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夸孩子吗?读书会|第一辑《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2期

作者:赢在起点早教学园 2017-12-15阅读:2505次

你真的会夸孩子吗?读书会|第一辑《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2期

这是早教学园为你准备的第2期经典共读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作者海姆·吉诺特(Haim G.Ginott)博士是一位卓著颇丰的临床心理学家、儿童治疗专家以及家长教育专家。正如海姆·吉诺特在一次演讲中所说:我是一名儿童心理治疗医师,我做了什么产生效果了呢?我用一种关心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利用每一次机会帮助他们培养信心。

该书帮助父母学习了解:

如何以更关心、更有效的方式对待孩子?

如何了解自己的感受并更多理解孩子的感受?

如何管束孩子而又不让孩子遭到贬低?

如何不加评判地赞扬孩子?

如何发怒而又不伤害孩子?

……

本期共读第二章精华内容,还等什么,开始吧!

语言的力量:鼓励和指导

夸奖就好吗?大多数人都相信夸奖可以建立孩子自信的,让他们建立安全感。

但实际上,夸奖可能导致紧张和行为失当。为什么会这样?

当父母跟孩子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时,他可能无法接受,因为他对自己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许多孩子经常会有针对家庭成员破坏性的愿望。

那么,应该怎样称赞才被认为是合适的呢?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

第一个

八岁的朱莉很努力地院子打扫干净了,她用耙子把树叶耙拢,把垃圾走,并且把工具重新摆放好。妈妈很感动,对她的努力和成绩表示了感激和欣赏:

妈妈:“院子原来太脏了,我不相信一天就可以把它收拾干净。”

女儿:“我做到了!”

妈妈:“院子里原先都是树叶和垃圾,还有其他东西。”

女儿:“我把它们都打扫干净了。”

妈妈:“一定费了你很大劲!”

女儿:“是的,我确实费了很大劲。”

妈妈:“现在院子好干净啊,看着都开心。”

女儿:“它现在很漂亮。”

妈妈:“你愉快的笑容告诉我你很自豪,谢谢你,亲爱的。”

女儿:“不客气。”

朱莉灿烂地笑着。朱莉妈妈的话让朱莉为自己的劳动感到高兴,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

晚上,她迫不及待地等父亲回来,就是为了向他显示一下干净的院子,好在心里再次重温一下对出色工作的骄傲。

与此相反,下面对孩子品格的赞美之辞是无益的:

“你真是个好女儿。”

“你真是妈妈的好帮手。”

“没有你,妈妈该怎么办呢?”

如果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进行夸奖,那么他们可能对于艰难的任务会更加坚持不懈。

赞美的话语应该让孩子看到他的成绩的真实情况,而不是他品格的扭曲变形。

对品格的直接赞美就像直射的阳光,让人很不舒服,很刺眼。

你真的会夸孩子吗?读书会|第一辑《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2期

称赞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说的话,以及孩子听了我们的话后在心里跟自己说的话。

我们的话应该明确表明我们很喜欢、很欣赏他们的努力、帮助、工作、体谅、创造或者成就。

我们的话应该让孩子能对自己的品格有一个现实的看法。

我们的话应该像一块有魔法的帆布,这块布虽然不能给孩子提供帮助,但是,能让他们给自己画一幅正面的画像。

第二个

八岁的肯尼帮他父亲修补地下室,期间他搬动了一件很重的 家具,这是爸爸和他的对话:

爸爸:“工作台很重,搬起来很吃力。”

儿子:“但是我搬动了。”

爸爸:“那需要很大力气。”

儿子:“我很强壮。”

肯尼骄傲地弯起胳膊显示出他的肌肉。父亲只是对工作的难 度做了评价,是肯尼自己对他的个人力量得出了结论。

如果他父亲说:“儿子,你很强壮。”肯尼可能会回答:“不,我并不强壮,班上比我有力气的男生有的是。”而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一场毫无结果(尽管未必痛苦)的争论。

事实上,夸奖越多,他的不端行为可能就越多,因为他想显示出他的“真我”。

孩子需要依赖自己内心的激励和评价。

你真的会夸孩子吗?读书会|第一辑《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2期

不喜欢被评定

当我们希望孩子好受点时,通常就会称赞他们。可是,为什么当我们对女儿说“你很漂亮”时她会否认呢?为什么当我们对儿子说“你非常聪明”时他很尴尬地走开呢?

我们的孩子太难取悦,甚至连赞美都不起作用了吗?当然不是。

最可能的原因是:我们的孩子跟大多数人一样,对于赞美他们品格、身体或精神的话不知如何反应:孩子不喜欢被评定。

第三个

一位父亲在耙树叶,他让六岁的女儿詹妮弗过来帮忙把树叶堆起来。

当他们干完之后,父亲指着树叶堆说:“一、二、三、四、五、六!半个小时堆了六堆!你怎么能做到这么快的?”

