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Joy Liu
来源 | 繁荣成长工作坊(ID:FlourishingParty)
因果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迷信。 ——维特根斯坦(哲学家)
今天我的老朋友壹心理又转发了2015年我写的一篇文章《我们为什么爱上另一个人?》,我跟伴侣开玩笑说:“如果我再不写点新的东西,2019年这篇文章还要继续被转发。”
于是我决定今天“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重新邀请你探讨爱情这个话题。
我想爱情已经被我们误读了太多,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邀请你重新去质疑那些我们曾经深信不疑的,却又让我们在关系中越来越困惑的信念。
但愿这篇文章不要太火,不然你们会觉得我精神分裂。当然了,当你用颠覆性的视角看世界时,不断解构从前束缚着自己的想法,也是一种必然。
谨以此为献给爱—你们在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创造。
01. 我们离理论很近,离一个真正的人很远从笛卡尔开始(甚至更早),我们便开始探索“逻辑”的宇宙,我们开始在一群“死”的东西里寻找规律,然后试图把这些规律运用于预测未来。我们开始崇尚理性,甚至现在的主流文化中,emotional(情绪化)是一件遭人鄙视的事情。
我还记得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的标题,大概是说女性最高级的优雅就是“情绪稳定”。看到这样的题目,我什么都不想说。
我们对于逻辑,因果和理性的想法,究竟是如何让我们与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的呢?
渐渐地,我们开始把这种“科学”思维,这种崇尚逻辑和理性,把事物简单化,从中寻找最重要元素(变量),发现规律并形成一套理论来解释和预测的思维方式,运用到了人的身上。
John Shotter曾经说:
我们把自己困在了自己制造的囹圄中。我们先人为地制造了“问题”,然后更糟糕的是,我们还试图去解决这些我们制造的“问题”。而事实上如果我们把人当人看,而不是物化对方的时候,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我转述)。
举个例子。现在的心理学“砖家”们,都不遗余力地共同在做一件事情:用理论来分析人,给人分类,并且在不断定义什么叫“正常”,“健康”,或者“好的”。
当你看到我那篇《我们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的文章时,就会发现,我当时用了大量这样的词:“高自尊”,“成熟的心理”,“正确的自我认知”。
有谁有权力来定义我们是否是“高自尊”,谁又有权力来定义我们是否“成熟”?一个不断在成为中的我们,一个在不同情境,不同关系和不同事件中,也不断生成着的自己,哪里有一成不变的“正确”的自我认知?
当我们创造了“自尊”这个理论之后,我们自然就创造出了一个新问题—低自尊。
在关系中,当我们表现出某些不安全感,或者脆弱时,这个人就可能会被贴上“低自尊”的标签。
特别好笑的时,从前我的一位研究自尊的老师,逢人就说“你是低自尊”,所有他的学生(包括我),几乎无人幸免。
这个关于“自尊”的理论,可能在关系中变成一个阻碍我们真正看到对方的屏障。
比如,当对方告诉我们,他们之所以说要跟我们分手,其实是他们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时,他们其实是表达自己的脆弱。
我们本来可以去拥抱他们,然后温柔地说:“在我眼里,你已经足够好了。”。
但我们却在这个时候,不可抑制地,脑中冒出那句评判:“你是低自尊啊!”,紧接着,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我们要么想要离开这段关系(毕竟书上说不要跟低自尊的人在一起),要么想要去“修理”对方:既然你是低自尊,那我发一篇如何提高自尊的文章给你吧!
