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你引入心理学误区的“过度理由效应”——《心理学的故事》

作者:超心理学 2018-03-27阅读:2978次

编者:周云骞,心理学爱好者,心理咨询师,用3年时间读完心理学系本科到研究生到核心课程

心理学公益读书,公益行动发起人


在一个小乡村里,有位老人在那里休养。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这里非常安静,但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住在附近的几个孩子总爱到这里玩耍,整天在那里互相追逐打闹,吵得老人无法好好休息。于是,老人不时地出来阻止,却根本不管用。

有一天,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然后拿出一些零钱。并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于是,10多个孩子就在那里拼命地叫着。而老人也根据孩子们每次吵闹的情况,给予他们不同的奖励。

心理学的故事

这种情况持续3周之后,来这里吵闹的孩子们习惯了这种获取奖励的方式,这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立刻有儿个孩子反对,他们觉得不应该减少自己的奖励,但无论他们怎么说,老人始终不妥协孩子们没有办法,觉得奖励虽然少点,可也总比没有奖励要强得多了。结果,又过了1周左右,老人拒绝向他们支付奖励。而且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再给了。

于是,孩子们全都认为这实在是太可气了,自己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觉得“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那样不是明摆着自己吃亏吗?”从此之后,孩子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即便有时候路过老人住的地方,也全都静悄悄地离开了,他们认为,就应该这样回复老人对自己的不公正。

上述故事中的老人所利用的,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老人提供了一个对孩子们有足够吸引力的理由,把这些孩子引进了一个心理学上的误区,使他们用外在理由(得到报酬)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吵闹),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没有报酬了),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

过度理由效应是由一个叫做德西的心理学家提出的。德西效应(Westerners effect)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实验方法,很好地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他以学生为实验对象者、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诱人的测量智力的司题。

这一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每个实验对象者自己解题,不给奖励

第一阶段,实验对象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报酬

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实验对象者可以自由活动。目的是考察实验对象者是否维持对解题的兴趣。

最终结果显示,与奖励组相比较,无奖励组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奖励组虽然在有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了解题的兴趣。

实验说明,过度理由将会在每个人的身上发生作用,人们为了使得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总是喜欢为发生过的行为寻找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还往往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如果找到的理山足以对行为作出解释,人们也就不再深处追寻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家庭生活中的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彼此都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外部理由:“这是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同样,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

为什么家庭生活中的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其实,过度理由效应也给了两点启示:

l,不要止步于任何外部理由,而要深入发掘理由背后的原因,哪怕这种理由看上去是一种无稽之谈。

2.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故事中保持安静这个行为),就不要给它过于充分的外在理由。比如你想让你爱人更爱你,你就不要给他过多的奖励,你不要对他过于亲昵无微不至,一旦这样的奖励没有了,他可能就会像故事中的小孩一样,不甩你了。还有你的小孩做作业,发激发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而不是无休止的奖励,到头来,奖励没有了(没有了做作业的理由),孩子就真的可能会厌学。

这个心理学的故事,对你还有没有额外的启示呢?欢迎你参与讨论,告诉我们。

当奖励成了做作业的理由,一旦失去奖励,孩子就可能会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