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痛苦的话,那就别努力了”
——《丈夫得了抑郁症》
前天,韩国艺人金钟铉疑似烧炭自杀,抢救无效后确认离世。
伴随着众人的不解与错愕,金钟铉自杀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
在自杀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没有安眠药无法入睡,在音乐上也想要做得更好,悲观的钟铉觉得自己也许无法达成周围人的期望。
在自杀前,他曾向姐姐发了告别短信:“我活得很累,让我走吧,这是最后的告别……”
更在早早就写好的遗书里提到:
我从内里开始出了问题
忧郁慢慢的侵蚀着我,最终把我一口吞下。
我赢不了它。
……
我只一个孤寂的人
金钟铉的绝望再次将“抑郁症”这三个字带回我们的视野,一夜之间,微博上关于抑郁的科普再次成了热门,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对抑郁症所带来的沉重痛苦或许永远无法体会。
因为无论你如何幻想,“抑郁症”都比你想象中的痛苦。
去年的乔任梁,“哥哥”张国荣,喜剧大师罗宾·威廉姆斯……,倒在抑郁症下的明星数不胜数。他们都对深爱着自己的人表示抱歉,但再也没有力量支撑自己走下去…
娱乐圈的“吸睛效应”让不少人认为“抑郁症”只会发生在名利场。但事实是,我国大约有5400万的抑郁症患者,很多人的生活都伴随着反复无常的焦虑和无法排解的压力。
而今天这部电影,正是一个抑郁症中的男人“九死一生”的故事。
《丈夫得了抑郁症》
本片由真实故事改编,它记录了一位妻子帮助丈夫一起“抵抗抑郁症”的经历。
丈夫高野干夫是一个对待生活和工作都极为细致的人,厨艺不错的他每天都会做一份精致的便当。出门前,他还会为自己准备好只属于当天的奶酪和领带。
与丈夫的严谨相反,妻子小晴是自由职业者,以画漫画为生。
在投稿了一段时间后,杂志社反应妻子的漫画不是很受欢迎,所以再连载一个月就要停掉了。
为了避免“失业”,小晴常常熬夜作画,一觉睡到天亮,神经大条的她并没有发现丈夫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丈夫所在的公司因为效益下降要大面积裁员,所以他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要承担被裁员工的任务。
作为一名售后服务人员,他每天都会接到更多的电话,就算奇葩客户故意找麻烦他也只能忍气吞声。
客户难缠,上司也很苛刻,工作中常常变着法子压榨他们,一副“伪君子”的模样。
工作中密不透风的压力让丈夫感到了压抑,他觉得自己很没用,甚至觉得自己“人生虚无”。
他习惯了责备自己,也习惯了偶尔一个人发呆。
时间久了之后,小晴开始发现丈夫有些不对劲,眼睛总是红红的,好像是一夜未眠的样子。以前从不会丢三落四的丈夫也开始会忘记带着手机。
偶然一次,她发现丈夫盯着家门口的垃圾箱伫立了好几分钟,他就这么呆呆的看着,什么也不做。
喂养自己的宠物蜥蜴时,还会对它的好胃口心生羡慕。
终于在某天早晨,丈夫抑郁的情绪彻底爆发,他突然拿着餐刀对妻子说,觉得自己不会做便当了,什么都不会做了,自己好想死。
妻子吓坏了,让他去看看医生,医生确诊丈夫得了抑郁症。
妻子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她决定停下手头的漫画,全心全意的照料丈夫。
她查阅各式各样的书籍后,发现丈夫的抑郁症状早就有迹可循,比如经常失眠,胃口不好,她那时还以为是自己做饭不好吃,还常对丈夫脾气:“不吃算了!”
丈夫的身体也总是无力酸痛,睡觉的呼声越来越严重,那时不以为然的妻子还很粗暴的叫丈夫出去睡。
再比如明明两人夫妻感情依旧,丈夫却不再热衷于“亲密”。
丈夫生活中的异常,她都记在心里,但为何当初就没有重视呢?
