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深谙心理学的高手都有这样的心得:“若想观察其内心世界,首先就要观察其眼睛的动作。”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很多人为了能够让自己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往往在“以诚相待”之前细细观察其眼睛的变化,尤其是其视线的变化。很多事实证明,能够通过视线的变化来洞悉他人内心世界的人往往可以更熟练地穿梭于社交场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人们的内心产生了某种欲望或情感,其视线必然会有所变化。
通常来讲,在与人谈话的过程中,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的人往往较为诚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谈话的过程中倾听者由始至终地盯着谈话者。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在交谈中出现一些心理变化,其视线必然会有所反映,因此很多人都将眼神的交流视为沟通的前提,在交谈中,人们应该细心观察对方的视线变化。
如果一个人在别人的往视下移开视线,就说明在他心中有可能存在愧疚感,或者试图掩盖某件事情。此外,心理学家还提醒人们,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观察对方,对方的视线也会反映出不同的信息。
所以,在观察对方的视线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方是否在注视自己,这是破解其视线中隐藏的信息的关键因素。
第二,要关注对方视线的活动情况: 无论对方是目不转睛地注视自己,还是在视线刚刚接触的时候立即移开,都蕴涵着不同的信息。
第三,要注意观察对方是正眼端详自己,还是侧视自已。因为视线的不同方向也会反映出不同的信息。
第四,要着重观察对方视线的移动情况,因为自下而上的视线和自上而下的视线也会隐藏着不同的信息。
第五,切不可忽视对方视线的集中程度,要注意对方是专专心地看着的还是只是飘忽不定地看着其他地方,这些差异也含有不同有意义。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情况下,视线的位置和移动情况的不同也反映出人的不同心理。例如当上级与下级谈论工作的时候,上级的视线往往会十分自然地由高至下,而下级的视线却常由下至上,即使是没有犯错的下级也会用这种视线看着自己的上级,而视线的差异就反映了这两者当时的优劣与尊卑心理。
其实,在长期的实验总结及侦破案件的过程中,心理学家还发现了这样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人们的视线的变化也与人们的性格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通常来讲,在交往中,性格内向的人更容易移动视线。
心理学家为了了解人的性格与视线之间的联系,曾经让一组患有重度自闭症的儿童与一组陌生的成年人见面,并且交谈。为了更细微地了解视线与心理和性格之间的联系,心理学家让被蒙住眼睛的成年人和不蒙住眼睛的成年人先后出现在儿童的面前,此时,心理学家则在一旁悄悄地观察自闭症儿童注视成年人的时间长度。结果心理学家发现,儿童注视蒙住眼睛的成年人的时间要远远长于不蒙住眼睛的成年人,而且注视前者的时间克为后者的三倍。这意味着: 当不蒙住眼睛的成年人出现在这些儿童面前时,只要双方有视线接触,患有重度自闭症的儿童就会立即转开自己的视线。由此可见,大多数性格内向的人无法一直注视对方。
此外,心理学家还发现,当人们面对异性的时候,如果仅仅看了一眼便有意匆忙转移自己的视线,则说明这个人对对方产生了好感,例如有一名装扮时尚的年轻女性出现在公众场合,几乎所有人的视线都会集中在她身上。但是,年轻的男性往往会看一眼后匆忙将视线移开。这是因为虽然年轻男性也对时尚女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同时也在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当人们面对异性的时候,切不可立即把视线移开,这样很可能会使对方反感。
其实,人们的视线所能反映的心理状态并不局限于以上几种。而人们眼睛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以传递很多信息。
所以,你在交往中只要善于观察对方的眼神,即使城府很深的人也会在一瞬间暴露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