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简单心理学知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作者:蓝天白云幼教平台 2018-02-01阅读:3912次

记得前段时间听过一件有意思的事,有位妈妈问一位经验丰富的幼师D老师一个问题:刚给儿子小Y买了一本新的童书,孩子很懒,没翻几次,但总吵着要把童书带出去跟其他小朋友“显摆”。她问这位幼师要不要阻止。

考虑到这位妈妈迫切想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D老师便建议她让孩子带,但条件是每天都要带,即使丢了也要坚持带其他的。一开始这位妈妈疑惑不解,经过D老师的解释,她笑了,她觉得该试一试。

据小Y妈妈说,小Y以前很不喜欢看绘本和故事书,至少没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小Y妈妈曾经提过一个细节:话说有一天,妈妈发现书架上很多童书都不见了,她问小Y怎么回事。小Y支支吾吾,最终在妈妈的盘问下才说出真相:被他全部推进床底!小Y的解释是,“这样妈妈就不会让我阅读了……”

小Y妈妈接纳了这个建议后,允许孩子带新书外出,但条件是必须每天都要带。第一天,小Y就把童书丢了,没关系,带其他的!后来也陆陆续续丢了几本,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绘本童书不仅再也没丢过,孩子在家里自己看书的频率也上升了!以前小Y即使阅读10分钟都是逼的,现在没有任何监督,小Y基本能阅读40分钟!

用心理学让孩子爱上看书

从小Y妈妈的角度观察,她看到的情况是这样变化的:别的大人看到小Y带童书外出,判断小Y爱阅读,便称赞了一些“这是个勤奋、爱阅读的孩子”之类的话,别人的话无意地促使小Y渐渐跟阅读靠拢;第二个原因是别的小朋友看到小Y带着童书,因为好奇便要看,小Y看到别的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自己也加入了阅读……

孩子这种变化的背后,实际上有两个心理学效应在起作用:

1、鸟笼效应

1907年,美国杰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跟同事打赌:“我会让你养上一只鸟。”詹姆斯的同事从没养过鸟,也没多少兴趣。在同事生日那天,詹姆斯送了对方一个做工精美的鸟笼,同事把它当成了一只漂亮的手工艺品在家里陈列。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每当有客人拜访,都会疑惑地问“教授,为啥你的鸟死了”之类的问题,这位老教授每次都要解释一番。后来,那只精致的鸟笼真的养了一只鸟!那是因为老教授觉得,养一只鸟可以省去唇舌。

如小Y妈妈看到的那样,别人看到小Y总是抱着童书外出,善良的人们总是正面赞扬小Y。无论谁,每个人都有在别人面前保持良好形象的心理要求,所以小Y便看书了。往外带童书的频率越高,孩子阅读的可能性越大。

2、羊群效应

即“有样学样”。羊群效应原来的故事是实验人员在一群羊面前放一根棍子,当第一只羊从棍子上跳过去后,后面的羊也跟着跳。后来实验人员把木棍撤销,跟在后面的羊还是在“想象的棍子上”跳过去。这种羊群效应在年幼的孩子们身上尤其明显。所以教育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专门有个“同伴效应”,当一个孩子有和跟其他小朋友玩耍的互动性质的游戏后,身边的小朋友便会影响到这个孩子的行为习惯甚至是性格。

我们不难想象到,当小Y抱着一本封面印着可爱卡通的童书出门后,遇到其他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一定会要求看一看。

当小Y看到一个个小朋友都在传阅,自己的自豪感和好奇心也被勾起来了:嗯,这是我的书!那么多人看,故事一定很有趣!这时小Y便把童书拿回来:“这书是我的!”接着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经常如此,不仅小Y会爱上看童书,连其他小朋友也会受到感染。小Y妈妈后来说,小Y身边的小朋友都爱上了阅读,经常聚在他们家看童书。有些小朋友甚至用玩具跟他换书看。这是一个双赢的羊群效应!

通过这个例子,想必幼儿园的教师们也会得到一些启发,通过这些简单的“心理学”以及一些剑走偏锋的“招数”,进行巧妙地杂糅,制成一个个独具针对性的“活性剂”,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解决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