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校园霸凌事件是一个明显的非黑即白的具体案例。那么“被孤立”,其实就是一个不明显的灰色事件。其实这种冷暴力对孩子的心理也有着相当大的危害。因为隐蔽,往往不能引起我们的关注,甚至连很多家长自己有时都会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心理学家认为:被孤立,能够打碎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像一把隐形的刀子刺痛着孩子的心。
上次朋友跟我说她准备让她孩子转学。原来,在孩子的学校里,有两个官二代经常会欺负他。老师非但没有很好的管教,反而处处包庇。我朋友觉得老师的处理方式不好。有一次忍不住跟她发生了正面冲突。
从那以后老师上课不提问他,所有的活动也不让他参加。位置也从中间调到后面。同学们看到老师对他这种态度也逐渐地远离他。他的孩子在学校里面明显被孤立了。
孩子变得很不爱上学。她说:讨厌同学,讨厌老师。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朋友看到这种情况,只能选择转学了。
记得我读书的时候也有这么一个同学,她学习成绩很差,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座位。同学们都不跟她玩,男同学甚至还会给她取侮辱性的外号。每天下课后,就看她自己一个人坐在角落。怯生生地看着大家玩。我几乎都没有看她笑。
后面回过头来想想,她当时一定是自卑到了极点。恐怕这种自卑感会伴随他的一生。
7-12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建立群体意识。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孩子那尚还稚嫩的心灵里。被孤立注定会成为一个孩子内心永远的伤疤。
群体孤立是一种欺凌,其伤害都有哪些?1.长期的自卑心理
儿童时期的被孤立,会让孩子觉得是自己的错。自己不被喜欢
潜意识的对自我不认同导致无力摆脱的自卑感,自我厌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抑郁,自残失眠,厌学,厌世等等
2.成年之后的讨好式人际关系
我以前有一个同事性格非常好,发现她对所有的人都是小心翼翼的。从来不会拒绝别人。
更她深入相处后,有次她说自己活得特别累,只要别人一点点的不满就会担心自己又做错了。不敢拒绝别人,生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每当社交方面受挫的时候,学生时代那段被嘲弄的经历就会一一浮现,犹如万箭穿心般的感觉。
3.人生观被扭曲,一生的噩梦。
2004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云南大学应届毕业生,马加爵在宿舍内连杀4名室友,手段残忍。就是因为他在之前上学期间长期受到同学排挤,被孤立,得不到爱和关注。事后记录说:有同学曾经在他床上撒尿,还有一个女同学说:马加爵因为冬天买不起鞋子穿着拖鞋去上课,所有的同学都嘲笑他。
如果当时有人给他送上一双鞋。也许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
容易被孤立的孩子都有哪些特点?1.抑制型儿童
这种生物型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抑制型的儿童天生在面对陌生人时会胆怯,恐惧,紧张,退缩。表现出来好像不合群,不友好。就会更容易被其他孩子排斥,被欺负。
2.与众不同的孩子
有时候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个孩子的特殊体味,长得太胖,不讲卫生,甚至穿的衣服过于另类。都有可能成为被孤立的对象。我们说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这种单纯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心理认知上,也体现在他们的处世方式上。
她们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而且,极容易出现从众心理。
孩子的世界有时候也很可怕的。
3.学习成绩优秀又自私的孩子
孩子之间的嫉妒心和攀比心理,有时候是很强烈的。一旦遇到各方面成绩很突出,恰巧又被老师亲睐有加的孩子。
而且这个孩子又比较自私,比较骄傲的话。其余的孩子就会不愿跟他相处,自动地结成联盟,孤立这个孩子。
4.被老师“另眼相看”的孩子
如在本文开头讲的案例。老师在学生眼里一般是权威的。如果这个老师不喜欢一个孩子,其它同学就会认为一定是这个孩子不好,加上从众心理。极容易出现集体孤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