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人际关系,不会恋爱,不会学习……是什么让大学生失去方向?

作者:吉报调查 2017-12-14阅读:3601次

近年来,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能力、恋爱观以及自我定位等疑惑成为各大学心理咨询室里常见的问题。与此同时,“象牙塔”内伤人和自伤事件也屡见报端,成为舆论焦点,越来越多的学生问题应该引起家长、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反省和反思。

调查显示,大学校园里的学生问题,以及一些毕业生走上社会之后所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大都与家庭教育环节出现的问题有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优劣不仅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甚至会改变他的人生。“问题学生”没有输在“起跑线”,而是输在了“第一课堂”。

不会人际关系,不会恋爱,不会学习……是什么让大学生失去方向?

一位家长的苦恼

近日,一位刘姓家长给儿子写了一封信,痛斥这位大二学生的不孝。但他没有直面儿子的勇气,而是找到了本报编辑部,希望通过本报呼吁大学老师以及社会各界,“都来管管这些不懂事的年轻人”。

这是一位来自农村的父亲,夫妻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于供养出一个大学生。本以为可以松口气了,没想到“大学生的开销更大,让人喘不过气过”。一年后,他的家仍然家徒四壁。

“原本我们计划交上学费,一个月再给他800元生活费。可上半学期还没完,他就开始要钱了,而且越要越凶,现在打电话,爸妈都不叫了,直接要钱。还有很多难听的话,就是威胁的意思。”

刘爸爸说,最初要钱都有理由,如参加社团活动、回请同学吃饭,“后来的理由就五花八门了,再后来就不讲理由了”,现在一个月2000元不够用。

“从他的微信聊天记录,还有他给同学打电话中,我们发现他也在买名牌衣服、鞋,一件都上千元。”这位朴实的农民语速缓慢却十分激动。“今年我们家开始借钱,他妈风湿病越来越重,干不了重活。这些事好像与他都没关系,他妈的病他都没问过。”

刘家的问题不是个案,应该引起社会重视,吉林省中小学家庭教育促进会秘书长李咏则从家庭教育角度敲响了警钟。

“狼和狮子等动物都知道爱护自己的孩子。但是,动物首先教会自己孩子生存本领。如狮子会在幼崽大些时将其推到山下独自打食,狼也会在幼崽能跑动时带它去打猎,教它们不依赖父母、独立生存的本领。而现在的家庭缺少这样的参与教育,包括很多困难家庭的父母,宁可自己苦,也不要苦了孩子。”李咏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错误引导,让很多家长迷失了家庭教育方向。

“从这一个案分析,父母的溺爱没有让孩子了解父母劳作的艰辛,生活的不易,没有让孩子从小有一份担当,有一份责任。

此外也缺少孝道教育、艰苦朴素教育,缺少正确的人生指导,使孩子偏离了为人子之道。

不会人际关系,不会恋爱,不会学习……是什么让大学生失去方向?

抓不住的爱情

在长春某大学,李丹(化名)不到4年时间已经换了5任男友,几乎没有空窗期。马上要毕业了,李丹觉得自己和现任的感情也将告一段落。“我也很苦恼。”李丹说,对每一段感情,她都很认真,全情投入,毫无保留,可最后总是没有好结果,“可能我根本没有恋爱的能力。”李丹低着头,情绪里满是垂头丧气。

李丹生长在一个单亲的家庭里,自己四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她便和母亲一起生活。“我觉得妈妈的日子过得挺苦,我害怕像她那样生活。”进入大学后,离开了家庭,李丹没有了安全感,他希望能从恋爱中得到呵护。“我渴望一段完美的婚姻,但是总怕失去对方。”李丹说,在每一段关系中,她自己的角色都比较粘人,“总希望时时刻刻都和对方待在一起。”结果,不是自己受不了对方的疏远,就是对方嫌弃自己太粘人,最后都没有修成正果。

也是家庭教育的偏差,使李丹丧失了安全感,扭曲了恋爱观。她坦言,她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可是却不知道如何纠正,“我不是不想改正,而是没这个能力。”李丹紧皱着眉头说。

“中国正经历婚姻动荡的冲击,严重破坏了家庭关系,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正确婚恋观的形成。”李咏告诉记者,今年10月末,在对省内一所高中的调研中,一位班主任反映,该校高三年级的学生,每班单亲的家庭已经达到20多个,占学生总数的35%。“家庭的解体对孩子伤害巨大,其中包括家庭教育的缺失。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在犯罪的青少年中,相当大的比例是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李咏说。

不会人际关系,不会恋爱,不会学习……是什么让大学生失去方向?

