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生调研校园排斥,搭建受害者和心理医生的沟通平台

作者:澎湃新闻 2018-02-08阅读:377次

你的孩子有没有遭遇校园排斥?

“校园排斥是一种长期的、发生率较高的客观存在,校园排斥与校园霸凌相比显得更隐性、更‘温和’、更持久,当事人更少主动求助的意识。”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教育和心理专业中学高级教师陈来秀说。

近日,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一学生发起了一项研究课题,课题名为“研究校园排斥对受害者造成的性格影响并给予帮助”,希望揭示校园排斥对受害者到底造成了哪些潜在影响(性格、自尊等),并帮助他们改变这种影响,引起社会对校园排斥现象的关注。

课题小队通过在上海和温州两座城市发放的1000份实体问卷,得出了一些普遍结论,比如:情绪稳定和校园排斥并无直接关联、自尊过强和过弱的人受到的排斥程度更大、男性比女性受到的排斥更强……

他们还抽取4位来自不同学校、年龄和性别各不相同的受害者进行访谈,通过问题设计和背景追踪,找到佐证以上结论的线索:男性对自己受到排斥的认知度不高,因而“玩笑”常常越界成为排斥;在排斥中自尊过强其实就是自尊过弱;很多时候排斥并不直接作用于性格,而通过心理暗示改变受害者性格……

陈来秀表示,校园排斥常常被归因为被排斥者性格问题而致的不合群、融入性差,来自外界的人为因素常常被忽略或轻视。群体中的众多“第三方”也更难引起警觉及产生援助或施救的愿望。

在调研过程中,课题小组发现公众对校园排斥的概念及其严重性缺乏概念,便创建微信公众号“阳光校园Prome”,同时拍摄视频并举办线下讲座,希望唤醒社会对于校园排斥的正确认知。

同时,通过多种手段结合,他们向受害者给出具体建议,以帮助他们改变排斥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问卷数据,课题小组制作了一个通过性格测试了解测试对象可能受到的排斥类型和性格影响的测评系统,每一种性格影响后都有相应建议。

上海高中生调研校园排斥,搭建受害者和心理医生的沟通平台

Prome网站效果图 黄芷馨 供图

此外,他们还创建了一个在线互助平台(http://prome.focoon.com.cn/prome/ )。考虑到大部分的中国孩子缺乏有效获得专业心理咨询的方式,他们联系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常驻平台。受害者可以留言倾述苦恼,专业人士会进行解惑。该平台作为公益项目,不对受害者收取费用。

课题小组队长黄芷馨表示:“心理咨询在中国并不普及,许多受害者在受到伤害后并不会想到寻求专业帮助,但我们认为,更多的原因还是大部分青少年缺少一个简易的渠道,无法自己联系心理医生。所以在线互助平台的想法就诞生了。”

于是,课题小组以第三方身份联系上受害者和心理医生,搭建可供咨询、沟通和促使受害者互相鼓励的免费通道。黄芷馨说:“校园排斥普遍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认为,帮助受害者就是帮助我们的同学,我们的朋友甚至我们自己。”

陈来秀认为,学校和家庭在校园排斥现象中应该起到一定作用。要解决校园排斥问题,学校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群体中的领袖的话语和行事作风,需要关注情绪或行为异常的学生,鼓励表达了解成因,根据年龄特点开展专题团队辅导,修正学生团体的互动模式,重构团队文化。同时视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创设情境,示范与演练应对策略。

“教师和家长的介入需要有策略性,重在预防性的教育引导,让学生团体中的相关人员都能明确相处之道,建立共同遵守的规则,了解彼此在人际互动中的可接受行为的底线和边界,平等友好地互相督促。”陈来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