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4至28日,以“世界文明共建的新生领导力”为主题的第14届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双年会在北京大学举行。24日至25日为本次双年会的博士生论坛活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7届博士毕业生林立敏以高质量的论文斩获本届双年会唯一的“最佳博士论文奖”,并被列为今后双年会博士生论坛的范文。据悉,这是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双年会历史上首次由中国人获得此殊荣。
博士生论坛从2013年举行第一届以来今年已是第三届,意在鼓励文化艺术领域的在校博士生积极与世界各高校的年轻学者沟通交流,为年轻学子们搭建与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对话的平台,并为他们提供展演研究的舞台和获取“授业解惑”的机会。本届博士生论坛共有来自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博士生提交的约100篇论文,学术委员会挑选出26篇文章,并最终确定17篇在大会博士生论坛上进行报告。
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在25日至28日三天时间里,经过三次会议讨论,经过三轮投票,最终评选出最佳论文获奖名单,包括 “最佳论文奖(营销)” “最佳论文奖(管理)”和“最佳博士论文奖”。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学会主席弗朗索瓦·科尔伯特教授,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学会联合主席皮埃尔·让·班格茨教授,第14届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双年会中方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林一教授共同为林立敏颁发了获奖证书。
颁奖现场(左一 林一,左二 弗朗索瓦·科尔伯特,右一 皮埃尔·让·班格茨,右二 林立敏)
林立敏的论文以《消费迟滞与观看管理:中美表演艺术产业价值创造机制比较》为题,深入研究并拓展了表演艺术产业不可不面对的成本病理论问题。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于1968年提出“成本病”理论,指出表演艺术产业有无法利用科技或管理等手段提高产量的“通病”。对于“成本病”,业界一直没有“治本”的解决方式,一直寄希望于鲍莫尔从福利经济学角度提出的“政府补助”。林立敏则指出,在当前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这种以计划经济的手段来处理市场经济问题的方法,试图以“补助”带动产业发展,似乎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现实矛盾。于是,她通过对中美表演艺术产业长达两年的深入的田野调查,提出目前产业的“成本病”已经从鲍莫尔当初所关注的生产端的生产迟滞转变为消费端的消费迟滞,并基于此提出了表演艺术产业“成本病”的时间修补机制(temporal fix),以“观看管理”来根治“成本病”,探究受众观看、受众注意力以及可支配时间之间的关系。
林立敏系艺术学院2014级艺术学理论(艺术管理和文化产业方向)博士生。她的研究聚焦表演艺术产业,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比如《象征经济和创意管理:文化创意产业亟待新方法》发表于国际期刊《文化管理和文化政策》上。除了理论研究之外,她还积极参与戏剧实践活动。2015-2016年,她在美国耶鲁大学担任特别研究员时,创作并导演了“Hedda, or What Will Gabler’s Daughter Do Next”一剧,并在戏剧节首演。
林立敏在获奖后发表感言:“我来自台湾,作为中国人获得本次大会奖项,我觉得无比骄傲。特别是大会宣读获奖名单的那一刹那,我听到旁边的人说‘居然有中国人能获奖,我一直以为这个奖只有西方学者能得呢’,我感到特别光荣。我非常感谢我的两位导师——叶朗先生和林一教授,感激他们对我的无私付出和不倦指导,他们不仅在学术路上带领着我,还是我人生的导师。我还要感谢艺术学院这么多年对我的培养与支持,不仅为我们博士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积极支持我们参与国际学术研讨活动。我十分珍惜与师弟师妹们的研究讨论时光,给予我很多的灵感和力量,希望我们在未来的旅途中继续相互激励、共同前进。”
林立敏本次在国际文化艺术管理领域最重要的舞台上获得认可,体现了艺术学院一贯以来所倡导的“‘道’与‘技’、理论性与应用性、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中西汇通”的治学方针,展示了艺术学院所提倡培养的“创作与研究兼擅的艺术学者和艺术管理者”的国际风范,为“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无疑增添了一股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