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在大学主修的是心理学,上学的时候天天和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打交道,整天要背一些枯燥无味的人名和理论。那会儿真不知道这些人名和理论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什么卵用,总觉得自己所学的这些理论,是一种建立在理想环境下的假说,没有实际价值。
后来毕业了,阴差阳错的从事了教育行业,并一直坚持至今。
刚入行的时候,天天和家长学生打交道,学生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而家长也会滔滔不绝的将子女教育中的困惑诉苦一般地吐露出来。对于刚入职场有没有育儿经验的我而言,一下子被这些问题问得晕头转向,别说帮助家长和学生解决问题了,就连切身体会家长们所反映的问题都是难事。
随着碰到的家长和学生数量的增多,所遇到的问题也多如牛毛。当自己被淹没在问题海洋无法挣扎的时候,竟然联想到当年所学的理论,才发现这些理论简直就是人间箴言。
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并非建立在空想之上,而是以大量的案例为基础,做出的科学的合理的总结和推论。
所以工作中碰到大量的问题之后,便可以使用当年所学的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归类整理之后,问题无非就那么几大类,暗暗应和了当年在学校所学的纸面知识——当年的输入渐渐呈现出该有的价值。家长和孩子们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所解释。当解释清楚了面对的问题,才使得问题解决成为可能。
站在理论高度,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归类,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不能进行准确的归类,那么解决问题只能是盲目的尝试。
学习理论的意义和价值正在于此。
更多的家长在子女教育中使用的是情绪,而不是理论。要想成为好爸爸好妈妈,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地认为“理论没什么实际意义”,之所以会有人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那是在死学知识,而不是活用活用。不信你看,那些子女优秀的家长,虽然可能不懂理论,但是他们的言行一定会和某些经典的教育理论所暗合。
你做好准备成为好妈妈好爸爸了吗?如果做好准备,就赶紧上车,老魏的教育理论大巴士马上发车!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2、布鲁姆的教育分类目标理论我们先看一张图片,这张图片基本上可以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孩子的学习都是围绕这张图进行的:
这张图由一位国外教育家提出的,这名老外叫“布鲁姆”,如果下次再看到这个图,希望你能记得布鲁姆这个名字,老布就长下面的样子。
下面进入正题:
1、这张图叫做“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老布用这张图对学习者在某一知识上所达到的水平进行了分级;
2、教育目标分类的意义在于,根据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进而指导教育教学;
3、老布将人类学习目标分为了上述六个等级:识记(remember)-理解(understand)-应用(apply)-分析(analyze)-评价(evaluate)-创造(creat);
4、这六个等级对应学生学习的六个阶段,我用我的话来解释一遍:
·识记:顾名思义,“认识它并记住它”。可以理解为“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是家长口中的常说的记忆方法。
·理解:在记住它的基础上能够说出它当中蕴含的道道来。
·应用:在“理解它”的基础上,拿它来当工具,解决/解释一些问题。
·分析:在上一水平“应用”被重复多次以后,我们就可以用相对完整、系统的、标准化的思维模式来解剖某一问题。
·评价:在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更高的角度上,对问题本身、解决思路、具体方法给出自己的评价,并能提出一定的改进意见,属于自我监控、自我评估等元认知范畴。
·创造:在顺利达到之前的几个水平之后,能够独立提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做出评价。
3、如何理解教育目标分类好了,上面是专家老布理论,但是家长们可能会说这太高深了我们不懂这些呀!
那么,我们说的现实的,一起来看看家长们会怎么反馈问题:
·“孩子说上课能听懂,为什么写作业就不会写呢?”
·“为啥他说听懂了,却就考不好呢?”
·“孩子能把作业写好,为什么考试出的题就不会做呢?”
·“单独做某一类型题会做,为什么两种结合到一起就不会了呢?”
……
上述这些问题,家长们一定会常常挂在嘴边,如果把布鲁姆所讲的理论和家长们的问题做一下类比会是什么结果呢?
这样就有了下面这张表格,老魏把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家长们的困惑、孩子们的表现以及解决方法放在一起,如下表:
说的直白点,在实际的考试过程中,每一道题背后都有它的考点,而这些考点考察的正是教育目标的完成情况。
在老师们口中更常见的说法是“基础题”、“拔高题”、“综合题”,魏老师认为其实更完整的说法应该是“该题考的知识点是XXX,考的是该知识点的识记水平(或是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也就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当中的不同登记),该生出现的是某一目标分类中的问题”。
这样,通过考题考点,我们就把老布的理论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结合了起来。举几个例子来看:
例1:初一月考与负负得正
这是一道很简单的正负数四则运算问题,但是学生做错了。学生拿着试卷来给我看时,我让他给我复述一遍题,以及他的做题思路,他告诉我:
“因为题上有两个负数,负负得正,所以负号可以去掉”
我问他什么情况下才能“负负得正”,他想了半天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你看,很显然该生没有完整识记和理解四则运算的顺序,以及负数运算的法则。学生只记下来了“负负得正”,但却没有记下来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负负得正”!
由此可见,再简单的题,只要你不能正确记忆和理解,都会造成错误。
对于该生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重复学习最基本的正负数四则运算法,同时利用基础运算题目进行强化训练。
例2:初二月考题
上面是一道初二的考试题,考的是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学生的答案用了两步:红色方框1和红色方框2。红色方框1是找条件,红色方框2是根据找到的条件作证明。这名学生错在了红框1,单看他的第二步是正确的。
实际上本题需要三个步骤:
1)做辅助线……………(黄色方框1,这是本题的关键性一步)
2)第一次全等证明……………(黄框2,第一次全等证明,目的是获取第二次证明的条件)
3)第二次全等证明,题目得证…………(黄色方框3,同第二步一样,同样的定理重复使用)
本题难就难在1)、2),因为更多的时候学生只进行一次证明(红框2),一下子出现两次(黄框2和3),学生就晕菜了。
可以肯定的是,这名学生对于三角证明的基础定理理解和应用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对于题目的进行整体把控和分析上有所欠缺,这才导致了他在红框1内出现的“无中生有”,“创造条件”。
因此,对于该生应重点培养分析题意的能力,在习题的择上也应该选择综合类的题目,以培养学生分析题目这一学习目标。
例3:初三月考题
这是某个学生的月考题目以及他的解法。很典型,该题考的就是根的判别式。因为该题不牵涉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交叉,因此考察的是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该生对于这一知识点已经可以正确的理解和使用。当然,书写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例4:初三月考题,做出第一问,第二问没做
这道题也例2当中学生的试卷,这道题实际上考了“一次函数的求法”、“二次函数的求法”、“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数形结合”。
学生在函数的求解上没有问题,而且步骤完整,可以说已经能够顺利应用已知条件、按步解出问题。说明数学对于利用特殊点求解函数已经达到应用和分析水平。
第二问出现了问题,这一问考的是学生对于函数的图形表示,一次、二次函数的图像位置关系。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于数形关系的理解和应用。在这一目标上,学生尚未达成。所以,可以肯定这类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在目标设定上应该应识记和理解作为目标,等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之后,并可以使用相应的题目进行应用能力的训练。
4、结语有时候,我们无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理论的指导,我们甚至连问题的本质都搞不明白,更别提解决问题了。
老布的教育目标分类,实际上告诉我们,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知识都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只有清楚的定位了孩子在某一知识上当前所处的水平等级,我们才能对孩子的后续学习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如想深入探讨,欢迎给老魏留言,一起交流孩子教育问题。
老魏一定倾己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