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读呀原创
1
最近,同学跟我抱怨,孩子3岁了,原本聪明伶俐招人很喜欢。可最近添了一个毛病,让她很是头疼。
从前,每次带着孩子去超市,孩子都不要买东西。现在大了,情形不一样了。前不久全家去超市采购,孩子走到卖玩具的区域,说“妈妈给我买这个”。“这个玩具,家里已经有很多类似的,都多到都没地方放了。”同学解释说。
同学委婉地说不买,孩子不干了,开始哭闹。旁边有看热闹的人,还敲边鼓说:“买下来算了,不就是一个玩具嘛。”无奈之下,为了让孩子别在众目睽睽下丢人,同学妥协了。
没想到,孩子发现“哭闹”要玩具这招有用后,便开始频频使用。每次去超市都要买东西,赖在玩具货架前不肯走,一定要买了喜欢的玩具才罢休。不买的话,就坐在地上打滚哭闹耍赖皮,惹得一群人围观,让同学尴尬不已。于是,孩子每次都得逞。
长期没有原则地向孩子妥协,反而会催生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你给孩子的宽容,其实是孩子对大人的要挟,而物质上的屡屡得逞,很可能会催生一个讨价还价的孩子。
2.
父母常干的一件事,孩子乖乖念英语了,用“好吃的”酬劳他。要求孩子帮助妈妈收拾玩具,答应明天买一个小玩具。这些报酬看起来并花不了多少钱,但长此以往,会让孩子滋生一个认知——鼓励他们去追求物质。因此,他们的快乐建立在一个又一个新玩意上。
这是否等于变相地告诉孩子:世界上最棒的东西就是美食、玩具、漂亮衣服等?人最值得追求的就是新事物?没有什么比物质值得付出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过度理由效应。指的是人们为了使行为的外部理由得到解释且维持认知的平衡,必须削减自己原有的内在理由。换言之,就是物质奖励让孩子散失了对这件事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把做这件事的动机归结为物质奖励。
美国学者艾尔菲.艾恩甚至把“物质奖励”认为是“行贿”。比如,原本孩子喜欢背诵唐诗,但只是不那么积极而已。妈妈为了鼓励他们,用玩具“贿赂”他们。家长此举的潜台词是,背唐诗很无趣、背诵没意义。孩子会认为,为了完成任务,得到奖励,那就勉为其难好了。最终好事走向功利。
3.
物质奖励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使孩子丧失内在驱动力。内在真正的热爱,是孩子奋斗的源泉。没有哪个孩子,是在父母逼迫中成功的。只有真正发自热爱的兴趣,通过不断努力,才能获取成就感。当用物质去肯定孩子时,他的终极目标不是享受奋斗的过程,从而缺乏创造力。
而一旦没有物质奖励,或者下一个奖励激不起孩子努力的兴趣了,孩子就丧失努力的目标了。没有目标的人生,有何意义和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