晚上,詹妮弗对父亲道了晚安之后,她请求道:“爸爸,你能再跟我说一遍我堆的树叶堆吗?”

称赞的时候要做明确、详尽的描述,这需要一点努力才能做到,但是孩子能从这些信息和赞赏中受益,远比那些对品格的评价要有效得多。

你真的会夸孩子吗?读书会|第一辑《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2期

称赞有时会使人气馁

称赞有时也会使人气馁,这取决于孩子听到称赞之后会怎么想的。

第四个

琳达十二岁,她的电视游戏达到了三级水平,她的父亲欢呼道:“你真棒!你有完美的协调性!你是个专家级的玩家。”

琳达失去了兴趣,走开了。父亲的称赞让她难以继续下去。

因为她对自己说:“爸爸认为我是一个出色的玩家,但是我不是专家,我达到第三级是靠运气,如果我再试一次,我甚至连二级都达不到,最好还是趁我领先时退出吧。”

如果她的父亲只是简单地说一句“达到一个新的级别一定感觉很棒”可能会好很多。

这种描述性的语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积极的结论是精神健康的基石。

孩子从我们的话中对自己作出结论,事后还会默默地对自己重申。

孩子在内心重复现实的、积极的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得他们对自己及周围的世界抱有积极的看法。

你真的会夸孩子吗?读书会|第一辑《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2期

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

批评和评定性的称赞是双刃剑,两者都是在给孩子下判断。

为了避免下判断,心理学家不会发表批评意见影响孩子,而是指导孩子。在批评孩子时,父母会攻击孩子的人品和性格。

指导孩子时,我们陈述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不会针对孩子本人发表任何观点。

第五个

八岁的玛丽喝果汁时,不小心打翻了她的杯子。

她的妈妈平静地说道:“我看到果汁打翻了,我们重拿一杯果汁来吧,还要拿一块海绵。”她站起来,把果汁和海绵递给女儿。玛丽抬起头来看着妈妈,既松了口气,又有点怀疑。

玛丽低声说:“哎呀,谢谢你,妈妈。”她把桌子抹干净,妈妈还在一边帮她。

妈妈并没有说什么严厉的、批评的话,也没有说一些无用的忠告,她说:“我当时想说“下次小心点”,但是当我看到她善意的沉默,看到她多么感激时,我就什么都没说了。”

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当时并不是教训肇事者人品的合适时机,应该先处理事情,而不是人。

你真的会夸孩子吗?读书会|第一辑《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2期

当出了问题时:要回应,而不是反应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激烈争吵有一个规律的、可预见的顺序:

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或者说错了什么话,父母对此作出无礼侮辱的反应。孩子则以更糟糕的言行来回答。父母再反击,高声恐吓,或者横暴地处罚。

第六个

一天早晨,早餐时间,七岁的纳撒尼尔在玩一个空杯子,他 的父亲在看报纸。这是父亲与孩子的一段对话:

爸爸:“你会打碎它的。你总是打碎东西。”

儿子:“不会的,我不会打碎它的。”

(就在这时,杯子掉到地上摔碎了。)

爸爸:“你就大声哭吧。你真是个笨蛋,屋里所有的东西都被你打碎了。”

儿子:“你也是笨蛋,你打碎了妈妈最好的盘子。”

爸爸:“你居然叫你父亲笨蛋?你太没礼貌了!”

儿子:“你也没有礼貌,是你先叫我笨蛋的。”

爸爸:“你不许再说话!马上站起来回你自己的房间去!”

儿子:“来啊!逼我啊!”

这种对其权威的直接挑战激怒了父亲,他一把抓住儿子,狠狠地打了一通。

这场战争是必然发生的吗?可以避免吗?或者可以,用一种更聪明的方法:看到儿子玩杯子,父亲可以拿走杯子,然后给他一个更适合玩的东西:比如一个球。

这种和气的话会让犯错的孩子惊讶,然后对自己闯的祸产生歉意和赎罪心理。

在没有呵斥,没有巴掌的情况下,他甚至可能会在心里思考,并自己得出结论:杯子不是用来玩的。

结 语

小意外,却有大价值。从一些小意外里,孩子可以学到很宝贵的教训。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学会分辨什么是仅仅让人不愉快、让人讨厌的事情,什么是悲剧和灾难。

对于一些小事,父母应该这样跟孩子指出来:“你又把手套弄丢了,很可惜,不过这不是什么大灾难,只是一个小意外。”一件衬衫扯破了,也无需像希腊悲剧里那样让孩子自己动手解决。相反,发生小意外时,是传授孩子价值观念的好时机。

未完待续

如果你喜欢,请与更多家长分享

读书会是由赢在起点早教学园出品,面向广大读者的一栏经典共读活动。这里不仅会有原汁原味的经典章节,还有精彩案例和专业解析,做智慧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上周获奖名单公布

每文儿 南乔 杨国强

请获奖者尽快与后台工作人员确认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