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许多人表现为精神紧张、失眠、焦虑、困惑、抑郁等症状。
最近有个电影叫《记忆大师》不知你们看了没,里面讲的就是两个孩子遭遇家暴的故事。电影里的家暴问题是整个故事铺开的源头,导演用这样一个烧脑的故事其实就是想告诉我们,家暴会给青少年带来多么严重的心理问题。
家庭暴力影响的不仅仅是肉体,更多的是心理。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解决时,人的性格和三观必然会发生扭曲,行为也将不受控制。无论是重度的还是轻微的心理问题,都应该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现代人有哪些常见心理疾病?
拖延症
明明知道自己要做某事却死活不想干,今天的活非得拖到明天,甚至不到火烧眉毛绝不动手……你是否也是个“拖延症”患者,每次下定决心要改却屡屡失败?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里博士提出,拖延主要有3种类型:找刺激型、逃避型和优柔寡断型。虽然拖延不算病,但严重时带来的内疚感、自卑感和生活的无序感,会让人异常焦虑。
建议:
一是可以把任务分成具体且较易实施的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奖励自己一点时间放松;二是要学会消除干扰,将一切影响效率的因素都赶走,比如关闭手机网络、找个安静的房间等。
选择恐惧症
计划经济时代,可供我们选择的东西很少,而现在,每样东西都有好多不同的品牌,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美国一项调查显示,人每天要做70个选择,不少人在选择面前瞻前顾后,纠结不已。
选择困难症的背后,可能是种不自信或逃避责任的心理。事实上,正如国外谚语所说:“有选择权的人是最富有的人”。
在面对选择时,应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通过对比优劣帮助下决心。另外,要增强自我安全感,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不必事事追求完美。
强迫症
“明知道自己不停在做的事或在想的问题毫无意义,却无论如何也停不下来,而且越想抵制便越紧张、痛苦。”这就是典型的强迫症,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学会减弱强迫思维至关重要。美国精神病学会给出了一个“15分钟法则”:当出现强迫想法后,努力将强迫行为的发生推迟至少15分钟。以洗手为例,当你又想洗手时,不妨先问自己:“且慢,我真的需要洗手吗”,过5分钟后,再告诉自己“我没有立刻去洗手,好像手也没那么脏”,再过5分钟后,告诉自己“这是强迫症在作祟”,最后5分钟可以试着转移注意力。
手机依赖
很多人手机不离身,没带就会有各种不适;聚会时总会下意识地不停翻看手机……手机逐渐“绑架”了我们的生活。有研究发现,美国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平均在5小时以上。《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则发现,71.8%的受访者认为手机依赖现象很普遍。
严重的依赖可能转化成强迫症、焦虑症。
建议
一是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如外出别带手机充电器;二是关掉手机信息通知功能;三是设置复杂密码,能让人感觉解锁麻烦。
为什么现代人容易得心理疾病呢?
1.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等。上述这些都可导致人们产生“心病”。
2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另外,对于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受不住家庭解体的打击,造成心理伤害。一项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70%,这一群体非常需要心理支持与帮助。
3急功近利的倾向
有些人,因为渴望事业的成功,不顾自身的能力限制,从而急功近利。但他们往往都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然就容易失望、失落。
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拼命工作,不断自我加压,总是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4超负荷的工作
很多都市工作者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心理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5生活的贫困
这一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一些下岗职工因为刚刚下岗,观念一时难以转换,对家政、建筑等工作不屑一顾,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
而对于迈入高等学府的一些贫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经济状况的窘迫,另一方面是自尊心受挫,这种现实会加剧矛盾心理,使这些贫困生患心理疾病的概率增高。
6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投资意识不断地增强,人们常常会投资一些理财产品。但也一部分人,因为当长期的投入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或资本严重亏损时,难免造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巨额资金的流失,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轻生。
我们要怎么预防心理疾病?
克服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向的动机、欲望、目标和反应同时出现。平时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心理冲突,要设法调运并积极治疗。
正确对待疾病
身体有病常常会引起不良情绪,而情绪不好,又往往加重病情,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正确对待疾病也能防止心理疾病。
做事量力而行
如果一个人的期望值过高,或者预期的目标远远超越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就很容易遭受挫沂,而这种挫折感和失败感容易使人产生心理冲突,影响心理健康。
适当变换环境
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扩大社会交往
朋友的启发、忠告、劝说和帮助,能使人情绪稳定,精神放松,减轻心理冲突。在交际中相互理解和表达交流思想感情,既能取悦他人,也能放松自己,这是积极的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助益很大。
培养多种兴趣
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常会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