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上曾有人发起过一个活动:每天早上写下自己当日的工作计划,等到晚上的时候再跟帖说明一下完成的情况,看看自己是按时执行了,还是拖延了?参与这项恬动的人很多,大多数人早上都信心满满地写下了要做的事,可到了晚上却都丧气地感慨:“真烦啊!又没完成!"
看到这儿,很多并未参与这项活动的人表示,其实自己也跟他们差不多。虽然心里很想彻底摆脱拖延的毛病,可就是克服不了心理上的惯性,总感觉自己很难一口气完成某项任务。
对此,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教授皮埃·斯蒂尔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研究了上百种的拖延情况,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拖延的解释一一太忙了和太懒了,并不太正确。
和普通人相比,患有拖延症的人更冲动、更古怪,令人捉摸不定,他们很少关注事情的细节,也不太尽职尽责。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完成某项任务,并且很在乎自己是否真的能完成,这一点跟懒惰的人全然不同,懒惰的人根本不在意任务是否能完成。当然,拖延的人和懒惰的人也有共性,那就是他们都喜欢找一大堆天花乱坠的理由给自己开脱。
斯蒂尔教授对拖延进行深度研究后还发现,一个人是否拖延,以及成功戒掉拖延习惯的几率有多大,是可以计算的。对此,他提出了一个“拖延症计算公式"=UEVID
在这里,先给大家解释一下,公式中各个字母所代表的意思:
U:完成给定任务的愿望
E:对成功的期望
V:创造的价值
I:任务的紧迫性
D:主观拖延的程度
这个公式意味着,人往往会拖延那些无法立刻见到回报的事,而是会把精力全部放在能够直接产生效益的活动上。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人让你做一件事,可以选择两种回报方式——马上给你50块钱,或者是一年之后给你100块钱。多数人肯定会选择马上就拿到50块钱,因为这是立刻能看见的回报,至于一年之后的事,那谁也不敢说。
如果换种方式:有人让你做一件事,依然是两种回报方式——五年之后给你1000块钱,六年之后给你2000块钱,那么多数人又会选择2000块钱,因为都是无法立刻看见回报的事,无所谓再多等上一年。
言归正传,回到拖延公式的问题上来。斯蒂尔教授认为,这个公式不仅可以计算一个人成功克服拖拉习惯的几率,还能预测拖延什么时候会发生。通过分析分子分母的大小,然后据此调整行为模式,就可以帮助人们把拖延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对广大拖延的人来说,这个公式的确是值得一试的好办法。(来源《戒了吧,拖延症》辰格 著)
青程,中国首个青少年心灵成长研学旅平台。通过心理、优势、性格、情商的测评,获得客观全面的自我认知,通过引导、培训、咨询、游学等,帮助青少年自我接纳、内心力量觉醒,获得思维的突破、行为模式的转变。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为中国少年和中华之持续竞争力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