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的除夕,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最生动的画面是2017年12月31日的游泳池。
曾经计划过通过游泳来健身减肥,于是在2015年一举买入我家附近一个游泳馆的100张门票,游泳票的有效使用期限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
购买的当时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一次买100张可以使单价便宜一半,对于打算游泳健身减肥的我来说经济上比较划算,二是有两年多的有效期,如果自己坚持运动的话是可以在有效使用期限内使用完的,完全不会造成浪费。
游泳票买完的两年半回想起来是这样度过的。
当年,也就是2015年,去的还是比较多,趁着孩子放暑假也带着孩子去了几次,大约消耗了30张游泳票。但暑假结束之后随着工作的忙碌,于是游泳这个事情就被搁置了。
转眼到了2016年,虽然还惦记着游泳这个事情,但考虑到时间还长,所以只是偶尔去一下,一年下来大约消耗了不到10张。
转眼到了2017年,手里的游泳票还剩下60多张,但我想起游泳票的时候已经到了2017年9月。于是盘算着手里的票的数量和自己的时间,每周去两次,大约也只能消耗掉30几张票了,而自己也不一定能够保证每周都去两次。
没办法,找人来帮忙吧,有人去用掉也比在自己手里变成废纸要好吧。我先想到的是我妈妈和婆婆,每人各给20张,她们两个都已经退休在家,也都还算喜欢游泳。
自己手里只剩20多张票的时候又感到压力少了很多,于是开始有计划地安排去游泳。十月,国庆节假期之后,工作开始忙碌起来,一周游泳两次的节奏渐渐无法满足,有时一周一次,有时两周一次。有时时间太赶,就只去更衣室里洗个澡就回来。
到了12月中旬,离游泳票作废只剩半个月的时间,手里还剩下15张票。恰好一次在更衣室里换衣服的时候听到有人说自己只剩两张游泳票了,还想再买几张,管理员搭腔说,现在很多人的游泳票到年底都用不完了,都便宜处理了,五块钱一张呢。听到这里,我立刻凑上去说:“我的票用不完了,五块钱一张给你,要不要?”那位大姐忧郁了几秒钟之后就说要两张吧,我于是爽快地撕了三张票给她,说赠送一张。见状,她立刻招呼她的一个同伴,指着我说她十块钱三张卖游泳票了,你也买十块钱的吧。最终我卖出了9张票回收了30元。
最后手里剩的6张票,是利用元旦放假的两天假期,一家三口连续两天去游泳消费掉的。
2017年的最后两天,真是被游泳池里煮饺子一样的场景给惊到了,这里面大部分人估计都是和我一样有拖延症的人,我也相信一定有人到了最后期限都没有用完手里的游泳票。
我虽然用尽了各种办法在最后关头用完了所有的游泳票,但我也也因为自己的拖延,使得最后的游泳体验是非常糟糕的。游泳票虽然是没有浪费掉,但因为这份拖延,自己减肥的目的是完全没有实现。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拖延症很多人都有,这讨厌的拖延症也让很多人很苦恼。因为拖延失去了好的机会甚至是给自己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香港作家梁凤仪就曾经讲述过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一次老板要出国谈生意,交代梁凤仪和另外一个同事写企划书,梁凤仪早早完成,而另外一个同事却说只要老板上飞机之前能交上就可以,结果那次却因为一些原因,老板改签了早一班的飞机,最终拖延症的同事没有完成这项工作,险些给公司造成了严重损失,而梁凤仪却因为提早完成工作而得到老板赏识,工作上不断得到晋升。
这该死的拖延症,让我自己也吃了不少的苦头。该写的论文因为没人催促,而一直拖着不写。想看的书,买回来放在书架上积了两年的灰竟然还没看完。要洗的衣服经常是要拖到最后没衣服穿了才丢到洗衣机里洗……
很多时候想起这些一直拖着不做或最后拖到最后关头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从内心深处就开始生出对自己的厌恶,为什么自己不能更勤快一些呢?因为这份拖延,自己又失去了多少潜在的机会呢?
虽然我至今没有克服自己的拖延症,但是通过不断地自我觉察和学习,我还是找到了自己的拖延症的一些原因。
自己做事情拖延的一个原因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完美主义情节,总是觉得要准备得足够充分才能使事情的结果做好。所以,前期大量的时间在做着各种有用和没用的准备,直到最后时刻才把事情完成,觉得自己能做的准备做到最充分的状态完成的成果才是最好的。
拖延可以提高我们做事情的焦虑水平,当时间还充足的时候,自己的焦虑水平是不够的,所以拖到最后,使焦虑水平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够让自己塌下心来专心把事情做完。所以我们做很多事情的拖延是焦虑水平积攒的一个过程。
有的时候我们一直拖着不做的事情是真的我们潜意识中不想去做的事情。尽管我们的意识支配着我们的想法,但有些时候,意识和潜意识是有冲突的,那么我们行动上的拖延,其实就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的结果。
拖延症在如今高速的生活节奏中也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机制,拖延症可以一定程度保护我们避免过劳的状态吧。
要想避免拖延症,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去做。
为了避免拖延,我们需要改变自己固有的做事模式,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也需要我们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周详可行的时间方案。这些方案的采取需要每个人自己去不断探索。
这篇文章从除夕拖到了大年初二才终于完成,但也总算是完成了,新的一年希望自己能够在自己觉察的基础上,不再让拖延成为自己自我评价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