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心理资讯 | 有料 前沿 权威
壹心理精选 每周一 独家呈现
-
来,你认真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
你是个诚实的人吗?[认真脸]
“嗯!是啊!” 你毫不犹豫地回答。于是我继续问道:
那你平均每天说几次谎呢?[严肃脸]
“呃…… 什么平均每天?我每个星期每个月每年…… 不对,我这辈子都没说过几次谎!”
对这样的回答,小编只能表示:呵呵~
人们的平均扯谎频率有多高?人们撒谎的原因是什么?喜欢撒谎的都是些怎样的人?发现ta说谎之后,我该假装不知情还是拆穿对方?
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些关于谎言的问题。
01
人们究竟有多爱说谎?
说谎的频率和3大原因
Lie-Telling Frequency & 3 Reasons Why
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看明白了不?这张图就是在告诉大家:人们究竟有多!爱!扯!谎!!
这组“说谎频率”数据按年龄层进行了分类,人们从小到大“扯谎倾向”是如何增减的,在这张图上能很清楚地看到。
当然,数据本身虽然很有魅力,但我们不能看着数据就轻而易举地下结论:“13-17岁的青少年最爱扯谎”,或是不负责任地说:“青少年是最不诚实的一群人!”
“诚实”的标尺是主观的,而是否“说谎”则有客观的事实辨别。
对同样的一个客观谎言,不同的人对说话者是否诚实、或者是否是个好人,会出现不同的判断。
既然说谎这种行为和说谎者的个人品格有关,我们就必须问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人们为什么撒谎?谎言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从这张图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说谎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3大类:
① 自我提升(to promote yourself)
说白了就是“利己主义的谎言”。为了金钱利益、为了工作和晋升机会,为了提升或是维护个人形象…… 总之就是通过说谎的方式为自己谋求好处。
② 自我保护(to protect yourself)
这一类人说谎也是为了自己好,但不为获得更多好处,而是因为害怕遭罪、逃避责任,所以这种“自我保护”不能和“正当防卫”混为一谈。
通过谎言来保护自己的人,很可能只是在逃避责任、惩罚等自己不愿承担的后果,或是避免面对“难搞”的人。
③ 影响他人(to impact others)
这个百分比相对较小的分类,争议却是最大的。
因为“影响”是个中性词,而不同人通过不同的谎言达到的目的,给受骗者的带来的影响是可以有正反两面的。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影响他人”这个大分类下,有个小类目叫做“利他主义:帮助他人(altruistic: help others)”,占所有说谎原因的5%。
这些人怀着帮助他人的一颗好心,说着“善意”的谎言。
为什么小编要给“善意”打双引号呢?因为好心也会办坏事啊!
英文中有句响当当的俗语:
“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通往地狱的路是由好心堆砌而成的)。”
撇去“善意”的谎言不说,还有人故意扯谎伤害别人,好在这样的人不多(如上图所示,只有4%,或者说…… 居然有4%的人会这么做!)
除了人们说谎的频率和原因之外,心理学家还关注说谎者的性格特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人格心理学家在这方面都有什么发现。
02
喜欢说谎的人都有什么性格特征?
容易被骗的人又有什么共同点?
Who's More Likely to Lie & be Lied To?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教授Dr. Bella DePaulo对“说谎”这件事已有数十年的研究。
Bella教授不仅研究说谎者的性格,她还关注那些被骗的人:
“说谎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又是怎样的人容易成为说谎者行骗的对象?”