妻子感到更加愧疚,她劝丈夫离职。但对丈夫来说,对家庭的责任心让他不愿放弃工作。
最后,妻子只得用上了“杀手锏”,以离婚的方式威胁丈夫辞职。
虽然丈夫从压抑的工作环境中解脱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阴霾会立马消失,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在家休养的丈夫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抑郁情绪,最可怕的是——丈夫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使自己愉悦的能力,换句话说,丈夫好像不会再感到开心了,他失去了感知快乐的能力。
沉重的“负罪感”,让丈夫永远把“对不起”挂在嘴边。
就连看到自己养的蜥蜴,他也要说一声“对不起”。
丈夫从一开始的失眠,变成常常在被窝里“昏睡”。
到最后,看不到希望的丈夫还是做出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决定——自杀。
他在浴室中大哭崩溃,感到自己这样死去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
他用绳子勒住自己的脖颈,想就此终结自己的人生。
幸好妻子及时拦下,阻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但现实中,不是“抑郁症”患者都能像男主一样幸运,有无微不至的妻子重视他的病情,并对他进行温柔的照顾和帮助。
更多的时候,抑郁症患者周围的人只会像这位冷血的上司,认为:“你只是想得太多了,调节情绪就好了”。
“抑郁症”不等于“抑郁情绪”,如果只是一时的低落,它不足以称之为一种病症。
除了表层的失落与默然之外,是患者本身的“肌体”已经出现了病变。
下面这个短片,就将“抑郁症”来袭的过程描述的十分具体。
电影中,妻子在了解关于抑郁症的资料时,有这样一段话:
抑郁症的产生是由于神经细胞之间的传导物质血清素的减少,导致情报无法顺利传达而引起的。
最简单的表现是,任何让你愉悦的东西摆在你面前,你的大脑都不会再传递出“开心的信号”。
传递情绪的搬运工死了,就算扒叔站你面前,你也不会“哇”了!
现实生活中,太多人被焦虑侵蚀,被压力包裹。他们负担着生活的重担,找不到宣泄的出口,也许人们不以为意,但也许有一天它会在某个节点突然式的爆发。
前几天,中兴员工欧某因为突然被辞退,选择了跳楼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的身后留下了年迈的父母,妻子,孩子……
40岁的欧某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否定号”,工作与生活中的压力在瞬间转变为巨大的绝望,如潮水般将他吞灭。
其实,欧某的压力一直在。“养老育儿”的压力让他马不停蹄地旋转着,这过程中没有人意识到他的变化。但一瞬间,这位“好爸爸,好丈夫”就这样离开了他曾经无比向往的世界。
而事实上,除了“中年焦虑中”的中年人以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似乎也在纠结焦灼着。
无数拼搏中的年轻人,在青春的流逝中并没有换来成功。当生活只剩下刷微博,刷朋友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精致的活在社交软件中。逃避成为了最容易的“捷径”。
“谁又结婚了,谁又买房了,谁的工资又涨了”。午夜梦回,为何只有我还在挣扎?
当我们淹没在漫天遍地的“成功学”中,内心渴望这突破现实的桎梏,但最后却发现许多壁垒无法打破。
当现实一点点蚕食我们的梦想,我们便开始怀疑甚至否定自己:“也许我们还是无法活成成功者的样子”。
突然,你越来越抑郁了,身体的惯性不断将你推向深渊,却没人对你说“停一停!”
绝望中的“努力”并不值得炫耀,带着希望活着才最重要。
失败并不是令人不耻的终点,如果太累了,为何不放慢自己的脚步?
“没什么大不了,其实你可以不努力”。
在阳光明媚的晴天做一只懒洋洋的“爬虫类”,未尝不美妙。
愿我们都能有温情的陪伴,追随自己的心 ,过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