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爱拖延。
书桌堆满文件,懒得整理;衣柜一堆衣服,懒得收拾;甚至自己定下的目标,也懒得行动。一个该打的电话,一件该做的事,大凡可以等一下做就再等一下做,这种拖延而致使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多么惨重。
紧急的事情我们想拖延也不行,只有在一些拖延一下没什么大不了,但长此下去会影响到我们工作或生活的事情上,才会喜欢拖延。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是摆脱不了拖延的习惯呢?
其实,一定程度的拖延是属于正常的行为,但如果长期习惯性的拖延,就有可能是心理或者生理失调的表现。
心理学家认为,拖延这个习惯是人们对抗焦虑的一种办法,而焦虑大多数来自于我们在作出决定或开始一项任务时出现的症状。
个人的拖延往往是源于压力,而压力则是现实情况对我们大脑无法引起刺激的心理现象。
这种心理现象,情况严重的可以被归类成一种病,就是慢性拖拉症。而慢性拖拉症分为“激进型”和“逃避型”两种。
前者能够自信地在压力下工作,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顶着压力完成;而后者则通常缺乏自信,害怕做不好事情,觉得努力的结果没什么改变而迟迟不肯动手。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拖延都是与自我控制对立的冲动形式。
也就是说,大部分喜欢拖延的人,都认为拖延不会带给他们真正的危害。
而一部分喜欢最后一刻才行动的人,则由此建立长期的行事方式,认为自己适合短期高压的工作状态,这样不但是能力强的表现,而且同时满足到虚荣心,于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做事方式。
当然了,完美主义者也是导致拖延的其中一个原因。
某些拖延的行为并不是拖延者缺乏能力或不够努力,而是某种完美主义或求全观点的反映。
他们觉得,多给我一点时间,我就可以做得更好;增加某些条件,我的行动就会更有效率等等,都是属于这种心理。一旦客观条件满足不了他们,他们就会拖延下去,以其等到条件成熟再做,于是拖延就产生了。
其实,即便客观情况满足了他们,他们依然有其他理由拖延下去,因为完美的情况是很难完全满足的。
可见,拖延的背后混合着各种因素,改变它并不是轻松。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解决拖延,最重要的就是把拖延从心理上接纳其作为自己的一部分。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你想完全剔除身体之外,大脑就会产生抗拒,这种做法会消耗你大脑很多的精力,有种强迫的感觉,最后你只会更加放任自流。
所以我们必须顺着身体的需求,来慢慢缓解这一“病症”。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从这四方面入手解决:
弄清导致你焦虑的原因拖延的人,有时很怕自己实际工作的结果跟想象中的不一样,担心这种虚幻的“理想”在行动中走向破灭,于是便由此产生强烈的焦虑,最终导致拖延的产生。
好比我们都有自己的目标,刚开始我们踌躇满志的时候,总是觉得努力之后,那个希望的结果就会到来。但是随着我们的坚持,我们不但没有看到设想中的情况出现,甚至觉得这个结果会遥遥无期。
为了减轻这种焦虑感,我们只好不去行动,以此来缓解迟迟不能达成目标的恐惧。反正目标还没达成,只是因为自己不曾认真努力而已,并不是自己能力问题。
所以,如果你拖延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焦虑,想要克服,根本办法就是弄清楚你为什么焦虑,并且想办法处理。
无论焦虑来自哪里,只要我们弄清楚原因,然后再针对性地通过修正自己的认知消除焦虑,就可以改善自己的行为。
正如上面那个例子,我们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看到结果的小目标之后,每当完成一个小目标,我们就能确认自己前进的步伐,知道自己的努力去到什么程度,这时我们就不会对最终结果产生焦虑了。毕竟每一天都有进步。
多对的行动设立一些激励的因素以前小时候做完作业,父母都会带我们去公园游玩;工作完成下班了,我们就跟三两知己把酒言欢,畅谈心事。这些都是行动后的奖励。
可惜很多时候,我们的行动往往忽略了给自己一些激励的因素,于是导致我们完成一件事跟不完成一件事,结果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心理学上提出的那个“延迟满足”的概念,说的就是这样一种奖励机制。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不少文章都建议,我们想要更好学习,就必要每天要预留一个小时给自己心无旁骛地专心做事,而这一个小时里,我们一定要把所有能够诱惑我们的东西放在一旁,不要看电脑,不要玩手机,任何诱惑性的东西都不能让自己接触,直到任务完成为止。
这种“延迟满足”的能力,是保证我们获得进步的一种方式。因为努力过后,我们可以得到满足,也就是奖励。
尝试一下给自己一些激励因素,不一定每天,可以定在一个星期后才满足自己,这样你就会更有动力行动了。
我通常努力了一个星期后,我都会去逛商场SHOPPING犒劳自己。假如完成不了,我就要忍痛割爱不买了。
多肯定自己的能力有时候你拖延的结果并不是很差,偶尔因为拖延还会出现很好的结果。
于是你就慢慢给拖延一个合理的理由,从而导致你以后更加喜欢拖延,继而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实,大多数的拖延,都是缺乏信心的体现。
你有没有试过,原本要做一件事,但临时取消了,而你暗自庆幸呢?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你觉得这件事自己没信心做好,所以它的取消会让你觉得高兴。
如果你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那么尽早完成它,你就有更多时间兼顾到其他的事情,而不会一味的逃避拖延。
所以对抗拖延,你必须要从处理不合理的信念开始。
为什么你觉得自己没能力呢?这个信念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你会觉得拖延会更高效率呢?这个结论你怎么得出来的?
对于这些“不正确”的信念,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对话来识别脑海中跟自己产生冲突、阻碍行动的不合理的地方。
时刻留意自己在拖延之前和拖延之后脑海中的念头。把“我不知道怎么做”,变成“我不知道怎么做,要是我去做的话,该怎么行动呢”。
以结果为导向,调整信念,用解决困难的姿态去面对问题,而不是逃避的借口。
立刻行动想完就立刻行动起来了。
为了提醒自己“记得行动”,你可以在手机下载一个提醒APP,列出需要完成任务的事项,每一项任务都设好提醒时间。
当然,这个时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来定了。
例如我每天晚上九点,手机就会提醒我写文章了;如果我忙着工作,还没行动,九点半,第二个提醒就会继续轰炸我。
一旦手机提醒我了,一般情况下我都会立刻行动,除非我还在外面工作着。有了这种提醒方式,我们就可以养成立刻行动的习惯了。
而坚持一个星期之后,奖励机制就会出现,这样循环往复,我们的拖延症就会得到改善了。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但这四步是最基本的技巧。当你形成习惯后,你的拖延症就会慢慢得到改善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