后者是整个心理研究领域都很少见的课题,感谢Bella教授,今天我们能对谎言双方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先来看看说谎者的性格特征:
① 喜欢并善于操控他人(manipulative)
想要控制别人的语言、行为和情绪,谎言和欺瞒是必备武器。
② 完全不在乎他人感受、或是特别在乎他人这两个极端(extremely caring or not at all)
前者说话天马行空、对骗人毫不在意;后者为了迎合他人感受情愿牺牲自己所知所感的真实。
③ 性格外向者(extroverts)
性格外向者特别enjoy各种社交场合,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出于对自身形象的顾虑,有时也必须通过控制他人来维护自己的位置和尊严。相比不善于也不喜欢社交的内向者,外向者撒谎的机会、需要和技能都更上层楼。
④ 缺乏责任心(irresponsible):这个很直白,就不用我多解释了吧~
(重要提示:我们这里只是在说,说谎的人会一般有怎样的性格,这话千万不能反过来说成“有这样性格的人就一定是会说谎的人”、或者“这样的性格会导致说谎行为”。)
再来看看那些容易成为说谎对象的人都有什么共同点:
① 对身边的人要求严格、期待值很高的人(high expectations for people around you)
如果别人达不到你的要求、又不想让你失望或是给自己造成麻烦,有时候真的只能撒谎啦。
② 道德标准很高的人(high moral standards)
你对所有的道德准则都彻底执行,也这么要求身边的人。别人做不到这么彻底但心里也清楚你是绝对“正确”的。这种分歧没必要搞到大家撕破脸,撒点谎说不定能更好地规避矛盾和不愉快。
③ 魅力四射的人(attractiveness)
你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都完美无缺,你身边的人要如何自处?撒点谎抬高一些自己的身价(比如我获得过这种奖项,高考成绩托福雅思SAT/GRE分数很高,住在市中心全新高挑公寓房……),和你同处一样的社交场合才能维持一种“平等”的舒服感。
④ 社会地位高的人(high social status)
这个和上一点异曲同工,和你相处的人会想尽办让自己的社会地位向你看齐,而这些“办法”中当然也包括撒谎。
⑤ 处境艰难、状态不好的人(in a bad place)
这样的人比较容易招致“善意的谎言”,因为别人实在不想说实话让你难过。
“这下明白啦,身边好多人每天都说着不少谎话、他们说谎的原因我也明白了,这下要捉住说谎的人轻而易举了吧?”
对此小编只能继续表示:呵呵。
03
美国中情局和心理学家的秘籍
8招,识别身边的撒谎者!
8 Lie Detection Strategies
from CIA Officers and Psychologists
美国德克萨斯基督大学(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的查尔斯教授(Dr. Charles Bond)和上面大家刚刚认识的加州大学Bella教授联手为大家呈现了一个大数据:
他们找来了不同国家不同心理学家在不同人身上做的253个关于“谎言识别”的心理研究,把所有的数据都统一起来做了分析,结果发现……
人们只有53%的概率能准确识别自己听到的话是真是假。
这和扔硬币正反面五五开的概率有神马差别?!难道要看一个人在不在撒谎就只能靠运气了吗?
未必。
美国中情局CIA前官员菲利普、麦克和苏珊(Philip Houston, Michael Floyd and Susan Carnicero)这就教你几招。
今后在和别人面对面交流的时候,若是发现对方在面部表情、动作神态、语言用词等方面出现了以下多个特征,你就要长个心眼了(特别是当你已经预计此人可能会撒谎的时候):
明明是很简单、回答很清楚明了的问题,对方确迟疑不定、给不出答案
语言和动作的不协调(比如嘴上明明说着“是是是对对对”,但却在摇头摆手)
刻意地遮掩自己的嘴巴和眼睛(这简直就是在遮掩谎言本身嘛)
在回答问题、作出回应前频频清嗓子
反复摆弄装束、整理衣物(比如袖口明明很干净还多次翻折、桌上的茶杯明明摆放很整齐却还多次整理、领带也是拉来拉去但明明都没什么必要)
“谎言识别技能get!不过…… 要是我没在和对方面对面说话,只是发微信、email之类的呢?”
别急!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Dr. James Pennebaker就率领团队开发了一款“语言查询和字数统计”系统(Linguistic Inquiry and Word Count,简称LIWC系统)。
LIWC系统经过多次人工智能学习和谎言侦测训练,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文字里藏着的“谎言”。
Pennebaker教授总结出了文字谎言的3个特征,这3个特征还发表在美国心理协会官网上(APA,国际心理界最权威的组织,没有之一)。大家赶紧学起来:
第一人称的明显减少(fewer first-person pronouns)
说谎者都很少愿意用“我”、“我的”这类人称代词,因为内心实在是不想和自己扯的谎发生太多直接的联系。
更多的负面情绪词(more negative emotion words)
谎言大多伴随着“憎恨”、“不值得”、“悲伤”这类令人不舒服的词语。
Pennebaker教授解释说:“这是因为说谎这种行为本身也多多少少让说谎者本身感到不适和负罪感,这些负面情绪也难免在他们的文字中体现出来,而且可能他们自己也没意识到这一点。”
更少的排除类逻辑连接词,例如“除去”、“……以外”、“但是”、“也没有、也不是”(fewer exclusionary words, such as except, but or nor)
这些词的逻辑感很强,而要正确使用这些词就必须分清楚自己写的事情中,哪些是自己真正做了的、哪些是假的。
可是撒谎的人一边要想着这个慌怎么撒才好,一边就没脑力来顾及这些词的正确使用和背后的逻辑是否能说得通了,但要是用错了的话,看自己写下的文字的人又会觉得别扭,那…… 索性就不用这些词好了。
OK,现在我们明白了大多数人说谎的频率和原因、也get到了几项帮助我们谎言的侦测技能,BUT……
如果我真的发现自己身边的人和我撒谎了,我该怎么办?我该假装不知道吗?假装拆穿吗?拆穿之后…… 又要怎么收场?
