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李颖同志援疆事迹报告会暨对口帮扶青海玉树动员会

作者:北京安定医院 2018-03-13阅读:2481次

2018年3月12日下午1:30分,北京安定医院党委在地下多功能厅举办李颖同志援疆事迹报告会暨对口帮扶青海玉树动员会。副院长李占江、张骏、总会计师郭敬源及全院党员、职工代表参会,党委副书记孟庆玲主持。

李颖的报告分为四个方面:援疆工作的背景及相关政策、和田地区基本情况、在和田的工作与生活、援疆的体会与感受。

李颖介绍:从1997年至今,援疆工作已经开展了20年。从最初的干部援疆,发展成为今天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口支援的有效机制,并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支援的优先位置,着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着力支持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同时,她还介绍了和田地区的地理、自然气候、经济发展等情况。特别是全年达220余天浮尘和60余天沙尘暴的恶劣气候和全疆倒数第一的经济水平,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第九期第一批援疆医生,同时也是北京援助新疆的第一位心理医生,因为和田地区医院没有心理科,李颖被分配到神经内科,专业不对口,加上语言不通,无法开展心理咨询等工作,本以为工作会很清闲。但是,随着对当地情况了解愈加深入,她发现很多患者是存在精神和心理方面需求的,然而当地医疗机构并没有精神或心理专业,仅有的一名心理医生也是半路出家,缺少精神科、心理科相关专业知识。因此,李颖并没有浪费时间,而是积极与科室领导沟通,谋划精神、心理专业的发展。通过查询相关政策和规范,向我院相关部门寻求帮助,李颖帮助神经内科建立了精神、心理问题门诊、病房及会诊相关制度及诊疗流程;规范病历书写,为门诊病人建档;引进我院计算机心理测评系统,开通了十几项心理测评与精神科评估项目;翻译制作常用测查量表维文版;并对当地心理医生进行手把手的教学培训。

在承担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诊疗和培训工作以外,李颖还主动接受了另外一家医院请求,经过组织批准承担起了额外的教学培训工作。深入市县乡村为群众进行义诊也是她工作的组成部分,很多有精神和心理问题的患者被医疗队的其他同事转到她这里,甚至有时患者慕名而来,义诊会变成李颖的“专场”。为了服务更多的患者,李颖向指挥部建议,开设了“指挥部健康大讲堂”,并承担了第一讲的任务,开创了这个健康品牌。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尽量抽出时间为各种单位进行科普讲座,不仅她自己两次到当地电台录制了节目,后来她指导的当地心理医生也能够独立到电台讲课了。除了治疗眼前的患者,普及精神和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在这片心理学的“处女地”上显得更为重要。

除了医疗、教学、培训、科普等工作,李颖还参与了很多社会活动。在“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中,李颖和当地的贫困村民结成“亲戚”,定期到家中进行走访慰问,还发动大家捐赠过冬衣物、学习用品,募捐来的超过1600件衣服,不仅帮助了自己的“亲戚”,还惠及附近几个村子;为了给“亲戚”更长远、更实际的帮助,李颖还自己掏钱,想方设法买来了三只山羊送给他们,希望通过养殖帮助这家人摆脱贫困。2017年12月,多才多艺的李颖在由北京援疆前线指挥部党委举办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我心中的北京援疆精神”主题演讲比赛中,荣获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谈到援疆工作一年来的体会时,李颖说:来到新疆工作,第一体会就是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易。安全和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为了这些,太多的人在默默付出,自己被这些人、这些事感动着、激励着。虽然一年的援疆工作有忙碌、有辛苦、有不便,但和长期在新疆工作和援助的同志比起来,自己的付出微不足道。

援疆是一项民心工程,医疗援疆不仅直接为当地群众的健康服务,更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经过多年来的援助,当地医院一些科室的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援疆队员不断把内地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到这里,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也值得期待。这次和田地区提出需要精神和心理专业的援助,本身就是卫生水平提高和理念进步的表现。

回首一年的援疆工作,有付出,有收获,有欣慰,也有遗憾;一条援疆路,一生援疆情,关于和田还有很多牵挂和不舍,我会继续为和田的同志、朋友提供专业技术和生活上的支持与帮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奉献,真情实干是我总结的北京援疆精神,虽然任务完成了,但我会带着这些感悟和收获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李颖做完援疆工作报告后,会场播放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买合布热提•买买提明和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智力支援部部长、地区直属医疗队领队王荣杰发来的视频。他们在视频里介绍了李颖在援疆工作的主要事迹,并对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感谢李颖、感谢北京安定医院为援疆工作做出的贡献。

最后,李占江副院长代表院党委宣读了对口帮扶青海玉树第三人民医院的工作方案,号召全院职工积极投入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援助工作中,一方面为当地群众精神心理健康提供高水平服务,积极帮助当地医疗机构精神心理专业发展,帮助当地社会树立精神心理健康理念,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能力、磨练品质、自我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