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并不缺少有才华的“穷人”,可大多数人却能力有限,如果想要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立足,那么不管贫穷还是富贵,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这六种能力!
1
没有眼力,不辨高低
眼力不等同于眼界,它是一个人阅历深浅的直观体现。
人所获取的80%信息来自眼睛,眼力好,观察力强会使孩子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占据很大的优势。因为,人的眼力与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鉴别能力有关联。
孩子看得多,会想得多、记得多;孩子看得深,会想得深,记得深。所以,训练孩子眼力的过程,也是提升孩子智慧的过程。
哈佛大学教授斯特娜曾在书中写到:
观察大自然动植物的变化,如毛毛虫蜕变成蝴蝶,蚕吐丝化茧,绿色叶子的脉络,通过美术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从中获取有关大自然的各种知识,有利于发展孩子的眼力。
玩找茬游戏,训练孩子的辨识能力。找准异同,可以帮助孩子比较记忆,比如每天给孩子玩5分钟的消消乐、大家来找茬等益智类游戏,观察鸭子和鸡的特征不同之处。
记住,人能看出别人的深浅,也会透露自己的深浅。孩子只要不断丰富、完善自己,才能让自己的沉浮更深厚。
2
语言表达能力
好好说话是用爱的语言表达,而真正地学会说话,就是学会掌握一种直达人心的力量,最能体现人的情商和修养。
你会不会说话,你修养是怎样的,这个是装不出来的,即使可以蒙混过关一两次,也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
父母与孩子间的代沟,很大程度上是表达不清造成的。和孩子聊天,父母表示孩子支支吾吾说了很久,没听明白他在说什么?也没办法继续聊天,结局是不理解对方在表达什么,矛盾激化后发生争吵。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需要注意几点:
多说多练,鼓励孩子把话说完整。比如孩子要吃糖说“吃糖糖”,家长要立即纠正“妈妈,我想吃黑色巧克力”。
父母要教孩子尽可能把信息完整的表达出来,让别人明白意识。力求口齿清晰,用词准确,平时还是要反复练拼音发音,区分平舌和翘舌。
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是最好的训练方法。与孩子说话时父母最好不要用方言,否则他们的普通话会变得不伦不类。不用“懒”、“笨”、“冷漠”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别人,尽量做到“用事实说话,不带任何评价”。
原则基于:急事,慢慢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别人的事,小心地说;亲人的事,商量着说。
3
学会应变,不做死脑经
只有随时调整自己,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应变能力考验孩子在遇到陌生环境或是事情的时候,是否还能够从容的地应对。
那么,家长要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应变能力呢?
生活中多给孩子设置从小到大的困境,比如一些野营训练、空间逃生游戏。孩子在参加有挑战性的活动中,通过思考、动手实践来解决眼前困境。
必要时,家长也要在身边正确的引导和提示。如看到火灾的场面,爸爸要教孩子一些正确的应变对策,引导孩子思考的同时教会他们自救的技能,你会发现孩子在观察模仿,解决问题中逐渐增强自身。
4
抗压能力,不意味着承受心理压力
很多父母认为越是学习不好的孩子,就越应该给他压力。极少的父母知道持续过强的压力对孩子是一种承重的精神负担。
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有很强大的抗压能力的。承受压力往往非常痛苦,过大压力会引起烦恼、焦虑、愤怒、悲伤、嫉妒、冷漠、暴躁等不良心理,甚至失眠、头痛、恶心、抑郁。
所以,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不如说教会他们如何纾解压力。
告诉孩子:当他感觉焦虑的时候,一定要释放内心的压力,找个僻静的地方,对远方呐喊。
虽然说吃甜食也是好办法,但糖分过多会伤害身体。运动锻炼,是最好的解压方式,如网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最适合卸下内心的愤怒。
5
适应能力,遵循自然
有的孩子怕生,无法很快融入新环境。
对于这些孩子,父母要经常带他们去陌生环境中,体验和感受新鲜有趣的事物,从而增加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
父母还要身体力行地传授对人宽容的豁达心态,这样也会帮助孩子更好地与人相处。
简言之,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培养的是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当孩子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自制能力等,适应能力自然就很强了。
6
自我管理,管人先管己
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的孩子常常感觉自己是受到欢迎的,因为充满自信,能积极大胆做事。自我形象差的孩子常常感觉自己不令人满意、自卑胆怯、怕做错事。
自我形象一旦形成,不易改变。其最直观的反馈是在别人眼里的形象好坏。
要注意孩子服饰打扮,服饰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
首先,让孩子学习审美。父母应该从小注重孩子的美学教育,教孩子色彩搭配,比如装饰物、款式、色泽、面料,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服装。
其次,穿衣要得体,应以自然、朴素、大方、美观为原则,不要过分追求奇装异服。最后,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看好书,关心别人,都是培养孩子气质很好的途径。
成功的家庭教育往往能培养孩子更优秀的素质,相比普通的家庭教育,成功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孩子都具备这六大能力!