于是在这种评判中,不知不觉地病理化了别人。更可怕的是,破坏了本来美好的关系。
这就是John Shotter说的:我们先是自己制造了“问题”,更糟糕的是,我们还试图去解决这些“问题”。
当我们离理论很近时,我们就离一个真正的人很远。
因为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解释和诠释如此动态,不断在关系中成为着的我们。
John Shotter说,我们不要叫自己a human being(一个人类的存在),就要叫自己a human bio-social becoming(一个生物-社会的成为)。“成为”这个词,诠释了我们的流动和变化。
当我们用理论去解释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其实在“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的过程中。
理论中,你可能会被简化为一些“部分”,和“关键要素”,可是这些东西加起来,都不能成为你。
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你是一个不断在发生着的,不可预测的化学反应,而理论却试图把你当成是一个“死的”,静止的,不可改变的存在。
如果你要开始理解和了解另一个人,就在停止任何可能物化他们的理论,去深入到于他们的对话和互动中,去深入到跟他们不断创造着的新的可能中,让你身体感受,情感和直觉告诉你,你们的关系有怎样的可能。
02. “在关系里,你能给到我什么?”现在回看从前的这篇文章,我似乎看到了一些让现在的我,不太舒服的地方。
我在那篇文章里写道:
“我爱你,
因为在你眼中,我看见了我眼中的自己;
因为你真正的看见我,并且不断让我发现新的自己;
因为在你眼中,我真正找到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感觉。”
这些话,怎么看着,都有点“功利主义”的味道。
我爱你,大概都跟自己有关,不管是看见了自己,发现了自己,还是找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存在,怎么都是围着自己呢?此刻,我想起了某位媒体名人的名言: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
不,亲爱的,外面的确有别人,并且这些人对你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引以为傲的语言,和用语言去思考的能力,无不是从关系中获得的。
没有别人,我们就像失明失聪了之后的海伦凯勒一般,生活在她所描述的“混沌的,白雾笼罩的海面”上,并且看不到尽头。
更讽刺的是,因为没有语言,当时的她,甚至也无法描述这种白雾笼罩的混沌。
语言本身,就是庞大的社会关系(包括价值,文化,信念,传统,常识等等)的一个总和。
我们生活在语言构建的世界里,关系早已渗透进我们灵魂的每个毛孔中。你之所以能读懂我写的这些字(但愿你能),是因为我们共享着同样的文化,我的字跟你的心灵碰撞时,在你那里产生了意义和价值。
所以此刻我无法形容,当我再看到自己用如此“功利主义”的理论,来“解释”爱情时,是那么为当时的自己感到难过。
甚至我今天还看到一篇叫《你们能爱多久,要看对方能不能提供情绪价值》的文章。大概宣扬的,就是找一个“能让自己快乐”的人。
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可是我们却在对这些“别人究竟在一段关系里能给我们什么”这种思维模式中,贬低了彼此,也贬低了关系。
这是一个去人性化的时代,也是一个把人物化,商品化,不断在脑中衡量对方“价值”和“是否有用”的时代。
我们不断在脑中“算计衡量”,从最物质上的,到最心灵层面的,这种“算计”无处不在:
他让我快乐了吗?
她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了吗?
他让我“生活质量”更高了吗?
她让我感受到“温柔”了吗......
我们开始让对方恐惧,也开始让自己害怕。对方会想:天啊,我赚钱不多,学历也不高,会不会她值得找一个更好的?我们也会想:天啊,最近我们总吵架,我是不是不能给他带来快乐?
就像我说的,在这种衡量和算计中,我们在贬低着彼此,也在贬低着我们的关系:在一段关系里,我们对彼此来说,难道不都是无价之宝吗?我们的关系,如果非要说它的意义和价值,难道不是由我们两个共同创造,并且不断有新的创造的过程吗?
我们想要美好的关系,却在关系里不假思索地贬低着自己,贬低着他人,也贬低着本就无限可能,不断有新的意义和价值生成的关系。
也许你还是要问:可是爱一个人,总是要有原因的吧?
下面我想邀请你探讨的这个话题,就是......
