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的治愈效果来自哪里?- 说说心流

作者:寒夏小居 2018-03-14阅读:5797次

女神节之前,帮某个研究院的高知群体做了一场花艺活动。面对一群博士和博士后,我内心还是很忐忑的,不知道活动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去活动现场的路上,我问自己:如果你也是这个研究院群体中的一员,在某个活动中,你最在意的是什么? 脑海里面自动跳出一个词:主控感。

从认知的角度讲:一直从事高端研究工作的高知们,批判性思维应该非常强,如果想让她们在这个活动中获得疗愈感,活动过程中能获得心流是最关键的。

花艺的治愈效果来自哪里?- 说说心流

什么是心流?

心流是个外来词:mental flow 。

较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他给心流的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

心流产生是有这么几个特征:

l高度专注

l有兴奋充实感

l有主控感

花艺的治愈效果来自哪里?- 说说心流

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心流的概念在心理学得到了很多发展和应用,心理学家们也慢慢总结出了能产生心流的行为特征,被广泛认可的特征主要有:

l活动目标清晰

l活动有即刻回报

l活动过程中有控制感

l活动过程中压力和焦虑消失

l活动过程中时间感消失

以我们最熟悉的解数学难题为例(虽然这是很多人的噩梦,but,这个例子确实太太合适了)

首先,那种比你的解题能力稍微难一点的题最适合,俗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太难解不出来会崩溃。

解题的目标明确,有即刻回报(马上就能看到答案),主控感十足。

全身心投入解难题的时候是没有时间感的,有的时候一两个小时过去了全然不知,这个过程中除了专注,几乎不会关注到其他感觉(包括压力和焦虑)。

当你经历了1个小时把难题解出来的时候,那种兴奋和充实感会充盈全身心。

这种兴奋和充实感不仅仅让你当下身心愉悦,更能成为你未来抵抗不良情绪的心理力量源泉(积极心理学大师塞里格曼的观点)

花艺的治愈效果来自哪里?- 说说心流

想清楚这一点后,我决定改变活动的流程:由原来的step by step 改成讲述基本原理和配色原则,给出样例,具体的活动作品由参与者自由发挥。

一场活动下来,到场的博士们兴奋溢于言表。很多人后来还表示:没做过瘾,想系统的学习花艺课程。

其实,花艺是高度符合让人产生心流的一种活动:

l花艺要完成一个作品——活动目标清晰

l活动最后有一个花束或者花篮——活动有即刻回报

l活动过程中选花、配色和空间组合自己做主——活动过程中有控制感

l观花色、闻花香本身就很解压——活动过程中压力和焦虑消失

l专注做手作——活动过程中时间感消失

花艺的治愈效果来自哪里?- 说说心流

除了心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会有几种常见的心理状态:

1、 放松

放松性活动的基本满足:高技能低挑战的条件,例如,吃一顿美食,看一本喜欢的小说等等。

2、冷漠(apathy)

这里的冷漠含义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冷漠,指的是人处于一种无动于衷相对被动的一种情绪状态。一般低要求低挑战的行为容易产生“冷漠”的状态。例如看电视,看电视的时候人处于被动状态,身心的参与度比较低,一般不会产生心流。而且,这种被动娱乐如果持续的时间很长,人会处在一种轻度抑郁的状态

  1. 焦虑

当我们进行的活动是需要高技能,但是我们的能力无法达到的时候,这个是容易产生挫败感,进而引发焦虑。

所以在发展心理中,对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提法:“最近发展区”,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给孩子设置发展目标的时候,他跳一跳就能摘到成果。这样对孩子的发展和身心健康最为有利,也是因为这种的目标设置容易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心流,获得满足感,有益于他未来的健康成长。

当你有压力和焦虑的时候,可以按照上面的条件去选择容易获得心流的活动,窝在沙发上刷剧吃零食绝对是个糟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