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齐下,终结拖延症

作者:有听读书 2018-03-29阅读:5557次

【导读】你想从你的生命中获得更多的成就吗?你的拖延症已经妨碍你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通过运用本书中的方法,你将学会如何对生命负责,你会亲眼见证拖延从你生命中消失的过程!

本章思维导图(点击图片查看原图,横屏预览效果更佳):

三管齐下,终结拖延症

各位有听读书的书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共读《终结拖延症》的第1页-第18页,在共读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拖延症?

2:情绪反应如何导致你的拖延症?

什么是拖延

拖延是一种问题的习惯,它会把重要和有时限的事情,推到其他的时间去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对即将到来事物的负面看法,这些看法里总会包含一种转移注意力的冲动,让你想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代替。这个过程总会伴随着拖延思维,比如“晚些吧,等我准备好了再去做”。一颗微不足道的拖延种子,会长成一棵成问题的习惯之树。那些拖延的决策,让你把事情推迟,给你带来即时的放松和希望。这些放松和希望的感觉,会让你更容易再次做出拖延的决策。随之而来的是,你会找理由为自己的推迟辩护,并一再请求延长期限。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案例:

简面对公司季度财务结算的书面分析,陷入了拖延的挣扎。在拖了数周之后,简决定在周末完成这份报告,周日的午饭后,她准备好了要开始,她无精打采的走向电脑,想要写东西,却退缩了,随后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1)当简坐下,准备写报告时,她听到草坪上的高草在召唤:她得去剪草。

(2)简走向剪草机,拉动绳索,她想剪完草之后就去把报告搞定,这个想法让她宽慰了许多,所以她把注意力集中在剪草上,并把内心的提醒抛向脑后。

(3)剪完草,简看到邻居在游泳池旁边喝着柠檬水,于是便走过去与之闲聊起来。

(4)跟邻居闲聊一阵之后,简回到家里做饭。

(5)饱饱的吃完晚餐,她去小睡了一会儿。睡前她对自己说:“等我有了精神就开始写报告。”

(6)从“小睡”中醒来,简意识到,看晚间新闻的时间到了。她告诉自己:看完新闻以后,就算是熬到深夜,也要把报告写完。

(7)新闻结束后,简回到电脑前。可她的手指好像不那么听使唤。她点开“蜘蛛纸牌”,沉溺在游戏当中。

(8)当她再次意识到时间,发现已经是深夜了。她想:现在开始,已经太晚了。我还是明天早点儿起来做吧。这个新决定又让她感觉好些了。

(9)早上7点,简的闹钟响了,简匆匆忙忙的为上班做准备,根本没有时间写报告了。

(10)到办公室以后,眼前出现一堆要忙的事情,等简处理完,已经到了要交报告的时间。

(11)疲惫不堪的简以“情况比想象中复杂”为借口,向老板请求推迟期限。老板同意多给她一天时间。

(12)简屏蔽掉了所有的事情,专心完成报告。但堆积的事情却越来越多。

(13)恼怒不已的简开始自责,她暗暗的发誓:下一次一定早一点开始。

(14)但下一次报告又来了,她的拖延模式却一如往昔。

拖延症这个坏习惯,影响着不同经济水平,专业领域,年龄以及人口分类指标的各色人等。2007年,薪水网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的职场人士平均会浪费20%的工作时间。而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白领和蓝领工作者,有25%的人会被工作中的拖延持续拖后腿。

三管齐下,终结拖延症

摘掉“我是拖延者”标签

给自己贴上拖延者的标签是一种选择,这无异于给自己的问题找理由。拖延是相对的,没有谁会每次都拖延,也没有谁会百分之百高效从不拖延。如果要更精确的描述,你可以将自己看成一个在某方面拖延,而在另一方面及时高效的人。相对于“工程师”或“中年人”这样的描述性称谓,“拖延者”可能更加的笼统,你要知道自己是有多重身份的人,拥有数以千计的特性,在生活中扮演几十个不同的角色。但是问题就在于:多数人都是分门别类的思考问题,而不是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因此当你主动认领了某个标签的时候,就面临着你会别无选择的风险,你只能向你的标签靠拢。所以不管怎样,都不要让拖延成为你唯一的定义。

拖延有着多重诱因,比如逃避压力。如果你不喜欢一项紧迫的任务,你可能会将它暂时的抛诸脑后;除此之外,焦虑也会引发拖延之灾,当你焦虑时,你满脸忧虑的望向未来,仿佛看到威胁在步步到来,你不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局面,内心有股强烈的冲动,你想换到一个让你觉得安全一点儿的行动上去。这种拖延的过程,通常被形容为“害怕失败”。你可能会死守着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的想法,而且还觉得成败的标准在于你能否表现优异的自我期待。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资源,无法迎接高标准的挑战,这种信念就会启动你的拖延反映。不过只要你消灭掉这种对失败的看法,就可以帮自己甩开这种自我破坏的模式。

三管齐下,终结拖延症

认知、情绪和行为疗法

认知、情绪、行为疗法是一个有着实证基础的体系,由400多项随机对照研究做数据支持。这个体系也得到了16项元分析研究结果的支持。元分析就是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综合的再研究。认知、情绪、行为疗法是一种主流体系,因为它可能是在促成和维持重要认知,情绪和行为改变方面最有效的一种途径。

认知方法:教你看清拖延行为是怎样运作的,以及怎样改变拖延思维。认知方法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你要重新思考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那些自动负性思维(ANT)。正是这些自动负性思维,给你带来了不愉快的感受和自我挫败的行为。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要弄明白,何时,怎样去识别这种思维,怎样预防拖延,怎样让拖延之钟停摆。

情绪方法:建立起你的忍耐力和持久性,使你即使面对不适的环境,也能坚定地沿着原路前行。拖延可能源于你对几类任务的情绪反应,这些任务或者错综复杂,或者迟迟不能给你回报,或者让你觉得沮丧,不快甚至如临大敌。这些任务可能唤起了你的焦虑,当这些负面情绪在你心底窃窃私语的时候,拖延就成了你再自然不过的一种反应。面对自己不喜欢却必须要做的任务时,要想善始善终,最好用理智引导自己,强行跨越情绪的障碍,从而踏上富有成效的道路。

行为方法:确定你的方向,落实在行动上,运用你的知识,通过你的工作和成就取得成功。当你拖延的时候,你十有八九是在用一些压力小或不太重要的事,来代替被拖延的那件事。这些事情其实是无足轻重的“鸡肋”事物。比如,你宁肯去读报纸上的连环漫画,也不愿意仔细研究复杂的政府新规章,虽然那些规章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你的经营策略。

通过发展积极地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方法,你可以拓展和改善你的工作技能,相信自己有能力组织,调控并引导自己的行为,并迅速走上实现自我效能的大道。

  • 领读君说:拖延症是最普遍,最顽固又最复杂的个人挑战之一。对很多人来说,拖延都是一道大伤脑筋的难题。不过就像所有其他坏习惯一样,拖延症也有自己的弱点。通过强大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疗法,你将学会如何利用这些弱点,最终彻底终结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