识的局限,就会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从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中不能自拔。而在与人积极交往的过程中,自己的注意力会被他人所吸引,心理活动就不会局限于个人的小圈子里,性格就会变得开朗。
通过与人交往,孩子就能正确认识他人的优缺点,并通过比较,正确的认识自己,调整自我评价,学习他人的长处,减少自卑感。
总之,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弱,对自己的评价还不客观全面,在困难面前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给孩子以指导,让孩子在自卑中抬起头昂首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