困难的人际交往

和同学友好相处一直是赵静(化名)渴望却又望而却步的事。高中毕业后,赵静先是顺利考入南京理工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但是,憧憬已久的大学生活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同寝室的六位同学,她平时只和一个同学能说上几句话,再加上学业的压力,赵静觉得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来气。

无奈之下,她选择转学,目标学校是吉林师范大学,“熟悉的地方,喜欢的专业,我觉得我的生活可以重头开始。”刚转校时,赵静内心充满欣喜和希望,但现实让她再一次低下了头。在吉林师范大学就读期间,她和校友的沟通依然不畅,大学四年的时间,她和班里1/3的同学没有进行过一次交流。

看着别的同学都是三五成群,嬉笑打闹,自己却总是形单影只,赵静很是羡慕。为了让自己“好”起来,她私下偷偷地去看过心理医生,也悄悄地进行过药物治疗,可效果却并不明显。“怎么和别人相处,对我来说真的是个难题。”赵静告诉记者,她和父母之间也很少沟通,“现在,我基本上一个多月才和父母打一次电话,如果没啥事儿,可能间隔的时间更长。”赵静说:“不是不想打,不知道该说什么。打了电话,说不几句话,还总是吵起来。

“大学阶段是很多潜在问题的集中爆发期,这些问题很多都与家庭教育的失误有关。”包亚龙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心理系,曾在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做助理。从他接触过的众多咨询案例来看,“很多问题追踪到最后,根源就是两代人沟通上的问题,双方沟通不了,有些家长还简单粗暴,等孩子成长,问题就越来越难沟通,更容易激化,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包亚龙告诉记者,“先帮助学生和家长双方解决沟通问题和彼此的家庭关系矛盾,然后再慢慢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是吉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常采用的心理援助手段。

长春大学心理咨询师赵旭表示,大学生到了自我认识,走向成熟的阶段,自然会进入这种探索期,也必然会充满矛盾。但是,“父母的教导方式,最后决定了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和他处理问题的方式。”“没有学会和父母沟通的孩子,同样很难和朋友建立好的沟通关系。”

不会人际关系,不会恋爱,不会学习……是什么让大学生失去方向?

逐渐消退的学习能力

因为多门学科挂科,孙冬(化名)再次收到了学校的劝退警告。电话里,父亲怒吼着骂他不争气,母亲哭得撕心裂肺,还以死相逼。这一切,孙冬听在耳朵里,却有些麻木了。因为去年,当他第一次收到学校的劝退警告时,父母也是这样的反应。

孙冬从小生活在一个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中,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政府官员。从孙冬记事儿起,自己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我的生活从来不用自己想怎么过,基本都是他们安排好的。”初中以前,上哪所学校,报什么课外班,都是孙冬的父亲来决定,他们很少征求孙冬的意见,也不会关心孙冬究竟喜欢什么。孙冬也曾反抗过,他也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接触更多好玩的事儿,可在母亲的眼泪、父亲的暴怒中,他不得不选择妥协。

后来,孙冬被吉林大学录取。原本以为脱离了父母的桎梏,自己有了选择的自由。可让孙冬没想到的是,他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原来学什么,怎么学,都是听爸妈和老师的,突然间没人管了,真的挺迷茫的。”从大一开始,在现实中无力的孙冬迷恋上了虚拟世界的网络游戏,“只有在游戏里,我会觉得自己很牛。

目前,通过向学校争取,孙冬保留学籍,依然在学校学习。他很努力,但对未来的生活,依然茫然。

“家长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但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李咏说,很多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淡漠,过分溺爱、保护, 把孩子培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甚至扼杀孩子独立人格的树立,家长一切代办,不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最终使孩子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包亚龙曾面向家长做了一次500人左右的小范围调查,调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60%以上的父母对孩子的干涉都超出了正常范围,这些大多数都集中在小学阶段,过了初中、青春期的时候就逐渐变少了,可能是为了避免家庭矛盾的激化。”包亚龙认为,这些家长的做法恰恰与孩子成长的需求相反,很容易形成矛盾,“而这个阶段的矛盾经常会潜藏下来,不在这个阶段爆发,而是在大学阶段爆发。”

不会人际关系,不会恋爱,不会学习……是什么让大学生失去方向?