04
和说谎的ta、被骗的自己
更好地相处
Coping with the Liar & the Lies
发现自己被骗,也许是一件让你很伤心的事情。
有谁甘愿成为被骗的对象呢?
特别是,说谎的人是和你很亲密、你也很信任的一个人。
又或者是,当你意识到自己被骗之时,你发现自己已经在谎言中生活很久了……
一瞬间,你对“信任”二字都不再信任了。
这种被骗的感觉让你厌恶,但长时间以来这种谎言已经成为了生命的一部分,你难以剔除,更害怕伤害。
那些不重要的说谎者,我们可以直接say bye bye;那些无关痛痒的谎言,我们也可以一笑了之。
可若是说谎者和我们有断不开的关系、或是我们不想断的关系,比如一个多年的挚友、原本想要相濡以沫的爱人,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下面4个问题,你可以在发现被骗之后,认认真真地问问自己:
TA骗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有些谎言背后的问题、甚至是痛楚,已经长年累月堆积在我们之间,而我从未发觉?
TA选择说谎是不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我、或是保护他人?如果我要拆穿谎言,原来在谎言中被保护的对象是否会受到伤害?
TA是否有说真话的可能,或者说我有没有为TA说真话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TA的谎言是否触及我的原则和底线?会怎样影响未来我和TA的信任关系?我们还能继续相处下去吗?
是的,这些问题很难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答案。
信任是一种极为微妙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对它有不同的标尺,但有同样的期待。
双方标尺的校准,是营造健康长久关系的前提,但也正是在校准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许多摩擦和不愉快。而这些摩擦和不愉快,就是谎言和欺瞒的温床。
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是意识到摩擦、进一步校准、也让彼此的信任更加坚固的契机。
对这些问题的探索,能帮助你进一步发觉自己的内心,也帮助你在和ta的关系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毕竟,人这辈子注定要面对的那个最真实的人,是我们自己。
最后,诚邀屏幕前的你参加话题讨论
“善意的谎言”,究竟该不该说?
生活中似乎存在这么一种“善意的谎言”,让我们在说谎和坦诚之间难以抉择。
那就是:为了不让别人受伤,似乎撒谎是唯一的办法。
这里有几个典型的例子,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甚至是亲身经历过:
家里的老人被诊断出不治之症,怕老人伤心,全家人统一口径在老人面前隐瞒病情:“没事的,医生说不是什么大病,住院一阵子就能回家了。”
孩子高考前老人就已经重病去世,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考试和孩子说:“你安心复习迎考,家里一切都好”。
离家在外地工作的孩子,身体和经济状况都出现问题了还报喜不报忧:“爸妈你们放心,我身体很好,钱也够花!”
这样的谎言,需要多大的决心才能说得出口,需要多大的努力才能一次次圆谎,需要多少的坚持才能扛得住真实的分量?!
然而谎言中的“善意”,真能承载爱的关怀吗?上面那3个故事,会不会迎来这样的结局:
“你们干吗瞒着我!早知道我没多少日子了,宁可早点死也想好好享受每一天,而不是在病房里度过余生!”
“你为什么没早点告诉我!我宁愿高考失利也想和爷爷做最后的道别啊!”
“你干嘛不说实话!爸妈是最爱你的人,你生活都这么艰难了还在我们面前装什么体面!”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善意的谎言”,究竟该不该说?
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小编邀请你在下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什么情况下、怎样的善意谎言是应该说的?又在哪些情况下,无论有多难启齿,我们也必须咬牙说出实情?
非常期待看到大家的留言,让我们一起思考人生、分享智慧。感谢大家的参与
—— —— ——
References / 参考资料:
[1] National Geographic (2017). Original Sources Based On: RYAN MORRIS, NGM STAFF; SHELLEY SPERRY SOURCES: TIMOTHY R. LEVINE AND OTHERS,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16; EVELYNE DEBEY AND OTHERS, ACTA PSYCHOLOGICA, 2015; KIM SEROTA, OAKLAND UNIVERSITY
[2] Dr. Bella DePaulo on Psychology Today (2017): Why Do People Lie to You?
[3] Dr. Bella DePaulo on Psychology Today (2011): Who Lies?
[4] Wanda Thibodeaux on Inc.com (2017): Tired of People Lying to You? Here's Why They're Doing It (and How to Stop Them)
[5] Rachel Adelson 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4): Detecting Dece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