03. 我爱你,没有“为什么”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说:因果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迷信。
对于这句话,近些年来我好像越来越有体会。
在笛卡尔的数学世界中,一切都是有逻辑的,有因果,并且“理性”的。
可是人类世界并不是这样,它并非完全“客观”,也并非完全“主观”;并非全然“正确”,也并非全然“错误”;并非彻底“混乱无序”,也并非完全“秩序井然”。
任何一种我们人为制造出来的规则和理论,都只是一种看待它的视角,都有它的局限。
现代心理学在很多年里,都在做着一件制造“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然后去“解决”问题的怪圈里。
不信你去看看,
大多数公号文章在做的事情(也是我2015年底之前做的事情),都是在定义“问题”是什么(你这是“爱无能”,“焦虑症”,“假性亲密关系”等等),
然后分析问题的成因(你没有好的“原生家庭”,曾经恋爱给了你“创伤”,你这是“完美主义”),
最后,作为一个心理“砖家”,给到一个看起来特别好的“解决方案”。
相信我,在强大的对“科学”和“权威”有如宗教般信仰的年代,这种“你有病,我有药”的思维方式,还要盛行好长一段时间。
如果我们爱一个人,是不需要原因的呢?
你会不会突然间觉得很慌张?
有读者告诉我,如果爱一个人不需要原因,那么我们很可能仅仅是“迷恋”对方,或者把对方作为我们的“欲望对象”,而不是真正爱一个人。
这位读者还苦口婆心地告诉我:这样有可能是一段孽缘啊!
我不否认可能会有这位读者提到的情况,但现在我想说另一种,当我们放下了那些理论,框架,标签,分析,判断和评判,当我们不再去衡量算计,也不再去追寻原因时,我们所能看到的,从前看不到的东西。
现代心理学把人当成是一个固态的,拥有某些特定的“人格特质”,“性格属性”,“智力水平”的,一成不变的个体。我相信你小的时候一定担心过:如果做智商测试,自己的智力不高,是不是这辈子就会有点惨?
可是我们并不是这样的存在。甚至说“存在”这个词并不准确,而要说“成为”。
我们只有放下所有那些把一个人分隔成无数“碎片”的理论和分析,才能真正对一个人好奇起来:她口中说的害怕,是不是我理解和听到的害怕?他说希望我们越来越相爱,对他来说是什么样子的?
任何的理论和分析,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减损一个人,让我们看不到那些理论和分析之外的,无数还在未知中的可能性。
而也只有我们愿意放下这些预判,愿意真正打开自己,让自己在与对方的互动中被感动,被激发,被影响时,我们才会在直觉上对一个人有更加完整的印象。
这就好像是你无法坐在飞机上空,拿着一张地图去了解一座城市一般。
真正让你了解这座城市的,是你走进去,睁开眼睛,去看到那些街道,那些建筑和人群,很自然地让它们和他们,在你心中引起一些感受,这些感受就写在你的脸上,你身体的肌肉上,你内脏的舒畅或者紧缩,你内心某个说不出的地方。
而你越是放下自己之前的预判和预设(这个城市听说比较脏,据说有XX信仰的地方人可能都比较封闭,某本书上说这个地方不太有文化),你就越能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跟它互动,感受在你们互动和“对话”中,这座城市在你心海中激起的涟漪和浪花。
在这个过程里,你和这座城市一起,创造出了你没有来到这座城市之前,所没有的感受和想法。
你和这座城市,在共同创造着某种新的感受,新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一种在关系里的共创。
也许你没有看任何一本关于这座城市的书,你没有做攻略,也没有提前了解当地文化,但如果你真的深入到这座城市里,敞开心扉地感受它并与它互动,你自然就知道,自己是否喜欢你们共同创造的这个关系。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你跟一个人的关系。
任何对于这段关系的解释,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减损了它的完整。
而当你放下自己的预设,全然地好奇地,敞开自己并容许自己进入到跟对方的对话和互动时,你们也同样创造出了从前没有的东西,在这个创造的过程里,你的直觉和感受,也自然而然地会告诉你,这段关系在整个过程里,你们在哪里,你们可以去哪里......
好吧,我承认我可能再也写不出那样的“爆文”,但我至少还可以邀请你跟我对话。
我想跟伴侣说:我爱你,没有“为什么”,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你哪里,但我喜欢我们在一起时共同创造的所有美好,并且我想跟你一起,去成为世界上,每个男人和每个女人。
祝你,在所有理论之外,活出无数可能的爱情美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