最熟悉的陌生人

李咏所在的中小学家庭教育促进会,经常有家长来访,反映出的心理问题多与家庭教育有关。

陈真(化名)是某大学的一名教师,由于夫妻二人工作太忙,孩子经常托付给邻居照顾。他的邻居也很得力,对孩子关怀备至,一点苦不让吃,一点活儿不让干。可就是这个被邻居宠着的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出现了厌学的情况。后来,孩子从吉林大学工学院毕业,却不会找工作,陈真托人情给儿子找了个工作,但是他自己不敢去报到,最后上了三个月的班,还是辞职回家了。

“这孩子压根不会跟人交流,更不懂得和别人合作。”李咏回忆,陈真第一次找她寻求帮助时,整个人几乎是崩溃的,“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儿子会这个样子,还在埋怨甚至怨恨孩子,为什么这么不争气?”李咏摇着头说。

“孩子的成长,不是给够物质需求,他就得优秀。”李咏说:“很多家庭正是在孩子想要试着成长的时候,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权利,最后却要求孩子能一夜长大。”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为了前程和事业拼搏,几乎没心思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些人甚至将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保姆抚养。“等他们到忙了五年、八年,想到自己孩子时,孩子已经陋习满身,难以调教。更有甚者,孩子从小与父母没有亲情链接,有的上小学、中学回到父母身边,孩子和父母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李咏说。

不会人际关系,不会恋爱,不会学习……是什么让大学生失去方向?

找不回的自我价值

张岩(化名)是吉林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但是儿子的事儿却让他备受挫折和打击。前些年,为了培养儿子,他不惜重金,将其送到加拿大学习,还为他雇了两位保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和生活。可是儿子却在国外待不下去,回国后,他又为儿子找了一所大学就读,本想着这下儿子就不折腾了,没想到不久儿子却自杀了。

然而,直到最后,作为父亲的张岩始终不明白,和别的孩子比,儿子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总是爱折腾,最后还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其实都希望自身价值得到最大实现,这个孩子就是没有自我存在感,找不到自我价值,慢慢积累起来,便形成了心理方面的障碍。”李咏告诉记者,她曾经援助过很多类似的案例,“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意识淡薄,也没有主动学习的诉求,基本上都是孩子出了问题之后,才会寻找专业人士进行咨询。”

李咏表示,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势必会导致诸多家庭教育问题: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重智轻德;亲子关系中的无可奈何;了解与沟通的不知所措;赏识与惩罚的随意性;缺少尊重,忽视孩子存在;还有简单粗暴、是非不清、思想偏激、推卸责任等倾向。“很多心理问题最初都是由家庭教育的失当导致的,一些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便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最终酿成难以补救的恶果。”李咏说。

不会人际关系,不会恋爱,不会学习……是什么让大学生失去方向?

缺失的“支持系统”

2017年新生入学后,长春大学按照每年的惯例,给所有大一新生做一次心理测试,以全面掌握新新生的心理状态。赵旭告诉记者,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在很多大学都已是必修课。

为了更加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去年开始,长春大学使用的便是从北京引进的一套心理测试新系统。据赵旭介绍,新的测评系统主要考察新生近期的心理状况和长远来看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概率,并据此把被测对象分为正常、关注、追踪、高危、警戒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相应的办法。

“这套系统准确率很高。”赵旭告诉记者,在这套心理健康的测评体系中,学生的家庭背景被列为考察的一部分。去年的测试结果显示,关注级别的比例达到10.54%,追踪2.24%,高危1.35%,警戒0.23%。赵旭向记者解释,“达到高危程度的孩子,很多是有过自杀经历、自杀尝试的。”

“这些测评数据也说明,很多学子在高中、初中阶段已经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并没有过多地引起社会关注。”

赵旭表示,大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环境,肯定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有的学生会很快适应,快速地消解掉,有的学生则无法自行消解,这说明他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好,也就是说,他可能和父母没有一个相对良好的依赖关系。”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学校,老师,凡是遇到困难,能给他一个力量,让他感觉宽慰,能有一个发泄途径的都算支持系统。走进咨询室的孩子,这部分是很弱的,或者是没有的。”赵旭说。

来自家庭的支持系统,无疑优于心理咨询室,将爱转化为力量则是更有效的成长动力。

有专业机构不仅将家庭教育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同时提出了更有效的操作理念:培养孩子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同情心及良好习惯。

家庭教育,是一门必修课。

不会人际关系,不会恋爱,不会学习……是什么让大学生失去方向?

报道: 李娜 王文辉

编辑: 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