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感觉痛苦要“说”出来!心理学家提供3种有效方式

作者:习安心理 2018-04-02阅读:2772次

心里感觉痛苦要“说”出来!心理学家提供3种有效方式

重创后的一段日子,恐怖的经历或亲人伤亡的悲伤,会渐渐地变形,出现扭曲现象。如果个体能分享正确的资讯,对创伤后压力有所了解,就不容易陷入严重的困扰或后遗症。

因此,创伤之后,若能及时分享正确的资讯,对心灵复健有重大的帮助。挪威心理学家朱迪斯·贺蒙(Judith Herman)指出:在一次海滩救灾中,得到证明:海上钻油塔倾覆海中,心理学家团队马上为他们做简要辅导,并说明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症状,且建议他们:

1、幸存者要与他人分享其受灾经验,释放心中的恐惧与创伤。

2、避免使用酒精控制心理困扰或症状。

经过追踪,他们明显有较好的复原。受灾者了解到:他们的痛苦,是眼前必然的现象,压力因而减轻。再加上与人分享倾吐,被压抑扭曲的情绪得到释放,从而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当事人有了痛苦的经验,要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和他分享。这对情绪的纾解和心灵的复健有很大的帮助。透过倾诉,人容易从痛苦中解放出来,超脱出来。

受灾的人在倾诉中,同时有了回顾和理清思绪的机会。这能引发理性的认知,从而产生现实感,逐渐有意愿面对眼前的现实生活。

如果个体没有机会倾诉和分享苦难的经验,可以透过写日记或书信,把经验、感觉和看法写出来。这与倾诉有相同的效果。

此外,受难者要有机会,实际到受灾的地方去做哀悼。有了一次或数次倾诉哀悼,认清自己还活着,并领悟到要珍惜现在,努力为新的人生而努力。

现场的哀悼,有助于纾解创伤压力,缓解身心煎熬的痛苦。哀悼能帮助受创者,恢复主动性,面对现实、创造新生。

心灵生活

受过灾难创伤的人,往往无法接受自己的遭遇。心灵生活上,难以同化它,痛苦也就无法消退。于是,信仰是帮助他解脱苦难的有效方法。

透过宗教信仰,能帮助当事人对自己的创痛有所领悟。从中找到意义,从而发展出接纳现实的态度。此外,透过宗教的礼拜、追悼、超渡等仪式或法会,亦有助于悲痛情绪的宣泄,引导受苦的人,看出新的价值和希望。

医学教授克伊尼格(Harold Koenig)在担任精神科住院医师时,开始以科学家的态度,对宗教作研究。他说:

“当我询问病人,是什么帮助他们面对重病或创伤时,大多数的人都提到宗教。那时我发现信仰是一个人觉得舒坦的根源。有许多人藉由信仰,来帮助自己面对疾病,并从中找到意义。”

克伊尼格发现信仰的治疗力量。他在健康与宗教之间,搭建了全新的研究和贡献。诸多这方面的研究证实,宗教参与率高的人,死亡率低,罹病率低。他们的心情好,免疫力较强,人际互动较佳。他们较能克服困境,找到新的希望。

由于信仰,能提供一套保持心灵平衡的生活模式,让我们理解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进而透过这个认知基模,去同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困难或灾难,领会出它的意义,从而产生新的调适。

信仰,使人在面对强大创伤和压力时,于情绪和健康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兹归纳“宗教调适”的研究结果如次:

1、面对困境时较少忧郁症状。

2、对器官移植者有较好的适应力。

3、信仰调适能使血压纾缓。

4、信仰调适是面对压力的缓冲器。

透过信仰,使许多人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他们对灾难容易产生新的领悟,从而保持心灵的健康与平衡。

透过信仰,使许多人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从而保持心灵的健康与平衡。

天灾或重创,给许多人带来悲痛和苦难。这诚然是不幸的事,但逝者已矣,来者可追。就幸存者而言,一定要想得对,做得正确,才能活得好。

个体能活得更好,正是承受灾难的报偿。自己能活得更好,才足以告慰已逝的亲人。能活得更好,也是回馈救助者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